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网络流行语“你尽管XX,XX算我输”说起
2018-08-14原晓珊
原晓珊
摘 要:2017年年初,“你尽管XX,XX算我输”这一网络流行体式横出,应用范围也从最初的仅为学生用来调侃期末考试扩大到各行各业,以其强大的开放性和包容性迅速成为网民的“新宠”。本文将从结构、语义、语用三个平面对这一流行语式进行分析,并试用“模因论”“象似论”等认知学及社会心理学的相关理论解释其流行的原因,最后,针对近日来这一流行语式使用日趋减少的态势提出对于网络流行语生命力的思考。
关键词:“你尽管XX,XX算我输” 结构 语义 语用 认知学 社会心理学 生命力
一、引言
2017年年初,“出题老师”在微博上引起热议,所谓的“出题老师”实际上是引起网友“围观”的表情包的“发言人”。这一表情包由图片和文字两部分构成。关于图片的原型,网络上盛传两种说法:一是这个让万千学子心碎的面庞像林更新;另一种说法貌似更让人信服,这套表情包并不存在原型,它是合成的:由表情包巨头之一张学友的脸加上黑人摔跤手安杰洛·德内罗的嘴,然后配上外交部发言人的手势,整个图片的气场立马显现出来了。文字由两部分构成:一个是“外交部发言台”前方的“出题老师”四个字样;一是图片上方的“你们尽管复习,考到了算我输”这一句子。恰值期末,这一生动形象的表情包因道出了万千学子的心声,一经发出就引起强势围观,刷遍了整个考试周。随后,这一流行语经过歌手蔡依林的一条微博(微博为“好胜的人怎么能输呢”,配图是一个“新专你们尽管催,今年要是發了算我输”的表情包)和年前的支付宝集福活动(一反2016年支付宝的“五福”难集,2017年的“五福”集全显得格外容易,因此活动一开始便有很多网友早早地就集齐了“五福”,这么多人分2亿红包,每个人能得到的肯定不会太多,于是网友们纷纷搬用表情包调侃,“出题老师”就被换成了“支付宝”,图片题字为“你们尽管集福,领到一块算我输”)持续发酵升温。这之后,“你尽管XX,XX算我输”的表情包系列层出,延伸到各行业和各人群。本文试图在对这一流行语式静态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从认知学及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剖析这一流行语流行的内在机制。
二、对“你尽管XX,XX算我输”的全面分析
(一)结构分析
汤攻英(2010)在分析流行语时,以外在形式为切入点提出了“格式流行语”的概念,指出:“格式流行语,作为与单纯流行语相对的概念,是指以一定的语言格式出现的流行语,换言之,该类流行语众多表达形式的背后有一个共同的‘原初格式。单纯的流行语则是指以完整的词语形式出现的流行语。与单纯流行语相比,格式流行语具有以下特征:内涵的丰富性,形式的开放性”①。经过对比分析,我们认为“你尽管XX,XX算我输”正属于“格式流行语”这一类。
由于格式流行语的开放性,加之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和不确定性,我们很难对语料进行穷尽式地统计,因此以下所有的分析都只能基于目前笔者针对网络搜索到的语料而言。下面列出部分语料以便我们更好地分析(以下语料摘自观察网):
(1)学生代表:“老师你尽管出题,会做一道算我输”。
(2)老师:“寒假作业你尽管写,写得完算我输”。
(3)英语老师:“听力你尽管听,听懂了算我输”。
(4)手机:“你尽管学习,学得进去算我输”。
(5)红包:“你尽管去抢,抢到了算我输”。
(6)美颜:“你尽管自拍,要是和本人一样算我输”。
(7)朋友圈:“你尽管发自拍,有人点赞算我输”。
(8)美食:“你尽管减肥,你要是瘦了算我输”。
(9)黄牛:“你尽管抢票,抢到算我输”。
(10)喜欢的人:“你尽管撩,理你一句算我输”。
(11)未来的男女朋友:“你尽管找,找到算我输”。
(12)2017年:“你尽管许愿,对你好一点点算我输”。
(13)锦鲤:“你尽管转我,有用算我输”。
