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愧疚让我们成长

2018-08-14艾斯特·阿尔茨谢廖沙

海外文摘 2018年8期
关键词:实验员同情心同理

艾斯特·阿尔茨 谢廖沙

在分歧越来越多,人与人的关系渐行渐远的社会,或许正是愧疚感抚平了社交关系中的裂痕。

几年前,德國研究员着手实验探究儿童的道德意识。他们让一些两三岁的儿童在实验室玩轨道弹球。轨道的不远处,是一座玩具塔。实验员离开实验室前,跟孩子们说,他好不容易才搭起玩具塔,千万别弄倒它。

当然了,实验员已经事先布下了机关。几轮游戏后,弹球就会撞击到玩具塔。实验报告称,这时候,实验员会用一种“略带悲伤”的语气表达自己的难过情绪。“哦,不。”实验员感叹道,接着他询问孩子们发生了什么。在某几次实验中,孩子们受到了责备;在另外几次实验中,刚开始协助布置现场的实验员推倒了玩具塔。孩子们的反应很大程度上揭示了他们在成长的关键几年中人际情感方面的发展。两岁儿童似乎对实验员的困境表示了同情,而3岁儿童表达的情绪则超越了同情。他们认为是自己的过失导致玩具塔损坏,他们比两岁儿童更可能表现出悔恨,并尽力去修好玩具塔。也就是说,3岁儿童损坏玩具塔后的表现主要取决于他们是否认为自己负有责任。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心理学家阿瑞莎·瓦伊士指导了此次实验,她认为孩子们的行为展现了“人生最初阶段中真实的愧疚感和良知心”。瓦伊士是研究儿童如何、何时、以及何种原因显现愧疚感的心理学者之一。与悲伤、恐惧、愤怒等基础情绪不同,愧疚感在儿童理解社会和道德规则后才显现。孩子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歉,他们是后来才明白,道歉可以平息父母和朋友们的愤怒情绪,也能安抚自己的良心。这也就是研究员认为适当的罪责感有利于成长的原因:儿童认为损坏玩具塔是自己的责任,并尽力去修好它,这种行为不仅出于弥补过错的心理,而且体现了对社会既定规则的尊重。

人们普遍认为,愧疚感是一种负面情绪,例如弗洛伊德关于愧疚感的理论还有宗教中的罪恶感。更重要的是,愧疚感让人非常难过——体验愧疚感就像穿着一件口袋里塞满石头的上衣。谁愿意让孩子们体验负面情绪呢?然而,这样的想法已经过时了。“现在人们开始重新思考愧疚感是什么,以及愧疚感的作用。”瓦伊士说,重新认识愧疚感的过程中,他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任何情绪都不是完全积极或是消极的,在某些情境下,一种情绪产生了积极影响,而在另一些情境下,它却是有害的。例如,嫉妒和愤怒有时可以警醒我们遭遇了极为不公的待遇,过度的快乐则可能造成毁灭性的结局。

愧疚感除了能够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善良,它还鼓舞人们弥补过失,修复关系。愧疚感是促进合作的“社交粘合剂”。

从这个角度看,愧疚感制造了合作的机会。多伦多大学心理学教授缇娜·马尔蒂认为,愧疚感可能弥补其他情绪感受的缺失。在一些研究中,马尔蒂和其他研究员证明,愧疚感、同情心以及与它们很相似的情绪——同理心,可能通过不同的途径通向合作和分享。一些同情心较弱的儿童通过体验更多的愧疚感来弥补同情心的缺失,这时,愧疚感就能阻止他们违反道德。同样的道理,更强的同情心意味着愧疚感更少。

2014年,马尔蒂和一名同事做了一项研究,他们通过关心他人程度表和自我观察表评估244名年龄为4岁、8岁和12岁的儿童,并给他们的同情心指数以及他们违反道德规范后感受负面情绪(愧疚、难过等)的强烈程度进行排名。然后,他们发给孩子们一些贴画和糖果,让他们有机会和一名不认识的同伴分享。同情心指数低的儿童发给同伴多少糖果,取决于他们多大程度上感受到愧疚。愧疚感强烈的儿童分享的糖果较多,尽管他们对同伴的遭遇并没有表现出更多的同情心。

“我们因为同理心而更倾向于遵守社会规则,我们因为自己的行为导致损失,而感到后悔,”马尔蒂说,“其实,这是好事。”

马尔蒂把愧疚感描述为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情感,当你的行为违背了自己的良知时,就会产生愧疚感。而同情心和同理心则是以他人为中心的情感。如果一个孩子偷了另一个孩子的玩具小汽车,但她并不同情那个失去玩具的孩子,那么她就不会为自己的过错感到愧疚,也意识不到自己偷盗的行为是不好的,那么她就不会归还玩具。愧疚感可能包含,但不一定包含同情心。马尔蒂不确定孩子们在对待同伴时,究竟是同情心,还是愧疚感在发挥着作用。

