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院校教育实习现状的调查研究
——基于山西某县基层学校实习指导教师的视角
2018-08-15郝琦蕾赵金凤
郝琦蕾 赵金凤 耿 超
高师院校开展的教育实习,提高了实习生的从教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缓解与短暂解决了实习学校教师缺少的问题。然而,教育实习作为提升师范生实践技能的主要途径,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基于中小学基层实习指导教师的视角,对高师院校师范生的教育实习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从而促进高师院校教育实习的有效开展。以往对教育实习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实习培训工作、实习生的教学和班主任工作、高校和基层实习学校教师指导工作和实习中存在的问题等。刘茗(2013)等调查了河北师范大学1,000名实习生,认为师范院校岗前培训不规范。[1]王晓莉等(2014)调查了华南师范大学200名顶岗实习生,从知识、技能和情意三方面分析了实习生的教师专业素养,发现“实习生在把握学生个体差异、多媒体运用、处理突发事件和教学方法的掌握方面存在问题”。[2]李淑萍等(2014)调查了河北师范大学463名顶岗实习生,认为存在指导教师数量少、指导经验不丰富、对实习生评价标准不明确、对实习不重视的现象。[3]但从基层学校指导教师的角度进行教育实习现状的调查,未曾见到。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访谈了8位实习生的基层学校指导教师,初步了解了师范生教育实习的现状,自编了“高师院校师范生教育实习现状的调查问卷(教师卷)”,并进行了反复修改。调查问卷的内容包括:基层学校指导教师对实习生的教学工作、班级管理能力、交往能力和教师素质等看法。问卷调查的对象是山西某县八所学校(县高中、第二中学、第三中学、职业中学、响水河中学与小学、北王中学和赛疙瘩中学)的部分基层学校实习指导教师,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问卷131份,有效问卷122份,有效率为93%。对回收的问卷进行编码处理,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所调查的教师中,女教师人数明显多于男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教师约81%,中教高级职称教师所占比例偏低,仅为13.1%,中教二级和中教一级教师占绝大多数。教龄处在11-20年的教师占45.1%,1-10年的教师占32%。所调查教师的任教学科分布较均匀,文科和理科分别占49.2%和43.4%,其他7.4%。被调查教师中,县城学校的占75.4%,乡镇学校的占21.3%,农村学校的占3.3%。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 基层学校实习指导教师对实习生教学情况的看法
调查显示,52.5%的教师愿意放手让实习生代课,23.8%的教师态度一般,23.8%的教师不愿放手让实习生代课。部分教师不愿意让实习生代课的原因主要是对实习生的教学效果不太满意。27.1%的教师认为实习生的教学效果一般,6.6%的教师认为实习生的教学效果差。就实习生的教学能力而言,17.2%的教师认为实习生的教学能力一般,2.5%的教师认为实习生教学能力较弱。访谈结果显示,部分实习生教学能力较弱主要表现在:实习生课前直接上网下载课件,课上照本宣科地念PPT、单一地采用讲授法教学,“满堂灌”现象严重、课堂时间把握不合理,经常出现结课仓促或拖堂的现象、课堂提问难易程度把握不恰当,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造成实习生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可能有:第一,实习生不能将高校所学理论知识灵活应用于实际教学中,教学实践能力较弱;第二,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得不到基层实习指导教师和高校指导教师的充分指导,影响实习生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 基层学校实习指导教师对实习生交往能力的看法
实习生在教育实习中,需要处理好与领导、同事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调查显示,64.8%的教师认为实习生的交往能力较强,34.4%的教师认为一般,0.8%的教师认为实习生的交往能力较弱。访谈结果显示,部分实习生自我封闭意识较强,不善于与他人交流。有调查显示,有32%-33%的支教实习生在人际交往时有紧张和恐惧的心理。[4]实习生初为人师,在处理师生关系时往往会出现与学生关系过分亲密,或是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与学生有一定距离感。实习生在与学生相处时需做到先礼后宾,先做老师再做朋友。实习生在处理与基层指导教师的关系时,往往会出现三种情况:第一,基层实习指导教师不放心让实习生代课,实习生教学实践机会少;第二,对实习生的工作不闻不问,基本不指导;第三,实习生对指导老师敬而远之。
(三) 基层学校实习指导教师对实习生教师素质的满意度
教师素质,是从事教育教学活动所必需具备的基本品质,它主要包括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三方面。调查数据显示,74.6%的基层实习指导教师对实习生的素质比较满意,25.4%的基层实习指导教师认为实习生的素质有待提高,集中体现在学科专业知识、教学技能、教学组织和调控以及班级管理能力这三方面。
(四) 高师院校和基层学校实习指导教师对实习生的指导情况
从高师院校指导教师对实习生的指导情况看,经常指导的占32.8%,有时指导的占35.7%,从不指导的占31.5%。可见,超过60%的高师院校指导教师不能及时了解实习生的实习情况,不能对实习生进行有效指导。部分高师院校指导教师认为只要将实习生送下去,接回来就可以了。访谈中有实习学校教师提到,部分高师院校指导教师对师范生指导较少,对实习生采取“放养”措施,将实习生放下去,就不管了。
