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微课的运用实践探讨

2018-08-14龙波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运用实践微课

龙波

[摘 要]不同于小学语文教学,初中语文的知识体系更为庞大,内容更为深奥,涉及的知识面更广,但大多数的学生尚未从小学学习模式过渡到初中语文的学习节奏中,使得初中语文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初中是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因此我们有必要加强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自主预习和复习习惯的培养,将微课教学方式应用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将课堂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知识录入教学视频中,便于学生主动预习和复习,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笔者就微课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探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微课;运用;实践

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以其本身独有的短小精悍和易于观看学习的特点,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喜爱。特别是微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极大地增加了语文教学的趣味性,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和良好的预习复习习惯,有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和全面发展。鉴于此我们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理解能力以及兴趣爱好制定出高效合理的微课教学计划,运用微课教学方式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本文就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微课的运用进行探究,希望对语文教学有所帮助。

一、微课的概念及特点

微课是由网络技术衍生出的一种载体形式,主要是通过视频功能,将课堂教学中的中心环节或者围绕教学过程所展开的精彩教学活动进行记录。在微课教学中,其核心组成内容就是课堂教学中的视频片段,微视频是教师对于课堂教学的设计体现,其中包括教师所准备的素材课件、练习测试以及相关辅助性教学资源。微视频通过一定的组织关系与设计,在课堂之中呈现出来,进而为学生营造一个半结构化或者具有主题式的教学环境。微课教学不同于传统课堂教学只具有单一的教学资源,它在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教学课例的基础上又发展了一些新型教学资源,因此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多媒体教学形式,具有教学时间短、资源容量大、情景化强等特点。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微课进行教学,将为语文课程改革注入新鲜的活力。

二、微课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运用微课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

微课教学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可以将课本教材中的语文知识以动态图像的形式表现出来,可以营造出轻松愉悦的语文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探究学习兴趣,增强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从而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例如:在课文《隆中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时间长度为10分钟左右的《三国演义》影视资料片段,将诸葛亮与刘备之间的对话和三分天下以及北伐中原的战略构想生动形象的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可以深层次的体会到诸葛亮与刘备对汉室的中忠心和复兴汉室的期望蓝图,激发学生对三国时期历史的探究兴趣。

2.运用微课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教学内容

初中语文教材中选取的课文都是精挑细选的经典文章,其内容非常的丰富,涉及的知识面也非常广泛。由于初中生当前的认知水平不高,有些课文的描述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很大的差距,从而使学生无法完全体会课文的情感,对课文理解有一定的难度。而通过微课的运用,在教学中利用微课的特点能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使学生能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进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例如:在教学《春》一课时,本文围绕一个“春”字,写了盼春、绘春、颂春三部分,描绘了一幅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发的景象,抒发了作者对大好春光的无限热爱。教师可利用微课,依次为学生展示五幅图画: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从而使学生将整体感知与抓住重点、深入理解有机的结合起来,深入作品的意境之中,想象和领略景物之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的主旨,提高教学质量。

3.帮助学生感受课文意境

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创设与课文内容描写意境相符的微课,并结合音乐等素材,为学生营造情境,从而使学生积极参与进来,理解课文内涵。

例如,学习《盲孩子和他的影子》一文时,教师结合课文重点,为学生准备好素材,制作微课。教师先行阅读课文,并配上背景音乐《爱的奉献》,创设温馨情境。再在学生对课文进行探究时,通过微课,使学生理解意境美,可从盲孩子热爱生活,渴望光明,情调轻松欢快,情境多姿多彩方面理解。如:“牛儿哞哞地叫,羊儿咩咩地叫” “听潺潺的流水声”等等,这些构成了一种绚丽的、诗情画意般的境界。再让学生从个人角度分析美的语言。最后引导学生对角度理解文章主题。不仅活跃了课堂的氛围,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和意境,更培养了学生热爱生活、关爱弱者的良好品质。

4.运用微课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写作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学的重点。教师利用微课能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通过微课将写作主题直观的、全面的呈现在学生面前,能加深学生的认知,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同时微课还能帮助学生搜集和积累写作素材,为学生进行写作发挥重要的积极作用。

例如:在教学《木兰诗》一课时,教师要让学生了解木兰这一巾帼英雄形象,感受木兰的女儿情、英雄气,了解她的智慧、胆略和才能。教师可先为学生播放美国迪士尼动画巨作《木兰诗》的片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利用制作的微课,巧树靶子,花木兰到底是怎样一个形象呢?别人是如何夸赞她的呢?通过文中互文、顶针、复沓及问答句等艺术手法,让学生进行练笔运用,从而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结语

探讨微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既是新课程改革对初中语文教学提出的重要要求,也是初中语文教学效果提高的重要手段。微课在语文教学内容理解、教学内涵拓展、意境营造理解和写作兴趣提高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当深入研究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

参考文献:

[1] 乔颖.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微课的运用实践探讨[J].新课程(中学),2017(11):102-102.

[2] 梁燕娇.试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微课的运用实践[J].新课程(下),2017(10):109-110.

[3] 惠婧,申紅梅.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微课模式的实践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7(41):60-60.

[4] 王传武.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微课的运用实践探究[J].时代教育,2016(24):186-186.

猜你喜欢

运用实践微课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