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探究

2018-08-14丛菊红

文理导航 2018年4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核心素养

丛菊红

【摘 要】培养和提高高中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可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质,可促进学生的思想历练,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在高中语文的实际教学中,可从不同的角度和视角开展教学活动,把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作为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突破口,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等。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语文;培养策略例谈

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能力,就是要转变学习语文的方式,转变教授语文的方式,在教授语文知识的过程不但要掌握必要的语文知识,还应培养学生掌握语文技能的能力,从而让学生能够养成适应社会发展,适应自我终身发展的能力。本文结合高中语文学科的特点和教学的实践过程,论述了培养高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一些教学方法。

一、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紧迫性与科学性

目前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已经成为了教学中的热门话题,成为了一线教师和语文专家学者正在研究和解决的课题,也是新课程改革以来正在面临的尚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具有紧迫性和必须性,但是也要尊重教学规律,要结合语文教材本身的特点,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更要结合老师本身具备的语文素养,以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因材施教地进行培养,而不是一哄而上,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进行培养,只有采取了科学合理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核心需要的培养要在基于学生掌握了足够的语文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学习语文和运用语文的能力,让学生树立起终身学习语文的理念,从而使学生从语文的学习中获得未来必要的生存能力。因此,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而且在日常的生活实践中,也要有意培养学生的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语文来源于生活实际,在一定意义上生活就是语文,特别是在写作时,离开了生活写作就无法进行。

二、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方式例谈

1.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

新课程改革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采用新的教学理念,改变传统式的教学方式,让老师从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转变到对学生的学习的指导者,在课堂上要采取一定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从被动的听,转变到主动的学,充分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自主探究语文的能力,这样学生就能在语文老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学习语文,构建自我的完整的语文知识体系。总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改变“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要积极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学生的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从而切实地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2.注重培养学生语文学习中的探究和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语文探究和创新能力可以有效促进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也可以使学生愿意学习语文,喜欢上学习语文。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评价环节,塑造学生学习语文的行为,改变学生学习语文的方式,培养学生探究语文的意识,使学生对语文进行创新性学习,同时在教学中要强调创新性学习的重要性,促使学生向这方面发展。这有这样学生对语文的学习才能更加的感兴趣,才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神去探究语文知识,创新学习语文的方法。因此,教学的评价环节强调创新性学习的重要性至关重要。

三、引导学生多阅读

语文是讲授关于语言的知识,而要想学好语言,就必须多进行阅读,阅读的材料只有积累到一定的量,才能培养出学生的语感,才能更好地運用语文知识。因此,教学中语文老师要引导学生多进行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交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技巧,增加阅读量的积累,以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阅读中要让学生知道人类文化领域取得的成就,懂得去如何欣赏语言的美,具备发现、赏识、评价美的意识与能力,能够辨别文学作品中的美与丑、善与恶,能够从阅读中建立自我的阅读知识体系,能够把阅读中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指导自我的学习和发展。

四、重视课外阅读

高中学生的学习任务比较重,而且课堂上的时间基本都是老师在讲授知识,紧靠在课堂上进行阅读是远远不能满足《语文课程标准》和高考对阅读量的要求的,因此要想增加学生的语文阅读时间,就要让学生在课外进行阅读,让学生利用课外能够利用的一切时间进行阅读。要求学生在课文阅读,还要给学生介绍一些阅读的书目,在介绍阅读材料的时候,要考虑到《语文课程标准》和高考语文对阅读材料的规定。比如可向学生介绍《家》、《边城》、《老人与海》、《哈姆莱特》等相关的名师点评过的版本,毕竟学生的理解能力,与高考对阅读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因此阅读名师点评过的版本,可节省学生理解的时间,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深度和难度,从而更好地提升阅读的兴趣,也可以有效提高学生阅读的有效性和提高自主阅读的能力。这样的课外阅读既有效利用了课外阅读时间,也提高了阅读的有效性,更促进了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

五、多让学生参加和语文相关的实践活动

研读《语文课程标准》可知道,语文学科也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科学合理地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就可以有效突破语文课堂教学的局限性,把对语文的学习延伸到课外,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又增加了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机会。生活是学生进行写作的必备素材,可提高写作的真实性。因此多开展一些语文实践活动,多让学生参加一些语文实践活动,都可以弥补语文课堂教学的不足,而且可以使学生认识到语文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促使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查漏补缺,构建起完整的语文知识体系。

总之,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强化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运用,始终以学生的自我发展为着眼点,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切实以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教学的重要目标。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施久铭.核心素养: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J].人民教育,2014年10期

[3]靳彤.语文综合性学习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高中语文核心素养
基于网络交际情境下高中语文写作学习任务群设计的应用初探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引导”方法研究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