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2018-08-14黄舟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阅读能力培养小学语文

黄舟

[摘 要]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在基础教育阶段更是教学的重中之重。如今,教师必须变知识教学为学法教学,让学生拥有自主阅读的能力,掌握阅读的技巧。这需要教师从根本上改变过去陈旧的阅读教学方法,深入挖掘文本,影响学生的思维,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养成,为他们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

学生的学习不能一味的依赖教师,尤其是新课改中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后,教师更应加大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力度,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新时期教育提出的要求,也是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必然途径。对此,本文提出了以下几点关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几点建议。

一、把握文章整体的“眼”

过去,教师在带领学生开展阅读学习时,直接带领学生边读边讲,逐字逐句的解析,这样一来将一整篇文章分割成为了零碎的段落,学生即使理解,也不能对文章的整体有很好的把握,对于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也不能深刻的体会到。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应从整体出发,让学生将零散的知识和理解串联起来,这样能够让他们学到更多,体会更多。

在教学《胖乎乎的小手》时我提出一个这样的问题:描写妈妈、爸爸、姥姥这三个自然段中不同的地方在哪里?学生找出:写姥姥的这段多了“眯了眯眼睛,看了看”。我就出示句子作比较:姥姥拿起画说“这双小手,还帮我挠过痒痒呢!”姥姥拿起画,眯起眼睛看了看,说“这双小手,还帮我挠过痒痒呢!”问学生“你们喜欢哪个句子?为什么?”,学生通过比较句子明白了:姥姥年纪大,看东西费力。用上这些词组很形象,通过阅读就好像看见自己的姥姥看东西费神费力的样子。既让学生从读中去感悟到了句子的优美,又能培养学生的阅读想象力 。

二、创设意境,开拓想象

如阅读教学的开展仅仅停留在分析和讲解上,那么学生自身的情感是永远不会被调动起来的,理解也不会深入。教师需要通过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与作者在思想上的共鸣,进而以第一视角来感悟、体会。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中写海滩上贝壳的颜色不一,形状千奇百怪,在这一环节教学中,先让学生看几个贝壳,再问学生贝壳有哪些颜色,学生根据自己所看到的贝壳和已有的对颜色的认识会说出各种各样的颜色,如淡绿的、黑色的、半黄半紫的、白色的等等,然后再问贝壳会有哪些形状,提醒学生可以用“像什么”来说,学生会说有的像宝塔、有的像蜗牛、有的像甲虫等,这样就把贝壳的颜色、形状形象地展示在学生的脑海中。不仅使学生理解了贝壳的千奇百怪,还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又如《荷花》一文中第四段着重描写荷花的动态美,还写了蜻蜓和小鱼给荷池增添了情趣。此段中最后两句写“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雨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阅读中应善于抓住这两个概括性的句子,引导学生根据作者的神思,对蜻蜓的快乐和小鱼的梦展开想象,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设想。也可进一步想象还有哪些小动物参与进来,它们都说了什么或做了什么,想象如果自己是池中的一朵荷花,会看到、听到、想到什么?学生通过想象,不但更好地體会到作者热爱大自然美好事物的思想感情,也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增强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教会方法,传递技巧

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教师传授的阅读技巧,只有掌握了科学的阅读方法,学生才有能力自主开展阅读活动。当然,对于学法的教学仅凭教师单方面的灌输是不起作用的,还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和体悟。在教学中,教师需要长期渗透学法教学,在每一篇文章的解读中都做好对学生的指导。如在帮助学生学会找文章中的突破口时,可以要求学生从文章的中心句入手,总结出文章总共阐述了几件事,分别是什么事,从几方面写的,再代出重点词句,体会中心。也可以从标题中重点词(或中心词)出发,理解课文围绕重点词(或中心词)写了什么事,写了几方面,再体会重点词句,把握文章中心。如教学《飞夺泸定桥》一课时,教师在揭题后,首先让学生找出课题中的中心词“飞夺”,教师再根据中心词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从整体着眼,直奔课文重点内容进行学习。二是随机指导。要相机点拨,有机提示。比如理解一段话的意思,不仅要求学生说出每句话的意思、整段的意思,还要求学生说出句子之间的联系。如翠鸟一文第三自然段用四句话描写翠鸟的捕食活动,第一、二句写机灵的小鱼逃脱不了翠鸟锐利的眼睛,第三、四句写翠鸟捕鱼动作迅速,在分析每句话的基础上让学生归纳出这四句话都是围绕翠鸟如何迅速捕捉小鱼这一先后顺序写的。虽然一、二、四句没有直接写翠鸟的捕鱼过程,但却进一步衬托了翠鸟捕鱼动作敏捷的特点。当然在指导学生阅读时,还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知识水平、教材实际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

四、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

“不动笔墨不读书。”“笔记不但可以加强记忆,而且使人精明” 。因此,应该让学生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养成读书时摘抄好词佳句、记录读书心得的习惯。而且读书笔记还可以督促自己认真阅读、理清思路、把握阅读内容。读书笔记的形式有许多,如摘录式、剪贴式、手抄报式、提纲式、质疑式、体会式、仿写式,等等。

五、结语

总之,阅读不是简单机械的重复,而是一个思考过程。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断地思考、想象。在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坚持让学生大量阅读课内外的文章,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同时为小学生创造浓厚的阅读氛围,使小学生自主阅读、快乐阅读。

参考文献:

[1]马利.浅谈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飞(素质教育版),2013(2).

[2]张磊.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J].科技视界,2015(2).

[3]李文霞.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阅读能力培养[J].课外阅读(中旬),2013,(9):101.

猜你喜欢

阅读能力培养小学语文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