通过对语料的观察,我们发现纵使“出题老师”和相应的“发言语”万变,每一个句子却始终都有相对于整个句子固定不变的一些词,即:“尽管”“算”“输”以及第一人称代词“我”和第二人称代词“你”,这些词按一定的线性顺序排列组合后就构成了上文我们提到的格式流行语的“原初格式”——“你尽管XX,XX算我输”。有了“原初格式”,人们就可以在空白处自由填充词语以适应不同交际表达的需要。
进一步观察,我们还注意到:第二人称代词“你”并不全然置于句子的起始位置,它的前面还可以有名词、定中短语等体词性成分,这些成分置于句首,有的类似于“话题”,能够使将要说明的对象很好地凸显出来,引起听者注意,如例(2),有的则是表示“发言人”对听话人称呼,如例(1),虽然第二人称代词“你”前这些成分的出现与上述的“原初格式”并不完全吻合,但我们认为这些成分的存在是为了更好地传达语义,且将其删去也丝毫不会影响语义传达,因而也应归入其中;这一流行语最初不用“你”而用“你们”,后来套用“原初格式”产生的句子却以“你”为常,形式的变化并不意味着人称代词单复数发生了变化,实际上,无论“发言人”还是听者都是一个群体的表征,换言之,他们都是集体名词。前后用词的变化折射出人们能够很敏锐地感受到其对交际直接且深刻的影响:用“你们”更多地是对一个群体“发声”;而用“你”就产生了“不隔”的效果,仿佛说话者和听者在直接交流对话,穿透力和冲击力更强,也更易引起听者的思考;“尽管”之后的填充词基本为动词,包括单音节动词,如例(2)和双音节动词,如例(8),还有一部分是动词加宾语的形式,如例(9),不管哪种形式,紧邻“尽管”的都只能是动词;“算”“我”“输”三个词在我们所观察到的所有语料中都组合成“算我输”,无一例外;“算我输”前面的结构成分比较复杂多样:有“双音节动词”如例(13),“动补式”如例(3),“介宾式”如例(6),“主谓式”如例(7),“动宾补式”如例(10)等。部分语料在这些成分之前或之间还可加上“你”“要是”一类的词。结构的多样性从侧面反映了这一“原初格式”的强大包容性和吸纳性,也正因此才使得人们各种各样的交际需求得以顺畅表达。
在对单个的词及句子成分分析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分析句子及句子之间的关系,从所搜集到的语料来看:前一小句的主谓都很明确,主语都是第二人称代词“你”,由这一主语发出相应的动作;后一小句的主语多不明确,需要联系具体语境来“还原”,而在结合语境“还原”后一小句的主语时,我们发现后一小句实则是假设复句(如果/要是……就)的紧缩形式,部分语料后一小句出现的“要是”一词也恰恰印证了这一点。
(一)语义、语用分析
在这一结构中,“尽管”用于动词或动词短语前,词性为副词,表示“不必要考虑别的,放心去做”“算”在这一结构中可作“当做”讲;“输”表示“在较量时失败;败,跟‘赢相对”(以上释义均出自《现代汉语词典》)。句子中出现的“你”和“我”具体指义随着“出题老师”角色的转换而发生相应变化,因这一流行语式是“表情包”中的文字部分,通过图片的提示,人们可以毫不费力地理解其意,即使出现主语的省略和假设关系的紧缩也不会使人产生“不知所云”的感觉。下面我们结合几个语料做具体的语用分析,从中归纳出这一“原初格式”下的“格式流行语”的语义特征:
(1)'学生代表:“老师你尽管出题,会做一道算我输”。
这一句子中,“你”因为前面的称呼语“老师”的存在格外清晰,是复指老师,那相对应的“我”指的就是“发言人”——学生了。根据前面的结构分析,我们将这一句子省略紧缩的成分全部还原可以得到:“老师你尽管出题,如果(要是)我会做一道就算我输”。配上表情包上“发言人”上扬的手,我们就更能体会这一简短的句子里包含的无限意味:前一句表现出学生让老师出题时的无尽潇洒,给人一种无论何题都能攻克的感觉,下句语势一转,以较为“硬气”的语气表达了一道也不会做的尴尬与无奈,颇有一种自嘲的意味。这样委婉含蓄地传达了学生不会做的现实,也彰显了时下年轻人张扬不羁的个性,不失为学生面对考试试题心态的传神体现,故一经推出便成为学生群体中备受青睐的表达方式。
(2)'老师:“寒假作业你尽管写,写得完算我输”。
