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班主任如何进行有效的班级管理初探

2018-08-14桑嘎卓玛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

桑嘎卓玛

[摘 要]初中班主任的管理应贯彻落实新课改的方针,在管理中摒弃固步自封的主观臆测思想,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管理中了解学生的生活状态,不仅要在求知的道路上帮助学生排忧解难,同时对于学生的艰苦生活也要加以重视,班主任是传导授业解惑的主导,在教学中从学生的视角出发, 导入学生常见的牧区场景,短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管理中也要究其根本,因材施教了解学生的个人情况,牧区的三包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具备坚韧与耐苦的意志,班主任应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扬长避短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引领学生如沐春风般节节上进。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有效;班级管理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积累中,发现管理是一门很大的学问,班级管理不止要做到管,还要懂得理,管理中直截了当的批评,往往打击这些正处于青春期孩子的自尊心,循循善诱又不一定实现管理的预期效果,班主任应不断的根据学生的状态与反馈,调整自身的管理方式,契合学生的理解认知水平,关注学生的生活环境与学习心境,虽然身处于边远地带,但班主任应尽可能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饱含求知的热情,逐渐拉近师生的距离,实现师生共同努力下的和谐班级氛围。

一、诚恳亲切,以诚感人

班主任是学生的心灵导师,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变化,因此作为一名班主任,应承担起肩负的使命,言传身教纠正自身,在管理的过程中,避免个人偏激性格造成的管理冲突,以亲切的话语、期待的眼神为学生提供上进的动力,针对当地的条件,了解学生的日常所需,及时帮助学生排忧解难,让学生处于校园的象牙塔中,愈发热爱教育,投身于学习进取中,我国地大物博,班主任可适当的导入各个地区的国情地貌,让牧区的学生产生对外界的向往,求知若渴的汲取智慧,形成良性的竞争氛围,弱化管理中的不良因素,班主任即使面对较为调皮的学生,也不宜过分严厉,可恩威并施以诚待人。处处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把学生当做知心朋友,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使得他们喜欢和教师相处,愿意和你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困惑与烦恼,从而达到交流情感、沟通思想的目的。例如班级里的一个学生,平时寡言少语,不太爱说话,没事喜欢在书摊上买一些少男少女都喜欢的杂志。经过细心观察,我发现该学生虽然平时不太爱说话,可是写作文的时候却很有头脑,有一定的见地和思想。于是我慢慢接近他,主动找他聊天,有时候似乎是无意中拍拍他的肩膀,给他鼓励。慢慢地,该学生不再总是低着头,而是可以迎着我的目光,并主动和我说话了。我鼓励他去阅读一些中国古典名著,因为流传了几百年的作品,必然有其流传的理由,期间的每一章节、每一段落,都会给我们美的享受。我知道他是冒着风险将自己看课外书告诉老师的,因为大多数老师都不希望学生分心,去看课外读物。我并没有批评他,反而鼓励他在不耽误学业的情况下,多看课外书,丰富自己的学识。我欣喜地看到,他的成绩不但没有下降,反而慢慢地上升。

二、公平公正,不偏不袒

对待学生,必须平等而又民主地对待学生,班主任对全班同学都要一视同仁,公平对待,不能有优差之别、贫富之别、亲疏之别,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尊重每个学生的进步。对于学生而言,他们都希望得到教师的关注,尤其是一些后进生,一般来说,后进生有较重的自卑心理,他们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但同时又有较强的自尊心,对老师的当面批评或指责,会产生逆反心理和厌烦情绪。所以,当老师初次与差生谈心时,一定要放下架子,否则,会使师生关系陷入僵局。因此,对差生教育时,必须坚持平等原则,使他们时时感到老师可亲、老师可敬。从而缩短师生心理差距,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在教学时班主任要尽量给所有的学生同样的学习机会,让他们感觉到教师是公平的。在课堂提问时,也尽量多提问后进生,并鼓励他们的每一次进步。遇到班级搞活动,更是少不了他们出主意。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每一个学生都觉得自己是班级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人人都有主人翁的姿态。

三、树立班风,健全制度

班干部是教师和学生联系的桥梁,是学生中的精英,是教师的助手,是自我管理体现最明显的一部分。班主任对班干部,不能只是使用,还应该进行教育和培养,鼓励他们既要大胆工作,又要严格要求,注意工作方法。师生共议,同树良好班风;制定切实可行的班规班纪;建立班级量化考核管理制度;开展“比、学、赶、帮、超”的竞赛活动;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开展班级各类明星评比活动。另外,我们还可以选好主题,定期召开班会;正确使用表扬和批评这一武器;建立一些监督机制、奖惩制度,定期检查,定期反馈,赏罚分明;坚持民主思想,通过理性和宽严得当、理性感化的教育方法,培养学生遵守班级行为规范的自觉性,增強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在有凝聚力的班干部的带领下,在合理的班规的指导和约束下,一个班级才能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才能为学生成才创造良好的环境。

四、合作互动,提高效率

在中学班级管理中渗透与采用小组合作模式与理念不仅突出了学生本位的管理原则,同时可有助于形成互帮互助、和谐友爱的班级氛围。在有效的小组合作班级管理模式中,鼓励小组成员根据班级管理制度规定自检自身行为,并在小组良性竞争中,激发小组成员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实现班级高效自治。开放“入组标准”,构建自主合作学习小组。在执行自主划分小组政策之前,教师要明确小组划分的要求,要学生端正分组态度,以明确小组划分的根本目标不是为了显示个人才能,而是通过小组划分优势互补,提高整个小组的学习效果。另外,使部分成绩优异的学生改变之前高高在上的姿态,学会发现别人的优点与长处,使小组划分实际功能最大化。

五、结语

综上所述,班主任应当从学生的心理、行为模式以及自身态度等方面开展有效的班级管理。从了解学生的行为模式做起,和学生形成良好的日常互动,为建立和谐温暖的班集体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郭颖. 浅谈初中班主任如何进行有效的班级管理[J]. 学周刊, 2012(22):103-103.

[2]田晶亮. 浅析初中班主任如何进行有效的班级管理[J]. 学周刊, 2017(36):165-166.

[3]凌侠. 浅谈初中班主任如何通过有效沟通进行班级管理[J]. 教育, 2017(2):108-108.

[4]杨会青. 初中班主任如何进行有效的班级管理策略浅析[J]. 中国西部, 2017(3).

猜你喜欢

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
困境中的阳光
初中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创新方式
初中班主任利用自媒体进行学生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