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分析

2018-08-14李继龙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阅读能力培养阅读教学

李继龙

[摘 要]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阅读能力也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阅读是学习知识的基础和前提,新课标也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改进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創新教学方法,注重课外阅读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实现阅读能力的不断提升。本文主要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策略进行了探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语文阅读教学实质是一种对话教学。阅读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形式,更是一种教育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独立的思考能力与作品情感理解,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并会使用多种方法进行阅读。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还存在着很多的需要解决的问题,阻碍了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教师要深入反思,并且进行有针对性的解决,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阅读,把阅读养成为一种习惯。

一、转变教学观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利用传统教学模式展开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是以教师为中心,按照教师的意愿来展开教学,学生只能被动接受,使学生的主动性受到限制,导致学生学习效果不佳。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为了避免此种情况长期影响小学语文阅读效果,应当对阅读教学进行调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能力、认知能力、学习成绩等,规划设计阅读教学活动,使其围绕学生特点展开,提高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阅读文学作品、思考作品、体会文学作品,使学生阅读水平提高。例如在教学《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时候,可以这样创设情境:“同学们,你们来到学校读书的目的是什么呢?你们未来有着什么样的理想呢?”在学生各抒己见之后,教师再引出这篇课文来,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产生读书报国的学习源动力,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二、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

为了使语文阅读教学可以充分发挥作用,满足新课程要求,还需要在阅读教学中科学、合理的运用教学方法。(1)设置问题情境,开展趣味性的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为提高文学阅读效果,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融入到情境氛围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地参与文学作品阅读,并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进行《北大荒的秋天》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利用多媒体投放秋天的场景。在此基础上,教师让学对秋天进行描写,如此每个同学,脑海中都会有一个秋天的场景。此时学生提出以下几个问题:①北大荒的秋天是什么样的?②与我们所熟悉的秋天有什么不同?③课文是从那两个方面写北大荒的景色优美的?④第三段中为什么把“小河”比作“一条透明的蓝绸子”?教师让学生带着以上问题来阅作品,对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答案。在教师情境的影响下,加之教师正确地引导,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认真地进行文章阅读,解答问题。(2)阅读与写作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在新课程标准下,开展阅读教学活动中,注意与写作相联系,鼓励学生借鉴文学作品,进行作文写作。如此,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文学作品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会认真地阅读文章,学习文章的写作风格、表达方式等,促使学生将所写作知识和写作技巧运用到作文写作中。例如在《北京的春节》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熟读成诵的方法,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感受语言材料的美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文章的写作特点,并逐渐想要把自己的春节生活也要写出来,感受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三、重视课外阅读指导,开阔学生视野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水平,还要语文教师重视指导学生进行课外文学作品阅读。鼓励学生进行课外文学作品阅读,可以开阔学生视野,而适当地指导学生,可以使学生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对文学作品进行有效的阅读,提升自身文学欣赏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那么,如何正确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呢?①指导学生选择与教材相关的课外文学作品阅读。因为引导学生选择与教材相关的课外阅读,可以使学生对同一类型的文学作品进行欣赏与学习,对同一类问题进行分析、思考、探索,从中寻求到新知,扩宽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知识量、提升自己的自信心。与此同时,还能够使学生再次复习课堂教学内容,巩固知识。②指导学生采用正确的方式进行课外阅读。针对不同题材的文学作品,选择适合的方式来进行阅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还能够使学生有效获取知识。所以,在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指导学生正确地阅读文学作品的方式,提高自身阅读效率。

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自主阅读能力

具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学生提高阅读能力与理解能力至关重要。所以,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当中,应着重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呢?①引导学生静心阅读。学生好动、爱玩,很难静下心来阅读文章。为了改变学生这一陋习,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当注意营造安静、轻松的氛围,鼓励和引导学生静心阅读。长此以往,学生将会养成专心阅读的习惯。②鼓励学生尝试理解文章。学生在作品阅读的过程中,还要鼓励学生对文章前后段落进行思考、分析,并体会文章情感,最好使学生能够与文章情感产生共鸣,从而理解文章的内涵和中心思想,这样才能逐渐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五、结语

总之,在教育改革新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阅读教学的开展,围绕着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教学方法上的创新,努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良好习惯,长期坚持下去,必能使阅读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得到提升,让学生感受书香的魅力,文学素养得以提高,这将使其终生受益。

参考文献:

[1]高传虎 .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J].课外语文(教研版),2014(01):117

[2]于明三 .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4(05):69.

[3]包晓兰 . 新课程下怎样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高学生阅读能力[J].都市家教,2016(02):126.

[4]王静 .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对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影响[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6(05):89.

猜你喜欢

阅读能力培养阅读教学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