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游戏与小学体育教学的融合

2018-08-15朱艳燕

上海课程教学研究 2018年9期
关键词:育人民族传统

◎ 朱艳燕

我国疆土辽阔、民族众多、地域文化丰富多彩;随着时代的进步,民族传统体育游戏不仅没有从人们的视野中淡出,反而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焕发着蓬勃的生命力。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游戏融入小学体育课堂,既是对民族体育游戏的传承发扬,又是探索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创新发展道路的有效尝试,更是新形势下转变体育教师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的一次有价值的实践。“民族游戏”校本课程的实施对于我校体育教学工作特别是学科育人价值与功能的发挥有着积极的促进意义。

一、民族传统体育游戏融入体育教学的意义

民族传统体育游戏或运动,是我国各民族在历史发展长河里不断创造、不断提炼和不断完善的一种文化,也是各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开发利用、挖掘整理和提炼汇编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游戏或运动里的优秀资源,不仅能传承和发扬优秀民族文化,更能为小学体育课堂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在增强小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开拓他们的文化视野,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进而把学科育人价值与功能充分地发挥出来。

第一,民族传统体育游戏具备一定的思想性。教育的作用之一就是让学生体会到道德品质的重要和拥有社会责任意识。通过“民族游戏”课程,学生会潜移默化地觉察到每一种民族体育游戏都是某种道德品质的折射,比如“赛龙舟”,学生能感受到集体主义品质的重要性,以及顽强拼搏、不轻言放弃的精神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

第二,民族传统体育游戏具备丰富的趣味性。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品性。“民族游戏”以其丰富的活动项目和多彩的民族特色,展现出了游戏的趣味性。比如“押加”,该游戏表现出了藏族牧民们日常的劳动生产方式,“押加”是两人背向比力的竞赛游戏,好似双人拔河,只是背朝对方,所以一开始学生都要进行俯身练习,于是产生探究游戏本身的兴趣自然就被激发出来了。在寓教于乐中体会民族体育游戏里的文化因子。

第三,民族传统体育游戏一般都是群体性活动。绝大多数少数民族体育游戏对于参与的人数有着严格的要求。比如“珍珠球”,从古时候松花江、牡丹江及嫩江流域满族人采珠子的生活方式演变而来。参赛者和观赛者形成一种群体场面,每一位学生都是游戏活动的参与者,通过体验学生会逐渐树立学习信心;受到群体效应的感染,学生个性会向着乐群、进取方面发展。反之,这种个体情感也会促进群体情感的升华,最终形成一股具有凝聚力的团队精神。

二、民族游戏课程体系

学校把民族精神教育与民族体育游戏结合进体育课堂教学,对传统的民族体育活动进行提炼、创编,并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精心设计、规划各年段的民族游戏活动。体育组教师利用民族特色教育的环境优势,以及各科教师对民族文化教学的多年研究和实践经验,博采众长,现已形成了有机的民族体育游戏的教学系统和模式。

(一)课程目标与内容

1.课程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人文传统,学习民族技艺,培养良好礼仪和传统美德,提高竞技运动的比赛能力与欣赏,从民族体育项目中借鉴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因子,丰富学生的体育运动视野。

(2)过程与方法

利用操场校外运动场,社区网球场游泳馆等社会资源,将民族体育活动的开展投射到广阔的天地,以激发和保持学生运动兴趣,共同分享学习带来的乐趣,并在快乐中健身中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运动中能体现合作学习、团队发展及共同成长的特色。在情感的交流过程中与师生的合作中,使学生真正意义上学会某种运动技能和游戏方法,有利于将游戏中的动作技术融入到体育学科教学中,更加有效地掌握体育教材中的相关运动技能。

2.课程内容

民族游戏课程面向全校学生。课程分民族游戏起源以及民族游戏活动方法两部分,以游戏和活动为载体的授课形式,积极开展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活动,传承中华优秀体育文化。课程基本内容框架见表1。

三、课程育人价值与功能的发挥

结合现有体育教学师资力量和体育设施条件,以提高学生身心健康和正确掌握体育运动技能作为体育教学工作的基本改革目标。教师进一步明确“以生为本、健康第一、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更加广泛、深入地全力推进体育课程改革,发挥体育教学的育人价值和功能,促进学校体育课程创新转型和内涵深化。

(一)育人价值与功能的渗透

1.课程孕育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

在新课程背景下民族游戏活动转化为课程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通过学习民族技艺,培养良好礼仪和传统美德,提高竞技运动的比赛能力与欣赏,从游戏中玩味出中国传统优秀体育活动的精髓。

2.课程的实施注重团结协作

在课堂里,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在游戏

活动中学习、感悟深奥民族技艺知识。因而,民族游戏课程实施在注重文化传承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团队协作体验乐趣的重要性。

表1 课程基本内容框架

(二)融入评价机制激发学习自信

学校的体育教师把课程中教学评的一致性作为内涵发展的动力,基于课程标准的评价体系,以促进学生成长作为方法,扩大了本课程的内涵与外延,从而提高了教学水平,推进学校体育教育教学的创新发展。

1.生活技能活动评价

在每一次新课的开始,学生在小组、班级内进行互动交流。针对学生在学习中表现进行综合评定。

2.项目评价

项目评价即学期末“民族游戏”学习评价,包含了学生在课程过程学习中对合作分享、知识运用能力的评价,渗透了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具体情况见表2。

表2 “民族游戏”学习评价表

体育教学也应当关注因材施教,新的课程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思考。结合教与学、学与评的多元方法才能针对不同的学生开展差异性教学,才能进一步满足不同年龄层次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需求。我们以课程开眼界,以评价促发展,以文化育情感,最终落实学科育人的目标。

四、 结语

民族传统体育游戏是一种文化,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象征。通过民族游戏的学习,使学生真正意义上学会某项运动技能和游戏方法,也有利于将游戏中的动作技术融入到体育学科教学中,使学生更加有效地掌握体育教材中的相关运动与技能。

本课程的实施结合民族传统体育游戏与体育兴趣化课程的改革方针,在注重挖掘体育课的育人价值及功能的基础上,有效引导学校学生参与各类体育课程,促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转变观念;建立了体现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关系。我们坚信只要不断摸索、不断创新,就能在民族体育精神和传统文化力量的鼓舞与感召下,真正达成小学体育兴趣化工作的普及,惠及莘莘学子。

猜你喜欢

育人民族传统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我们的民族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老传统当传承
多元民族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