这一句与上一句相反,老师作为“发言人”,相应地,学生成为老师话语传递的对象。结合具体语境“还原”全句为:“寒假作业你(指学生)尽管写,如果(要是)你(指学生)写得完就算我(指老师)输”。前一句的“尽管写”让学生抛开一切尽心写作业,合逻辑的结果应该是作业写完,但是下半句呈现的信息却表明作业是写不完的,一前一后,反差巨大。这句话更多地被学生用来为自己寒假作业写不完“开脱”,像是学生站在老师的立场上推测其布置作业时的心理——不想(计划)学生能把作业全做完,因而作业量极其大。它被学生转发作为没完成作业时的托辞和借口,也表现他们对大量作业的无力和揶揄。对作业和老师的些许不满和牢骚通过这样的方式委婉机智而又不失礼貌地得以宣泄和吐槽。
(13)'锦鲤:“你尽管转我,有用算我输”。
在这一句中,锦鲤成了“发言人”,此锦鲤非传统生物学意义上的辐鳍鱼纲动物,而是微信、微博等社交网络媒体经常出现的“转发此锦鲤就会有好事发生”之类的话中所提及的锦鲤,这里锦鲤显然已经被网友赋予了“吉祥好运”的美好寓意。故而网络上一旦有类似“转锦鲤就有好运”的帖子,就会有不少网民纷纷转载,似乎转了锦鲤,一切都可实现。这样的“疯狂”举动也令不少网友惊诧,于是机智的网友就套用上述的“原初格式”来讽刺这种不理智的现象。此句“还原”后为:“你(指广大网友)尽管转我(指锦鲤),如果(要是)转我有用的话就算我输”。以“锦鲤”的口吻来叙说,亲近真切,画面感很強,仿佛让人看到了锦鲤站在发言台上,鱼尾一挥,对“愚蠢的人类”的转载行为的窃笑。以这样的表述方式指出那些热衷于转载锦鲤以求好运而不付出努力的人较为委婉,同时也托锦鲤的身份“明确”告诉网友们转它是没有用的,既达到了劝诫的目的,又给人亲切活泼之感,不会显得充满攻击力和恶意,一举两得。
通过上面对现有语料的分析,我们发现“你尽管XX,XX算我输”有两种叙说立场:一种是相对来说处于弱势群体或被掌控的一方作为“发言人”以一种自嘲、戏谑的口吻委婉表达自己实现不了处于操控一方发布的任务或目标;一种是相对来说处于强势群体或操控者的一方作为“发言人”,先对被掌控者正在或将要做的尝试、努力给予最大程度的许可,随即便是“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对正常逻辑下被操控者付出的努力所应达到的美好趋利结局施以笃定性的否定,其中隐含着对作出努力或付出却徒劳的人(物)的调侃、揶揄。两类前后都形成强烈的反差,一正一反、一喜一悲中幽默效果凸显,如此简短的句子里包含前后截然不同的信息,前后形成的极具冲击力的对比也让人能在自嘲和戏谑过后冷静下来好好思考。
三、对“你尽管XX,XX算我输”这一“格式流行语”的探析
(一)社会因素
李媛媛(2015)指出:“网络语言不但是一种交际语言,而且又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社会方言,与这个时代的经济、科技和文化相适应。网络语言能够得以流行有着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②
网络语言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计算机的普及应运而生的,社会经济的发展为计算机的普及提供了很好的物质基础,而网络交际平台虚拟的环境为网民们提供了宽松、自由的交流环境,使网民们得以自由地发表个人言论,环境的开放性极大地激发了网友的创造力。电子信息化技术给广大网民提供了有别于书面交际和口头交际的新兴形式,人们可以利用键盘上的字符自由搭配组合,创制出有独特表达效果的字符,且颜文字表情、头像表情和表情包的使用更是使得人们的交际摆脱了仅仅依靠语言文字的苍白,弥补了虚拟空间下不能借助肢体和表情语言传递信息的不足,“你尽管XX,XX算我输”这一“格式流行语”采用与“发言人”表情包相配的形式,仿佛将人们带入到真实的情境中,“发言人”脸上的微表情更是将其调侃、戏谑的意味淋漓尽致地传达了出来,在形象幽默的表达中委婉地传递了信息。
(二)心理因素
