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学中互动式教学的运用与模式构建
2018-08-14周莲
周莲
【摘 要】互动式教学比较注重生生、师生之间的互动,在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教学的互相融合下,由灌溉式教学转变成为了互相交流、互相沟通的教学模式。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了初中英语教学中互动式教学的应用,对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互动式教学;应用
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互动式教学能够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感情交流,而且属于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主要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无法与教师、同学进行互动交流,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学生无法将所学知识及时消化,甚至还会出现理解错误的现象。因此,应用互动式教学开展初中英语教学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对互动式教学的应用展开了详细分析,希望对教育人员起到一定的帮助。
一、加强互动教学设计
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开展互动式教学时,最关键的是要加强互动教学设计,只有科学合理的互动设计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主动参与到问题探讨中,针对相应的问题给出解决办法。初中英语的互动设计主要包括步骤设计、操作策略,其中步骤设计的任务是帮助教师为师生互动做好准备,而操作策略包含设置任务、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加大交流展示、审核评估的力度。机械化的教学模式无法帮助学生真正了解学习目的,通过设置教学任务,让学生分组交流,在发表个人意见的同时整合其他人的观点,这样不仅能够完成教学任务,还能加强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当学生自主探究过后,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展示学习成果,这是生生互动的体现,既促进了学生之间的相互监督,也提高了教学效率。比如,在译林牛津版初中英语《Dream homes》的教学过程中,正式教学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画板上画出自己理想中的房子,随后对文章进行深入研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课后问题。课后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收集小组成员的意见,画出一个充满创意的房子。通过这样的教学形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加大生生之间的互动,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现阶段,仍然有一部分教师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这样不仅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师生和生生之间也无法实现有效交流。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互动教学法,给初中英语教学带来了机遇,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氛围,也加强了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学习。师生互动是应用互动式教学的关键,如果在教学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两者不仅是师生关系,更是朋友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与此同时,生生之间的互动也是不容忽视的,教师可以采取分组教学法,将学生分成特定的小组,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互动,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译林牛津版初中英语《A green world》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摆脱教材的束缚,让学生用英语说一下创建环保型社会的策略,我们应该为绿色社会做出哪些改变,小组之间以竞赛的形式回答问题,在学习的同时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初中英语课堂的教学质量。
三、实现互动教学的多样性
對于初中英语的互动式教学而言,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应该具有动态化特点,由于教材中每个章节的内容都是不同的,所以,教师一定要按照教材特点进行教学内容的丰富,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互动教学的多样性。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加强教学互动的形式主要包括角色扮演、辩论赛、组织游戏活动等。角色扮演就是赋予学生一个独立的角色,让学生按照角色特点进行对话。比如, 在译林牛津版初中英语《Colours》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各种各样的颜色,包括黑色、白色、红色、绿色等,让学生以颜色的角度展开对话,如扮演红色的学生说“Im very important in peoples lives.If you see me when you cross the street,you have to stop,or youll be in danger.”扮演绿色的学生说“I represent life,nature,environment,youth,and a sense of security.”通过这种方式,真正实现了生生互动,而且也让学生对颜色有了一定的认识,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真正实现了互动教学的多样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想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下学习英语,就要采取互动教学法开展英语教学,这样不仅能够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还能实现英语教学目标。教师可以从加强互动教学设计,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实现互动教学的多样性等方面入手,真正实现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培养出高素质的初中生。
【参考文献】
[1]钱锋.初中英语课堂互动式教学策略探讨[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3(04):124
[2]王洁.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构建与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5(1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