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游戏回归自然与回归生活探究

2018-08-14王芳霞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幼儿游戏回归教学探究

王芳霞

[摘 要]幼儿游戏作为幼儿教育中最为重要的方式和手段,对于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和智力发育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游戏过程中师幼互动学习,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但面对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问题和素质教育改革在幼儿教育中不断深入的情况下,幼儿游戏回归自然与回归生活就成了当前幼儿园教育的主流方向和趋势。自然化和生活化的幼儿游戏有利于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养成良好的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为此,我们应当高效合理的安排幼儿游戏,增强游戏教学的自然化和生活化。

[关键词]幼儿游戏;自然与生活;回归;教学探究

高效合理的开展幼儿游戏是所有幼儿园教师提高教育水平的共同追求,也是幼儿园增强自身教育能力,创建幼儿园文化的主要举措。游戏玩乐是幼儿的天性,进行幼儿游戏教学是符合幼儿成长规律和年龄阶段特征的主要教学方式和手段,在寓教于乐中增长孩子的知识,提升孩子的精神情感世界。幼儿游戏回归自然与生活,是指在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两个层次的回归,主要体现为游戏素材和环境贴近自然,贴近生活,但知易行难,真正做到幼儿游戏的回归自然与生活需要教师不懈的努力。本文就幼儿游戏回归自然与生活进行探究,希望对今后的幼儿教学有所帮助。

一、幼儿游戏回归自然与生活的必要性分析

(一)幼儿游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1.受传统教育理念影响,幼儿教育趋向于小学化

面对着社会竞争的激烈程度不断加剧的形式,越来越多的家长为了孩子将来的全面发展,将希望寄托在了学前幼儿教育上,增加了幼儿教育的内容以及难度,将小学阶段的知识提前教授给幼儿,这使得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问题愈加严重,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2.幼儿游戏教育方式过于单一,形式化和表面化

当前大多数幼儿园的幼儿游戏活动方式过于单一,仅仅是教师带领孩子进行游戏,全过程的安排和指导孩子,缺少儿童之间的合作游戏以及自主能动性的发挥,限制了孩子的游戏天性,极大地降低了幼儿游戏的教育能动性,使得幼儿游戏过于形式化和表面化。

3.幼儿游戏教学内容较少,仅作为活跃教育气氛

幼儿游戏的教学内容较少,大多数教师未能正确意识到丰富的自然生活幼儿游戏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将幼儿游戏作为吸引孩子注意力以及营造教育氛围的主要手段,没能充分发挥幼儿游戏的寓教于乐的作用。

(二)幼儿游戏回归自然与生活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意义

在游戏回归自然理念中,“自然”既是名词,代表丰富多元化的世间万物,又是形容词,代表天然的,未经人为干预的。“回归”则大有还原一切,回到最初本性,用毫无杂质的童心重新解读这个世界的意味。幼儿通过游戏,与自然以及其他生物体达成意识交流,是一种充满爱的情感传递,极具智慧与创造色彩,也正是我们长久以来,一直在寻找的自然本真状态。人们通过与外部环境的交流与互动,实现成长,教育在人类成长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良好的教育对人类的未来发展影响深远。幼儿教育通过游戏实现育人效果,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事实上,鼓励游戏回归自然,并非意味着脱离教育的引导,而是更好地发挥教育引导的应有价值。

二、幼儿游戏回归自然与生活的主要策略

在当前的学前幼儿教育中,主要影响教育水平和质量的因素就是教育理念过于陈旧,不符合现在孩子的现实状况。为此,我们要积极地转变固有的教育理念,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以游戏为基本形式的教育活动,遵循幼儿教育规律,通过保护幼儿的兴趣贯彻保教结合的理念。幼儿园要多关注幼儿的合作交流意识和表达能力,进行寓教于乐的幼儿教育。

教育案例:在开商店的游戏中,让孩子们自然的巩固数的加减;在“危险来了”的游戏中让幼儿体验各种动物保护自己的不同方法;在“过马路”的游戏情境中让孩子们扮演不同的角色,学习交通安全规则,增强安全意识等,通过寓教于乐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二)促进幼儿游戏的自然精神和内容的生活化

游戏回归自然的研究,前文中有所涉及,从两个层面着手,一个是精神层面,另一个是物质层面。从精神层面来说,教育应结合幼儿的自然成长规律,将游戏融入教学中。虽然要求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但并非把游戏活动看作是教育的全部,游戏活动并非无所不能。为促进幼儿各领域知识的融合,为其个性培养与发展添加良好动力,幼儿教育应坚持以幼儿为核心的教育理念,鼓励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积极进行自主性实践。从物质层面来说,创设游戏环境与材料回归自然很有必要。研究中提到的幼儿游戏内容取材于社会,比较贴近生活,不但幼儿更容易接受,还能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培养孩子的童心天性,制定合理的游戏教学内容

回归童心是让幼儿情绪能够持续保持愉悦状态,并通过游戏活动,学习各种知识。幼儿的成长带有许多自然属性,这些自然属性的存在方式比较抽象,只有通过实践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才能使这些抽象的自然属性更加具体,使幼儿得以顺利成长,并在成长中充分享受童年快乐美好的时光。幼儿园实现“以游戏为基本活动”,需结合理论基础,科学设计幼儿一日活动规划,围绕游戏这一核心内容,使各类游戏活动在实践过程中既独立存在又能相互结合。回归生活,就是要求回归幼儿的自然天性,还原幼儿生活原貌,使幼儿在生活中学习,然后将学习到的东西再靈活地应用到生活实践中。教育机构应结合孩子生活环境的特点,充实教学课程,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生活,让幼儿更容易接受,并能学以致用。幼儿教育机构应对幼儿的学习特点与成长规律进行充分考量,结合幼儿生活的实际情况,融入当地风俗习惯、社会背景等,拟定适宜的教学内容。

三、结语

综上言之,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应当坚持回归自然的幼儿教学理念,鼓励幼儿游戏回归自然,为幼儿游戏的开展提供理论基础与实践依据,为幼儿游戏的发展添加内容,全面促进幼儿教育事业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圆圆.浅谈幼儿游戏回归自然与回归生活[J].课程教育研究,2016(06):135-136.

[2] 石萍萍.幼儿游戏回归自然与生活的策略[J].科普童话,2017(07):124.

[3] 张春芳.幼儿游戏回归自然与生活的策略研究[J].成才之路,2017(14):75.

[4] 杨静.幼儿游戏:回归自然与回归生活[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5,(02):81-84.

猜你喜欢

幼儿游戏回归教学探究
谈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教师在幼儿游戏中的作用分析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中职英语口语互动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