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生活化初探

2018-08-14付春平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物理教学高中生活化

付春平

[摘 要]物理是一门贴近实际生活的实践性学科,它来源于生活,同时也作用于生活。如今,教师在开展物理教学时已经不能将教学目标设定在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层面,而是要培养他们的学科素养,让学生产生学知识、用知识并不断探索的意识。开展生活化的物理教学便是促进学生实践意识生成的重要途径,同时也能起到降低学习难度,提升学习趣味性的作用。本文对于高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必要性进行了简述,对于具体的生活化教学开展提出了几种方法。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生活化

物理相对于一些人文性的学科来说更难以吸引学生的兴趣,且物理知识的特点也决定了学习的难度是较大的。生活化的物理教學为学生高效理解并掌握物理知识带来了捷径,也重新激发起了他们的学习热情。教师只要合理利用,定能起到提高教学质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作用。

一、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必要性

(一)课程性质要求,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意识

长期以来我国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大多都是以讲授课本既定知识为主,并且讲解的重点都集中在物理概念和公式上,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也是通过死记硬背和练习大量物理习题来实现,这种方式不但没有起到良好的效果,反而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生活化就是要打破传统枯燥的理论教学模式,引入生活元素,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意识,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学生学习的需求,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高中物理教材中的语言专业、科学且抽象,这是学科特点所致,无法改变,也因此导致许多学生都不愿意学习物理,对语文等语言优美、通俗易懂学科的学习积极性更强。生活化的物理教学将专业的物理语言变为了形象的表述,学生理解起来不再有难度,也使整个学习过程充满了趣味。这完全满足了学生形象化学习的需求,也大大提高了他们学习的效率,激发起了他们观察生活、探究物理知识的欲望。

二、高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开展策略

(一)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引入实际生活例子

生活化物理教学的主要开展形式之一就是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引入一些学生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例子。有许多例子是学生曾亲身感受过的,此时引入定会让学生顿悟,让他们感受到物理知识和现象是无处不在的。比如在高中物理摩擦力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由一个小游戏进行引入教学,在课堂教学前可以准备两个细瓶颈的较大瓶子,一个瓶子里面装满清水,而另一个瓶子里面装满肥皂水,让男学生以及女学生比赛谁的力气大,先让女学生利用自己的两只手指捏着细瓶颈部位将清水瓶子提起来,男学生将手指在装有肥皂水的瓶子中侵一下之后,再利用自己的两只手指捏着细瓶颈部位将清水瓶子提起来,结果显示无论男学生的力气有多大,都不能很容易的将瓶子提起来,而女学生却轻而易举的就把瓶子提起来。这时,物理教师可以通过提问题的形式,引发学生的思考,进而利用课堂本课知识来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在高中物理课堂的实际教学中,将日常生活中的实际现象与物理知识紧密联系在一起,能够为高中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利用生活素材开展物理演示实验

开展实验能够在引入生活化例子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在生活中体现的认识,在感官的刺激下产生更深刻的印象和透彻的理解。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联系知识点组织开展实验活动,进一步加强物理与生活的联系,不断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达到推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提高现代化高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质量水平,培养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比如在高中物理超重失重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事先准备好一个杯子、一张餐巾纸、一根线以及一个重锤,实验操作如下:用一张餐巾纸蒙住纸杯口处并用细线扎紧杯口,在该餐巾纸上放一适量重锤,当加速上升时会发现重锤穿破餐巾纸落入杯底;减速上升或加速下降,餐巾纸无恙且纸凹痕变浅,学生在观察、思考、老师的引导下探究超重失重原因。演示实验中所需要的仪器在实际生活中随处可见,价格相对便宜,从根本上拉近了学生与高中物理实验的距离,从某种程度上缓解了高中学生对高中物理实验的恐惧感。又如,教师在教学机械波一节内容时,可以准备一根普通绳子,用一根绳子在地面上展示水平方向振动的绳波向前传播,让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绳子动起来了、有向前运动的东西、此起彼伏和周而复始、组成绳子的点只振动以及振动快慢取决于绳端的振动频率等,教师在学生的观察、质疑、思考中展开教学。

(三)高中物理概念教学中引入生活经验实现教学生活化

高中物理教学中物理概念教学主要是从大量的高中物理现象以及物理实验过程中提炼出来的,可以反映日常生活中某些物理现象的本质特征。高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具备了丰富的生活经验,但是经常对一些生活现象的产生原因一知半解,不能追根究底的进行分析研究。因此,要想使高中学生对高中物理概念有着正确的认识与思考,就要在教学过程中从高中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利用实际生活中的大量物理现象,对其进行分析研究以及归纳总结,得出这些物理现象的本质特征,将高中物理课本中的概念进行还原,然后建立新的高中物理概念,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记忆。比如,教师在教学“作用力”的概念时,可以充分利用高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到的生活经验,包括手提重物的“力”、拉力器的“力”以及推车时的“力”等。在物理知识参考系的课堂教学中,利用学生实际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亲身经验包括乘车以及跑步健身等,引出问题,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进行高中物理概念学习。

三、结语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生活化不仅是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要求,也是教育时代变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想要实现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生活化,就要积极树立生活化的教学理念,以灵活多变的模式开展教学,并且在教学工作中要充分结合实际情况,从学生实际和课程内容出发,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

参考文献:

[1]徐翔.高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策略探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5,(5).

[2]贾娜.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实施情景教学[J].科技创新导报,2014,(18).

[3]王磊.浅谈高中物理教学方法[J].学周刊,2015,(30).

猜你喜欢

物理教学高中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