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2018-08-14张晓霞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小学教学问题意识课堂教学

张晓霞

[摘 要]问题意识培养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一环,只有学生具备基本的问题意识,其才会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主动质疑和探究学习,由此可见,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对于科学教学质量提升非常重要。数学教学是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基本途径,借助数学教学契机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提升数学数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笔者将在本文中分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课堂教学;小学教学;问题意识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由此可见,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应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的教学任务,只有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具备了基本的问题意识,才能够进一步实现对其创新意识的激发,最终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

一、转变教学观念,打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是学生学习质量的客观影响因素,因此为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本研究认为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重视起对良好教学环境的打造。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首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突破传统教学模式,重视起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应多樣方法解决现实问题,并积极创新,不断挖掘思考问题的新角度。如在圆的面积计算时,可以引导学生尝试进行裁剪,将圆分为若干个近似的小三角形,拼成近似的三角形、梯形等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二、传授科学的提问方法,提升质疑有效性

在培养学生的问意识上,如果教师还仅仅停留在鼓励质疑上是远远不够的,为了提升学生质疑的有效性,教师还应该教授学生正确的提问方法,使学生在质疑时候能够掌握问题的要害,学会挖掘数学学习过程中有价值的难题。

(一)可从哪些方面提出数学问题

1.在知识的“来龙”上提问

如果某个知识是在什么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或派生出来的,或者与什么旧知识有相关但又搞不清的,那就在此提问。如学习“千米的认识”时,就可提出“千米和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它们之间是怎样换算的”等问题。

2.在知识的“为什么”上提问

如果对某个问题为什么是这样,为什么不是那样,还搞不清或说不出来,就可据此提问。例如,a、某一概念为什么这样表述?能否增加或删改一些字词?就在概念内涵的挖掘、外涵的拓展上提问。b、一种计算有没有简便的方法?就在算理上下功夫提问。c、某一应用题应该怎样列式?为什么这样列式?列式的依据是什么?有没有别的解法或更好的解法?就抓住主要问题提问。

3.在知识的“归纳或分类”上提问

如果对知识不会归纳整理,弄不清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而把知识看成一盘散沙似的孤立个体,可就此提问。如学习“因数和倍数”时,对除尽、整除、因数、倍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质因数,分解质因数等概念分不清,可以通过提问理清概念。

4.在知识的“去脉”上提问

如果学习了某个知识以后,却不了解它的作用,也可以提问,并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有创见地问。如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时,不知道它的作用,可以提出为什么要学它,是否同化简分数及分数的计算有关等问题。再如,学习“三角形不变形、平行四边形易变形的特性”时,可以提出为什么它们具有这种特性?为什么要学习?这些知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所知道例子有哪些?

(二)引导学会提出问题的方法

1.观察法

对客观事物和现象,在其自然的条件下,按照客观事物本身内在的联系和实际情况,提出问题。例如,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让学生把课前准备的长方体实物拿出来,在全面观察的基础上自主提问:a、长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形状?哪些面完全相同?b、长方体有多少条棱?c、长方体有多少个顶点?……

2.追问法

当接触到一个问题或者在某个问题得到肯定或否定的回答后,可以顺着其思路从不同的角度对问题紧追不舍,刨根究底继续发问。其表现形式一般是“为什么……?”例如,在教“比的意义”,说比的后项不能是0时,学生追问为什么,并提出球赛时为什么经常出现1:0、4:0、5:0……?教师除讲清道理外,对追问学生应大加表扬。

3.类比法

根据某些相似的概念、定律、性质的相关联系,通过比较和类推把问题提出来。例如,学习“9的乘法口诀”时,便可以联系“8、8的乘法口诀”提出问题;9的乘法口诀有几句?怎样推出9的乘法口诀?前后各句口诀之间有什么规律?

三、结合教学内容,激发小学生的问题意识

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还是应该以课堂教学内容为基础,如果这种问题意识激发脱离教学内容,则课堂教学有效性将会受影响。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如果教师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过程中,没有结合教学内容,则教学目标的实现将成为很大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具体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勇于质疑的习惯有利于在实现知识教学目标的同时实现对学生的数学思维意识的养成。例如在“多边形面积的计算”的相关的内容教学中,学生对于多边形面积公式原理产生普遍疑问,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梯形,探究梯形的性质和特征,然后通过指导让学生通过画图等具体的方法进行梯形转化、分解,进而会发现梯形由“矩形+三角形”构成,然后通过矩形面积公式和三角形面积公式进行梯形面积公式的转化。教师密切结合数学教学内容,遵循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设置疑问,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探究,在自主学习中促进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

四、创设别致问题情境,让学生乐于提问

情境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属一种常用教学手段,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将问题情境应用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能够使课堂教学活动中具有更大的趣味性,进一步唤起学生的求生欲望,使学生想问“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总之创设问题情境能够让学生想问与乐问。例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本人通过故事情境导入: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小头爸爸与大头儿子的故事吧。今天王老师再给同学们讲一个有关他们父子俩的故事:有一天,小头爸爸正在书房看书,忽然,大头儿子哭哭啼啼地跑进来,边泣边说:“爸爸,人家小东每年都过生日,可我今年都12岁了,你才给我过了3个生日,我也要年年过生日嘛。”小头爸爸听后哈哈大笑:“傻儿子,不是爸爸不给你过生日,而是因为你不是每年都有生日呀。”咦,同学们,你们知道怎么一回事吗?问题情境的设置目的是要促进思维,而《年月日》这部分知识比较通俗易懂,为了促进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本人用讲故事的形式创设问题情境,把学生的学习情绪推向一个高潮,在学生的大脑中就会产生很多问题:为什么大头儿子12年才有3个生日?是不是这几年日历上没有这一天?这时学生就会形成想学乐学,同时伴随着的是猜想结果的产生与继续探究的强列欲望。

五、设置思维障碍,强化学生多样化方法解题的意识

为了切实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主动设置思维障碍,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维受阻,然后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加之教师适当的指导,有利于提升学习问题的解决效率。例如,在学习《乘除法计算的应用题》时,教师首先可以引入习题:小明的妈妈到商店买水杯,水杯有2元钱和3元钱的两种,小明的妈妈给了售货员20元钱,找回了2元钱,请问小明的妈妈买了几个杯子。思考思考过后,有的同学会回答说买了9个杯子,有的同学会回答说买了6个杯子,还有的同学会回答说买了4个3元钱的杯子和3个2元钱的杯子……,可无论是哪种答案,教师都给予了肯定。此时学生就会产生疑惑,进而投入到了思考与讨论中。通过讨论与教师的讲解,学生们很快理解了小明的妈妈买杯子会有三种情况,即:只买2元钱的杯子只买3元钱的杯子,或者同时买了2元钱和3元钱的杯子。由于这类开放题并没有标准、统一答案,只要学生的设计合理,都可作为正确答案。

六、结语

综上,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及要求能够实现知识教学目标,还要求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借助数学教学契机实现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主动设置思维障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进而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主动探究数学问题,实现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从而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军林.新课程背景下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J].科技信息,2013(17):214-216.

[2]张琴.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策略性探究[J].才智,2014(06):365-366.

[3]熊孝美.解决问题教学法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现状及策略[J].新校园(中旬刊),2015,(05):38-40.

[4]殷晓艳.渗透策略,绽放思想之花——基于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08):59-60.

猜你喜欢

小学教学问题意识课堂教学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浅论小学课堂激励性评价遵循的原则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