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2018-08-14刘军苏丽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初中

刘军?苏丽

[摘 要]如今,农村进城务工群体正在不断壮大,许多孩子都被留在家中与祖辈生活在一起,由于缺乏父母的教育和关爱,导致他们从小就形成了较强的自卑心理和孤僻性格,都或多或少的存在心理健康问题。这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学习都是十分不利的。做好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尤为关键。本文主要针对初中阶段的留守儿童,对他们心理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和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展开了论述。

[关键词]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初中学生正处在学习和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已经产生了叛逆的心理。由于父母不在身边陪伴,而学生自身又缺乏分辨是非的能力,很可能会走入歧途,或为了获得父母的关注而做出极端举动。从当前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几率的增高现象可以看出,做好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这既是学生的个人发展需求,也是建设安定社会的关键所在。

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障礙产生的原因

(一)社会因素

如今,农村地区也在不断发展,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也能够轻易的接触到网络。尤其是初中学生,他们正处于沉迷网络游戏和聊天软件的年龄阶段,在缺乏父母监管的情况下,很有可能受到网络和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建立起错误的价值观。此外,他们在网络中接触到的信息将会与自身的生活经历形成鲜明对比,也更加会加深他们的自卑心理。

(二)家庭因素

大部分的留守儿童都与祖辈生活在一起。农村地区年事较高的老人文化水平都较低,且思想观念守旧,他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会向他们灌输一些陈旧的理念,导致留守儿童的思想意识不超前。此外,祖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缺乏沟通意识,不能及时的发现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并疏导,无论是在行为监管还是心理活动监管方面都难以做到位。留守儿童在心理情感和物质享受等多方面的缺失都将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

(三)学校因素

在应试教育模式下,由于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学业失败体验过多、教师和家长期望过高、外部评价过低、人际关系紧张、异性交往与性心理问题等等原因,导致许多学生存在各种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其他学生所提到的有关家庭方面的话题或故意的嘲笑都会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造成严重伤害。这将导致他们不愿与他人交往,性格孤僻、冷漠。

二、加强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一)深入了解留守儿童的个性和心理特征,因材施教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缺乏与父母沟通交流的机会,大部分留守儿童存在严重的“亲情饥渴”,当他们遭遇挫折时,不与监护人交流,在心理、性格上很容易走上极端,所以班主任要深入了解每个留守儿童的性格和心理特征,才能有的放矢、因人而异地进行必要的思想教育。

班主任应特别注意保持与留守儿童监护人的联系和沟通,加大家访力度,向监护人了解孩子在家的生活状况、思想动态,汇报孩子在校的学习态度、行为表现等方面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与孩子沟通和疏导,减轻他们的压力,消除思想包袱,使其能把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我班有一个留守女孩,原来性格活泼,学习认真,成绩优秀,但有一段时间我发现她上课经常思想不集中,学习不如过去刻苦,并带有一定的消极情绪。学习成绩直线下滑。经过了解情况得知由于客观原因跟换语文教师,批改作文方式不一样,让学生错误认为老师不关心她、不重视她。由此,她学习时总是抱着无所谓的消极态度,反正成绩好坏老师都不在乎我。造成了心理上的错觉,所以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听了她妈妈的一番话后,我耐心地跟她说原由,讲道理,并请来上语文课的老师和她沟通,消除她心里的错觉。之后,她上课能专心听讲,主动发言了,学习成绩有了明显提高。

对于绝大多数性格孤僻、任性,不愿与人交流的孩子,因为他们长期缺乏亲情的关爱,班主任必须以爱为基础,用爱感化他们,使他们感受到教师的慈爱和温暖,从而消除师生隔阂与对立的情绪,使师生的情感逐渐融合,建立情感联系,培养他们对教师的亲近感。

(二)营造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使其感受班集体的温暖

班主任要充分利用班会课,倡导大家在生活上、学习上多给留守儿童一些热情的帮助,以解答学生成长中的烦恼。做到教师就是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员,负责孩子思想、情感辅导。还可以用“结对”的方法,组织一部分先进学生从生活上、学习上帮助他们,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从而逐渐产生对班级集体的感情与班级融为一体。例如:去年,我班上留守儿童李同学,在学校是出了名的淘气学生,过去不但不按时完成作业,而且逃学、旷课、早退、不回家便是常事。在我接手这个班后,时常有意无意和他接触谈心,了解一些他的特长和爱好,发现他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于是,我大胆地让他组织班上的很多活动,做得比较出色,从此他的逃学、旷课、早退也不复存在,在校园的积极性明显提高。打铁还要趁热,此时我再和他谈一些班集体荣誉的事,他渐渐意识到自己学习成绩不好拖了班上的后腿,开始主动学习,一学期下来,他的成绩有了实质性的提高。

对于部分寄宿制学校,应逐渐实现教育均衡发展,聘请有爱心懂专业的生活老师,从吃穿用住行诸方面进行无微不至的照顾,给孩子亲情般的关爱和呵护,让孩子心里不感觉孤独而感受到温暖。

(三)建立完善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在留守儿童的成长中,学校教师要负起更大的责任,必须建立完善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以培养留守儿童健康的心理。学校应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成长记录袋,但不能让留守儿童知道,以免刺激孩子。对他们在学习、生活等活动中的表现及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登记,以实现对农村留守儿童成长道路上监护的缺位。同时在“进步之星、三好学生”的评比中向留守儿童倾斜,并且树立标兵,在留守儿童中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教学氛围。

三、结语

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事关后备人才资源的整体素质和社会稳定的大事,是一项奠基工程、德政工程,也是一项系统工程,但愿这项工程能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能激起广大教育工作者无限的工作热情和独特的创造力,广泛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让社会更加和谐,让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儿童能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马启伦.浅谈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J].基础教育论坛:乐山,2017(1):90—92.

[2]李亿.浅谈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J].科学咨询,2013(18):47—48.

猜你喜欢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初中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大学生自杀成因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