外界物质环境及技术支撑仅仅为网络流行语的出现和传播提供了可能性,能否真正被网民接受和采纳还与其内在心理紧密相关。当今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社会时尚元素和新潮事物的频现都在悄然无息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价值取向,人们需要寻求更合适的语言形式表达自己对外界事物的理解,实现情绪情感的抒发。年轻人因其活跃的思维模式、对新潮事物极强的适应能力以及对语言的创造能力,成为网络语言的主要创造和传播者。为了彰显个性、体现自我,他们以开放的意识实现对语言形式的创新,于是信息的表达就不只局限于文字表述,还有图文式、中英式、数字字母式等。信息时代,人们快餐式的阅读习惯及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要求语言以尽可能简洁的方式呈现尽可能丰富的内容。加之键盘输入速度较之人们思维活动具有滞后性,为了实现语言的高效性,网友们就使用大量的缩略语和谐音字,既能有效传达信息,又符合年轻人求新求异的心理倾向,故而备受追捧。不同于传统交际,网络交际仅仅依托文字不足以很直观地表达想法,于是,将现实的情境抽象化作技术动画处理做成图片或表情包一类的形式就被网友们开发了出来,从而实现了对传统交际形式和过程的再现和维系。
此外,李媛媛(2015)所提到的人们从众的群体意识,自我娱乐、追求时尚、委婉含蓄、尚简求快、语言游戏、童年纯真的心理都是这一流行语式流行的内在心理机制③。
(三)认知因素
1.网络流行语与“模因论”
“模因”是仿照生物基因复制的模式提出来的,最早出现在Richard Dawkim《自私的基因》这部著作中,“模”指模仿,“因”指“基因”,所谓“模因”就是那些能够得以不断模仿复制的语言、文化等。其中那些更易引起人们关注,诱发人们大量复制并主动传播的模因称为“强势模因”。“强势模因”一般具有多产性、长久性、保真度三个特性。这三方面表现值均比较高的模因才能被更广泛地使用④。经分析,我们认为“你尽管XX,XX算我输”具备这三方面的特性:首先,“你尽管XX,XX算我输”这个网络流行语在出现后短短几天就被网友改编成多个表情包,此句出现的时候正值期末,其后又历寒假、春节,网友们应景地创造出无数个变体,话题和对象涉及各个领域群体,其中也包含一些时下热议的问题,如支付宝集福、春节抢红包、过年被逼婚等等。结构的开放性便于网友根据自我需求改编、复制和传播,且这一句式的语言委婉简洁,其后蕴涵的调侃意味符合网民的心理需求,故而表现出极强的能产性。其次,“你尽管XX,XX算我输”很长一段时间充斥微博、微信等网络社交媒体,人们甚至将其从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发挥着它不同于日常交际用语的言谈功效。最后,保真度是指在模因复制和传播过程中应该保留原有模因的核心内容,即我们前面提到的“原初格式”的保留,变体只是在“原初格式”的基础上对空白处的填充,句式的戏谑调侃义是“原初格式”的核心特点,不同语句的具体义是空白处的填充成分所表现出来的。正是因为“你尽管XX,XX算我输”这个网络流行语具备了一个“强势模因”的所有要素,所以才产生“井喷”般的效应。
2.网络流行语与“象似性理论”
李媛媛(2015)在梳理象似性理论的基础上,根据网络语境中诸多映像符与示意符在象似性建构时的不同性质,将其划分为三种类型:象形符号、象声符号和象意符号⑤。经过对比,我们发现“你尽管XX,XX算我输”这一语式所相配的表情包符合象形符号下的小类——摹像符号,摹像符号具有较强的直观临摹性,是通过描摹客观事物实体形貌的方式所产生的符号。“你尽管XX,XX算我输”表情包综合了表情摹像、手势摹像和体态摹像,充分体现出网络信息技术对交际模式的视觉化转型所产生的重大影响。“这种具有象似性特质的表情符号在某种程度上为人类交际创造出一种“人工情境”,或者称“再造情境”,使现实交际中的‘身体缺场变成虚拟交际环境中的‘身体临场”⑥。这种直观的图像表现为干瘪的文字注入了“原始诗性因子”,使得表达更具感染力,令人耳目一新,印象深刻,这是这一流行语流行的又一因素。
四、从“你尽管XX,XX算我输”谈对网络流行语生命力的思考