曾几何时,家长和教育学家们都极度推崇培养孩子的同理心——让孩子们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似乎同理心是道德的制高点。当同伴不跟自己的孩子分享玩具时,家长鼓励孩子考虑同伴的感受。学前教育班的老师指导孩子们把彼此当作朋友,通过友情激发对彼此的善意和良好的行为。小学的德育课则围绕着利他概念培养孩子们友爱互助的品质,制止恃强凌弱的行为。

“当教育者帮助孩子们处理同伴之间的关系时,或是制止孩子们侵犯同伴的行为时,几乎都毫无例外地推崇培养孩子们的同理心,”马尔蒂说,“我认为培养孩子们的同理心很重要,但是让孩子们感受到愧疚,也同样重要。”

如果你仍然认为让孩子们感受到愧疚的教育方法难以接受,那么请换个方式考虑问题,我们现在讨论的愧疚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愧疚感。这不是让你告诉孩子们,不听话就不是好孩子,或是让他意识到你抚养他多不容易,也不是逼迫成年人子女快点结婚生孩子。简而言之,我们现在谈论的不是传统意义上用愧疚感压迫孩子的教育方法。

我们都不希望孩子们因为自己的出身或是自己控制不了的事情感到愧疚(这样的愧疚让他们难以适应环境,例如子女因为父母离婚感到愧疚)。马尔蒂指出,孩子们的年龄和性情同样对愧疚感的程度有着重要的影响。有些孩子天生就容易产生愧疚感,他们需要家长更少的干涉。正确的教育方式是既要培养孩子的善良品质,又要培养他们适应环境的能力。我们每个人都会犯错误,在理想的条件下,我们应该通过孩子们的错误,引导他们表现出更好的行为。

给孩子适度的愧疚感,可以让他在自己的行为和结果之间建立关联——不指明他做错的事情,只关注他怎样弥补损失。于是,我们同时激发了孩子们的愧疚感和同情心,或者就像纽约大学研究同理心的名誉教授马丁·霍夫曼所说的“同理心为基础的愧疚感”。或许,你已经无意识中激发了孩子的愧疚感。比如你可能对孩子说:“看,你把弟弟的玩具扔进厕所,他都哭了。”如果他感到愧疚,就很可能想办法弥补过错,这时候家长只要给予适当的指导,就能让孩子意识到并弥补自己的过错。

美国坦帕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帕特里克认为,家长应该在教育孩子时表现出关注和善意:一个经常惩罚和拒绝孩子要求的家长常常让孩子感到焦虑,这对培养他们善意的行为毫无帮助。帕特里克的实验还证明,家长如果善于用策略激发孩子“同理心基础上的愧疚感”,那么孩子就更倾向于认为道德规范的基础是公平和诚实,并把这样的概念内化于心。帕特里克发现,家长表现出的“期望后的失望”,对青少年的教育有一定的效果。

研究亲子教育的心理学家、马尔蒂在多伦多大学的同事琼·格鲁赛克认为,家长和孩子讨论一件事情应该怎样做,比单纯的讲道理更重要。强迫孩子接受道德规范,可能让其产生逆反心理。琼还说,道德情境的讨论最好在家长和孩子都心态平和的时候进行,而不是以引发激烈讨论为目的。她推崇的“还原法”比仅仅依据假设情境讨论更有作用。在“还原法”中,当孩子侵犯了他人的权利,家长就针对这件事和孩子讨论,让他们更好地明白自己错在哪里。

当然,愧疚感引发的责任意识不仅对孩子有效。尽管马尔蒂的研究只是以儿童为研究对象,但是愧疚感是人类的核心情感体验之一——任何年龄段的人都可能产生愧疚感。她认为愧疚感对维护道德规范很有助益。

她认为,愧疚感能够凝聚社会关系,而不是让人与人之间渐行渐远,是因为愧疚感是一种自我导向的情绪体验。这个论断揭示了愧疚感的根源。因此,我们善待彼此,其实更多地是在为自己着想。这也许就是愧疚感的奥秘。

[译自美国《大西洋周刊》]

猜你喜欢

实验员同情心同理
同理心:“走心”的理解,胜过千言万语!
机器人让人们更具同情心
小精怪阿良的同情心
老来更明同理心
避免同理心耗竭
高校实验员队伍稳定性思考
高校实验员队伍问题分析及建议思考
浅谈高校实验员队伍的管理工作
医学高校学生参与实验(训)课准备过程的探索
滑落还是攀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