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策略研究

2018-08-14李守景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抽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高中物理教学

李守景

[摘 要]抽象思维是建立在扎实的基础上,虚拟化进行思维延伸产生的创意构想,抽线思维的想象能力同时是伴有创意迸发共同衍生的,高中生在繁重的课业压力下,需要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完成知识的前后串联,贯穿知识的整体形成宏观的思辨视角,高中物理教学中,这种思维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物理的抽象内容较为丰富,一些学生总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教师应基于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铺陈有关的物理知识内容,实现物理知识的循序构建。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策略

高中物理具有抽像的特点,教师过程中单凭教师滔滔不绝的口头描述,学生的抽象思维受到封闭课堂的束缚,难以跟上课堂的进展,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及时敲开学生的抽象桎梏,引导学生跟随知识深入浅出的脚步,感受不同情境中物理的真知灼见,抽象思维中应囊括物理的多重知识点,使得学生从不同的视角感知物理,能够针对物理问题阐述独立的见解,从而提高物理的教学质量。

一、把握科学辩证关系

物流的内容开放性较强,结合科学的思维方向,物理可产生多视角的解决方案,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封闭的思维模式中脱离出来,使得同类化的问题能够集中消除,并在抽象空间中,鼓励学生完成独立思考,集思广益碰撞智慧的火花,在物理中规避单一的思维模式,挖掘物理的本质真理,透彻领会物理的内涵,

例如,在讲解认识光的本性过程一课时,物理教师需要向学生详细地讲解这个过程,包括波动说和微粒说这两种互相对立的学说,让学生了解到人们对光的本性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最终才演变到了今天的光的波粒二象性。再比如,运动学中的运动指的是物体的空间位置随时间变化,所以在描述物体运动时,如果选用的参考系不同,描述出来的状态也就不同,同一物体可以被描述成静止,也可以被描述成运动。因此才可以说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但两者并不是完全对立的,而是科学辩证的,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实现转化。

二、灵活掌握物理规律

物理条件中的规律是有章可循的,教师可通过物理的联想,促使学生将物理的整体知识构造搭建模型,在脑海中构成物理的规律迁移思维,将教材中呆板的内容迁移到生活实践中,了解物理的实用效果,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享受物理的分析过程,达成物理学习中举一反三的能力。对于“磁生电电生磁”的物理现象,就应该明确磁场中通量的变化使得回路当中产生了感应电流,而回路当中的感应电流又可以产生出感应的电流磁场,进而可以得到磁场中的通量是因,而感应电流则是果,这也就是产生电流磁场的主要原因;其次,因果对应。在进行打桩教学时,教师则应该注重动量的变化关系;最后,还应该创建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寻找事物与因果之间的联系,是促进事物与关系量之间的关键不走,通过创建事物与未知事物的关系量,能够进一步促进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建立学科框架

高中阶段物理的知识内容开始进入深化探究阶段,此时的物理学習难度较大,且物理内容一环扣一环,前期的基础不够夯实,后续的物理也难以消化,抽象思维中可将物理的知识点整合起来,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建立物理学科知识的逻辑框架,能够促进学生逻辑思维的提高,更能让学生形成抽象思维能力。在学习物理知识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物理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明确物理知识的主线,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模式组织物理教学,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做逻辑推理与数学分析工作。提出物理问题的目的是为学生课堂思考提供必要的方向,促进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探究与分析物理知识。在探究与分析物理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物理基础知识,利用必要的辅助与提示给学生营造自主学习的环境,让学生认识到自主思考的乐趣,在教师的帮助下找到物理问题的答案。比如在讲解有关于“机械守恒定律”的知识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课堂中验证机械守恒定律。给学生自由落体基础知识支撑,让学生借助自由落体活动与刻度尺等工具测量机械守恒定律的相关数据,引导学生通过总结分析数据了解物理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有助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形成。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积极构建物理知识框架,物理知识之间具有纵向联系,必然也具有横向联系。将每一课所学习的物理知识内化到一个物理知识体系中,能够让学生了解多样化的物理逻辑关系,促进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

四、优化抽象思维落实

物理学科的基石为各种基本概念,骨架则是基本原理,又运用基本方法将概念和原理牢牢维系在了一起,最终形成一个统一的逻辑体系。物理的智能结构涵盖了实验基础、理论体系、物理学方法、数学表达、延伸和应用等多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并非独立存在,而是具有紧密的内在逻辑关系。所以,高中物理教师必须要牢牢抓住各种内容间的内在联系,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设计,创设出合理的逻辑结构。在制定教案之前,物理教师需要对物理教材和教学大纲进行全面了解,对教材进行深入研读,彻底掌握本章节的教学重难点。同时,高中物理教师还应该充分熟悉高中生的心理特点、认知能力以及认知规律,在设置课堂时,不仅要关注物理学的知识结构,更应该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提高物理课堂的逻辑性和科学性。例如,在讲解运动的合成和分解一课时,高中物理教师就可以用飞机起飞这个生活中非常常见的现象作为例子,将飞机的起飞过程划分成竖直方向和直线方向的直线运动,再总结出其中蕴含的运动的合成和分级的规律。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拉近学生和物理知识的距离,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印象和理解。

五、结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是极为重要的一项工作,在当前的教学环境之下,单纯的理论知识培养是非常不科学的,只有多元化的教学才能够促进教学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进. 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策略研究[J]. 祖国, 2017(16):268-268.

[2]俞燕燕. 高中物理教学中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对策研究[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7(1).

[3]张朋波. 高中物理教学中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研究[D]. 鲁东大学, 2013.

[4]王志伟. 浅谈高中物理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J]. 科技视界, 2015(32):226-226.

猜你喜欢

抽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高中物理教学
高考新政策下高中物理教学高效课堂初探
浅析数学方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体现
多媒体课件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浅论高中物理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