我们再次对这一流行语式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考察:百度搜索词条及相关新闻的最近日期是2017年7月17日,微博热搜“网友心中的2017十大网络流行语”和“央视新闻2017中国媒体十大新词语”中,此流行语均未上榜,网络信息时代下网页的浏览点击量和话题热议度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下人们的关注趋向,以此也折射出“你尽管XX,XX算我输”这一流行语有渐受“冷落”的趋向。在对一些使用网络的年轻朋友进行随机调查时,大部分人给出的回答是“这都很早之前流行的了吧,现在早不说了”,不过也有部分人补充道“身边也有人偶尔会用,但不多”。就在人们几乎认定这一流行语已逐渐被社会和人民淘汰时,微博热搜“年终盘点系列——2017年网络流行语TOP20”中出现了它的“身影”,之后的2017年12月16日,英语四六级考试当天,百度推荐的一篇有关四六级考试的文章,配图是“你们尽管复习,考到了算我输”,这也说明了“你尽管XX,XX算我输”尽管跟产生之初比,使用频率有所下降,使用热度不如以往,但在某些情况下它仍旧会被人们的“记忆因子”唤起,用于人们特定的表达交际需要。这里我们认为“你尽管XX,XX算我输”时隔数月再次出現在百度上,是因为它所应用的场景与其初次使用的场景一致(考试),更易唤起人们的记忆,仅此一例并不能说明这一流行语的“复兴”趋势,它的生命力如何,还需时间的检验。
前面我们对“你尽管XX,XX算我输”这一流行语能够得以流行的原因作了分析,现在试图对它使用减少的现象寻找依据:首先,“格式流行语”因为其格式的开放性而包罗万象,但是它的完整呈现需要人们在不违背“原初格式”的基本语义下填充空白,而交际的及时性、随意性和直接现实性有时候不允许人们在填充“空白”时花费大量的时间。其次,在“原初格式”的基础上填补“空白”是要将半开放的形式与人们所要表达的语义信息结合,以实现形式与意义相统一,这离不开思维转化和语言的选择加工,看似简单的语词“填充”,实则背后有着复杂的运行机制,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即使具备操控语言的能力,也会有人存在因“懒得去想,不如直接用现成的省事”的心理而放弃使用。最后,这一流行语式最初是以“表情包”图文并茂的形式出现的,图片所创造的“人工情境”很好地弥补了网络虚拟空间交际主体的“缺席”,但每表达一个语义内容,都要对原图的“出题老师”及“发言语”进行替换,耗时耗力,在如今的“快节奏”的社会里显得很不“经济”,所以在没有现成做好的表达自己想法的“表情包”时,人们往往倾向于用其它的表达方式来代替。
上面的分析中,曾作為“你尽管XX,XX算我输”流行原因的“格式的开放性”“象似性符号的视觉直观性”又成了诱发其使用量减少的原因,前后看似矛盾的现象,正反映了人们在选择和使用网络流行语进行交际表达时的复杂心态。在一个流行语产生之初,人们往往更易被它的新奇和创意所吸引,而随后会随着交际中使用的“反馈”不断“调试”、选择和更新“语言库”,最后往往那些简练经济而又不失个性的流行语在“千淘万漉”中脱颖而出,被大众接纳,而那些未能经住时代和人民检验的流行语则渐渐退出历史舞台,成为特定时期某一群体的“独家记忆”。
五、结语
网络流行语是在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下产生的一种有别于传统语言的新兴语言体式,因其对社会现象、情绪情感的及时准确的反映,深得人们的喜爱与追捧。本文在对“你尽管XX,XX算我输”这一网络流行语式句法结构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其两种语义功能:一方面可以用于说话人的自嘲,另一方面也可以表现说话人对某人或某事物的调侃、揶揄。在分析其流行和渐趋衰落现象的原因时,我们发现某些因素可同时解释这两种现象,这恰恰反映了人们对网络流行语的复杂态度。网络流行语的生命力有待时间、人民和时代的检验,在此期间,为防止低俗的网络流行语对社会和语言交际的不良影响,做好对网络流行语的规范和监督就显得很有必要了,同时,广大网民也应树立自觉的语言使用文明观,营造一个文明健康的语言交际环境,创造既能反映时代动态又健康文明的新词,为语言注入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丰富语言的表现力。
