APP下载

正确发挥舆论监督作用是媒体职责

2018-08-15高秉喜

中国地市报人 2018年8期
关键词:舆论监督热点舆情

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阐述了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要求引导广大新闻舆论工作者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党媒姓党,就要切实担当职责使命,而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报道便是其中一道必答题。同时,总书记又强调:“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是统一的。新闻媒体要直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直面社会丑恶现象,激浊扬清、针砭时弊,同时发表批评性报道要事实准确、分析客观。”

总书记对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报道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无疑是新时期指导新闻媒体开展舆论监督、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行动指南。特别是当下,面对热点事件不断燃爆,网络舆情不断转换,民众情绪急待纾解,主流媒体必须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会习近平新闻思想的核心要义,不断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报道,直面社会丑恶现象,激浊扬清、针砭时弊,正确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勇于推动社会进步。

笔者注意到,2018年5月以来,国内热点舆情不断,先是“明星阴阳合同曝光”引爆网络,继而是“长春长生疫苗事件”激起民愤,随后是“性侵事件”此起彼伏,最近又冒出“江西抢棺砸棺事件”等等。这些热点舆情在自媒体平台像走马灯似的换片儿,又像狂风暴雨似的凶猛。热点舆情层出不穷,警示我们:互联网时代,自媒体爆炸式发展,任何舆情都掩藏不住,一不小心舆情就会在任一地点任一时段燃爆。热点舆情泛滥,主流媒体若不及时发声,任由自媒体随意传播热点,必然会让各种炒作、煽情、谣言钻空子,这无疑会造成民众焦虑、社会骚动,拨动国人敏感神经。积极引导和化解热点舆情,这既是党委政府的工作,更是主流媒体必须肩负的职责。

笔者认为,作为举旗定向的主流媒体,在做好正面宣传的同时,面对任何重大热点舆情,不能缺位,不可回避,不应失声,必须积极主动、坚守责任、勇于担当、有所作为;必须理性分析、适时发声、引导舆情。只要主流媒体保持足够的政治定力,科学理性分析舆情,就能够纾解民众焦虑,解除舆情困局,真正做到帮忙不添乱,从而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回顾这几起热点舆情事件,我们很欣慰地看到了主流媒体在舆论引导中伟岸的身影,它们以掷地有声的言词,激浊扬清、针砭时弊的勇气,积极正确引导舆论走向。如,“演艺明星阴阳合同事件”曝光后,《人民日报》立即发表文章《不能让“阴阳合同”沦为潜规则》,明确表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管名气再大、‘粉丝’再多、人脉再广,谁都不能享受法外特权”;当“长春长生疫苗事件”曝光后,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为代表的中央主流媒体及时发声。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发文,称《问题疫苗事件:不能任由恐慌、愤怒情绪蔓延,相关部门须及时回应关切》,随后《人民日报》刊发文章《一查到底,方可纾解疫苗焦虑》,再次对正在蔓延的网络舆情进行理性引导;“江西抢棺砸棺事件”曝光后,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主流媒体同样快速发声,并推出《凭一纸公文就抢棺砸棺,这还是治理吗?》的评论文章,直指“夺棺而毁,使得手段之蛮横、行政之粗糙、治理之无方暴露无遗。”强调“社会治理,本就是一个民心工程”“治理的目的是为了民众更好的生存”,从而引导舆情正向发展。山东《大众日报》、浙江《宁波日报》等地方主流媒体,近期也在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下,积极主动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报道,为推动地方工作和社会进步做出了大胆有益的尝试。

事实证明,面对不断燃爆的网络舆情,主流媒体只要旗帜鲜明地表明态度,适时准确权威发声,正确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就能够让民众在追求真相的同时理顺情绪,就能够让民众在众声喧哗中纾解焦虑,就不至于让网络情绪自由泛滥。

当然,要正确发挥舆论监督作用,主流媒体必须坚持党管媒体原则,必须拥有直面社会丑恶的勇气,必须占有真实可信的材料,必须作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必须做到事实准确、分析客观。唯有如此,我们的舆论监督才可精准,我们的舆论引导才会有力,我们的旗帜才能高扬,我们在众声喧哗中才能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

猜你喜欢

舆论监督热点舆情
热点
探索舆论监督报道的“破”“立”之道
舆论监督报道要注重“建设性”
热点
舆论监督报道如何促成更多“解决”
结合热点做演讲
数字舆情
数字舆情
消费舆情
“见怪要怪”:舆论监督报道的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