从基层学校实习指导教师对实习生的指导情况来看,如图2-1所示,20.5%的基层指导教师对实习生的指导是两天一次,57.4%的教师是一周一次,15.6%的教师是半月一次,6.6%的教师是一月一次。可见,大部分基层指导教师对实习生指导较少。基层实习指导教师对实习生教学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影响,他们能及时发现实习生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使实习生明确问题所在,尽快提高教学技能。因此,需要重视基层实习学校指导教师的作用。
图2-1 基层实习指导教师对实习生的指导频次
(五) 基层学校实习指导教师对实习评价的看法
大部分高校指导教师主要考查实习生在实习学校的出勤情况和总体表现,实习评价的内容不具体,实习生不知道自己哪方面存在问题。调查显示,79.5%的教师认为应考核实习生的实习态度,76.2%的教师认为应考核实习生的教学水平,55%的教师认为应考核实习生处理师生关系的能力,30.3%的教师认为应考核实习生实习总结完成情况。基层实习指导教师认为建立一套完整的实习评价体系,有助于实习生在实习后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学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查漏补缺。
(六) 基层学校实习指导教师对实习影响因素的看法
访谈结果显示,基层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认为高师院校对实习生的岗前培训有不足之处,实习生的班级管理能力和教学技能急需提高;高师院校指导教师与实习学生比例失衡,高师院校指导教师对学生指导不够;有些实习学校对实习生的管理存在问题,对实习生关心不够,实习生登台讲课的机会少,让学生在教务处等办公室打杂。较多的实习学校教师对教育实习工作不够重视,很少指导实习生的教学。
(七) 基层学校实习指导教师对实习生教学能力培养的看法
如图2-2所示,79.5%的教师认为应强化实习生教学技能方面的知识,76.2%的教师认为应强化实习生班级管理方面的知识,32%的教师认为应强化实习生心理学方面的知识,28.7%的认为应强化实习生学科专业知识。访谈中有多位教师提到,高师院校应加大实践类课程的学时,提高师范生的教学技能水平和班级管理能力。
图2-2 基层实习指导教师认为实习生应强化的知识
三、研究结论及建议
(一) 研究结论
1. 通过教育实习,师范生的教师素质显著提高。多数实习学校教师认为,大部分实习生专业知识较为扎实、态度认真、做事积极。但是部分实习学校,存在着不愿意让实习生代课的情况,让学生去教务处等部门打杂,不利于实习生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
2. 实习生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存在问题。所调查的高师院校教师教育类课程的实施效果有待提高。接近80%的实习学校教师认为应强化实习生在班级管理、教学技能等方面的能力,应加强实习生学科专业知识、心理学知识。
3. 基层实习指导教师认为部分实习生交往能力较弱。主要体现在:不善与人交流,自我封闭意识较强。实习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影响了实践经验的获取,影响实习效果。[5]
4. 高师院校和基层实习学校指导教师缺乏对实习生的有效指导。高师院校的有些指导教师认为,只要将实习生送下去,接回来就可以了。这种“放养”的指导态度,对师范生的成长极为不利。实习学校对实习生的管理也存在问题,许多基层实习指导教师对实习生的指导频次较少。
5. 高师院校实习评价以终结性评价为主,评价内容较单一,不全面。目前主要考察实习生在实习学校的出勤情况和实习的大致情况,基层实习指导教师认为在评定学生实习成绩时应综合考虑实习生的实习态度、教学水平、处理师生关系的能力等。应建立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内容多样化的实习评价体系,这样才有利于发现师范生实习中存在的问题与薄弱之处。
(二) 研究建议
1. 规范管理教育实习工作。高师院校应加强师范生的岗前培训。培训内容要具有针对性,要涉及教师职业道德、教学技能、班级组织与管理、心理辅导、学科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等方面。
2. 加强高师院校指导教师对实习生的指导。改变高师院校教师对实习生“放养”的作法,明确规定指导教师对实习生的指导次数以及要实现的指导目标。指导内容应涉及到备课、课堂教学、教学反思、班级管理以及与实习学校学生、教师相处等方面。此外,高师院校教师还可采用多种教学指导形式,如远程录像教学指导、远程QQ群教学指导等。[6]
3. 实习学校应重视并挑选有教学经验的教师作为实习指导教师,明确指导教师对实习生的指导责任,督促其加强对实习生的针对性指导,可给予实习指导教师一定的奖励,激励他们与高师院校教师合作,共同努力圆满完成指导任务。中学指导教师应至少为本科学历,教龄最好不低于3 年,职称最好不低于中教二级。
4. 需重视教育实习后的反思和总结。经过半年的教育实习,师范生的专业素养得到了明显提高,也明确了自己的不足处。此时趁热打铁,督促实习生进行反思总结,做好实习后的汇报,对实习生的能力提高非常有效。教育实习是高师院校教师教育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它是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主要途径。通过教育实习,可以提高师范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为师范生毕业后成为合格教师奠定基础。因此,探索促进高师院校教育实习有效开展的方法和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注释:
[1]刘茗,王西强.从对顶岗实习生的调查展望教师教育课程的改革[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12):79-80.
[2]王晓莉.顶岗实习对师范生专业素养影响的调查研究[J].现代教育论丛,2014,(1):83-84.
[3]李淑萍,刘福林.高师院校教育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现状调查及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2014,(7):74.
[4][5]曾琴.基于高师生顶岗实习期间人际交往心理障碍的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13,(3):1-3.
[6]高志敏,孙彤.师范生成长的有效途径[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