注释:
①汤攻英.《网络语言新探》,河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9月,第228页。
②李媛媛.《信息时代的网络语言及其变异研究》,中国书籍出版社,2015年9月,第48页。
③李媛媛.《信息时代的网络语言及其变异研究》,中国书籍出版社,2015年9月,第55-60页。
④汤攻英.《网络语言新探》,河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9月,第160页。
⑤李媛媛.《信息时代的网络语言及其变异研究》,中国书籍出版社,2015年9月,第166页。
⑥《信息时代的网络语言及其变异研究》,李媛媛,中国书籍出版社,2015年9月,第174页。
参考文献:
[1]汤攻英.网络语言新探[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0,(9).
[2]李媛媛.信息时代的网络语言及其变异研究[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5,(9).
[3]现代汉语词典(第三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8.
[4]李姗姗.模因论视角下网络流行语“我可能XX假XX”的复制与传播[J].海外英语,2017,(13):184-185.
[5]刘艳丽.“我可能X1了假X2”的构式解析[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
Starting With the Internet Catchwords“You Feel Free to XX,XX Count me to lose”
Yuan Xiaoshan
(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Xian 710119,China)
Abstract:At the beginning of 2017,the network popular style“you feel free to XX, XX count me to lose”cross out,the application scope also expanded from the initial only for the student to ridicule the final examination expanded to all walks of life,because of its strong openness and inclusiveness, rapidly became the netizen's“new favorite”.This article analyse this popular type by three aspects——the structure,semantics and pragmatics,and using cognitive science of“memetics”“iconicity theory”and social psychology theory to explain the cause of its popularity,finally,regarding the gradually decrease situation in using,we present our thinking about the popular language of network life.
Key words:“you feel free to XX,XX count me to lose”;structure,semantics, pragmatics;cognitive science;social psychology;vita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