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2018-08-14王荣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学科核心素养核心素养

王荣

[摘 要]伴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贯彻和落实,人们对于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在这样的情况下,单纯的应试教育已经不能满足学生们的学习需要,要把学生和核心素养的培养放在更加重要和突出的位置上来,这对于老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我们要立足于现实,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概念进行充分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加大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关注力度,本文结合作者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对如何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做出了深入的分析,希望能够给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帮助,使我国小学教育事业实现新的突破和飞跃。

[关键词]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教育

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注重学生们的全面发展,综合素质被提到了更高的地位,许多国家都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加大了关注的力度,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由此可以看出,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系统的培育,不仅仅是国内的需求,也是国际发展的趋势和潮流。

一、教师发展:提高教师素质

老师在对小学学生进行授课的时候,要对核心素养的概念进行准确的把握的基础上,也要对学生的自身情况有充分的了解,在授课的过程中,要把学科的核心素养转化为学生的核心素养,由于小学这个时期是学生们刚刚开始接触数学的时候,因此,在这个阶段加强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训,要使用科学合理的手段和方法,如果想要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系统的构建,就必须要老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得以现实,老师的教学质量对于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老师的教学水平没有得到充分的提高,学生们的核心素养也很难提升。

二、课程内容:增添数学文化

传统的小学数学授课方法,老师们通常对于学生们的计算能力更加的重视,而对于学生们数学的感悟能力和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就显得不那么重视了。这种情况的出现,造成了许多小学生并不能够完全的感受到数学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在最新的研究报告中我们可以轻易的发现,学生的核心素养也包括对于学生文化修养的教育,所以,老师在对学生进行数学的授课过程中,要引进一些数学文化的学习,让学生们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能够充分的锻炼自己的核心素养。

(一)数学文化的作用。数学文化具体包括数学的思想、精神、方法以及观点等一系列的文化,老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时候,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让学生们对于数学的学习变得更加的灵活,并通过让学生们了解数学的发展过程,让学生们逐渐的爱上数学,把学习数学做成是自己的一项爱好。在数学课堂中增加数学文化,就像给数学课堂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使数学课堂更具有活力。例如,小学生的思维还处在由具体到抽象的发展阶段,这段时期数学文化融入数学课堂最好的方式就是借助数学史。小学数学教师要注意寻找数学知识背后的发展历程,及著名的历史人物和故事。故事的导入,首先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增添课堂的趣味;其次,在了解历史故事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体会、领悟到数学家们坚持不懈、不屈不挠的数学精神,同时激励自己在面对困难时要坚持不懈;最后,通过对故事的梳理,了解数学知识点的发展和演变,也能够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二)数学文化注入课堂教学的形式。将数学文化注入课堂的最简单方式就是教师通过课堂口述,将一个个数学故事告诉学生,但是这种方式并不能体现素养教育的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分享故事和阅读交流等形式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课堂上,让学生给大家讲述数学故事,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能够提升学生的信息收集能力。课前,学生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来收集相关的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筛选和整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科技与信息素养就能得到培养。课堂发言过程中,学生需要先对故事进行整理,在课堂中用流利的语言将其表述出来,这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和沟通能力。课后,通过自评和他评,学生也会不断地进行自我反省。而在整个分享的过程中,学生对故事进行体会,感同身受,领悟其中的情感,体会其中的精神,使人文与审美素养得到发展,也对自己的国家产生认同感,对国际文化持包容、理解的态度。也可以让学生阅读与数学史相关的书籍,来开阔眼界,通过分享和交流,培养沟通能力。清华附小在其小学四年级的文化体验课中,让学生回到远古时代,体验当时人们是如何计数的,了解世界不同国家计数的发展,丰富学生对数学的理解,感悟人类智慧的伟大。

三、教学方式:数学联系生活

数学是源于生活的一门学问,数学教育应该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数学生活化,数学教学贴近学生生活,数学问题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相关,才利于学生理解数学;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应用数学知识去解決生活问题,这样就能将数学知识和其他领域的知识联系起来,实现跨学科和跨领域的互动。

(一)多种教学法的应用。小学数学教师在备课时,可以根据课程内容灵活、恰当、交叉地选择不同的教学法,例如情景教学法和探究式教学法,这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情景教学法就是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实现知识的迁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感知数学。学生在不断地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习欲望,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只是信息的提供者,学生通过个人或者合作的形式探究问题。两种教学模式都有其优点,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都很有帮助。例如,在学习分数时,增加一些生活的元素,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自己探索怎样分才公正。除此以外,在数学教学中,还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客教育和数学实验等教学方法都可以加以借鉴。

(二)课题研究式学习。研究不是研究者专属的权利,教师要做研究,学生也要学会做研究。学生找到自己的兴趣点,深入研究,就能够从中体会到数学学习别有一番风味。首先,课题研究学习中,不仅包含了与数学相关的知识,还囊括了许多其他学科的知识,是一种跨学科的学习方式。其次,课题研究需要学生掌握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还要学生有合作精神和团体意识。最后,课题的解决需要不同方法的实验,需要不断地假设和证明,在整个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学会在分工合作中承担自己的责任。

四、教学评价:实现“共同建构”

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既需要目标的设置、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更少不了评价这一重要环节。课程与教学目标、内容以及方法发生了改变,评价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纵观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历史发展,我们可以发现评价理念和思想是沿着“技术理性”“实践理性”和“解放理性”这样一条线发展而来。在素养教育下,评价理念该如何发展值得我们深思和讨论。首先,传统评价观下,评价对象仅限于学生,且着眼于学生的学业成绩考核,这是“技术理性”和“成就本位”影响的结果。核心素养的内涵广泛,是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综合体,显然,我们的评价不能只局限于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能力的发展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五、结语

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项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我们先要在理论层面上把核心素养研究透彻,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国国情,制定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核心素养体系;其次,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将素养教育落实到位,将理性转变为实际。

参考文献:

[1]尹少淳.文化·核心素养·数学教育———围绕核心素养的思考[J].教育导刊,2015,(09):17-18.

[2]汤卫红,姜国明.整合数学:改变学生的学习样态[J].人民教育,2015,(13):30-32.

[3]张娜.DeSeCo项目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及启示[J].教育科学研究,2013,(10):39-45.

[4]蔡清田.课程设计与发展的关DNA:核心素养[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12.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教育学科核心素养核心素养
关于核心素养及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与疑问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
探讨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
竞争意识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