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汉语方言对英语习得影响研究综观
2018-08-14张小晋
张小晋
(山西工商学院国际交流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英汉分属于不同的语系,英语属于印欧语系,而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语言的三要素包括语音、词汇和语法。英汉两种语言在语音、词汇和语法上都存在着差异,汉语方言对英语学习者的影响也主要体现在这些方面。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关于汉语方言对英语习得影响的研究日益增多,但这些研究内容大同小异,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比较单一,缺乏创新性。因此,分析近十年汉语方言对英语习得影响的研究有助于揭示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与特点,发现该领域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从而促进该领域的研究进一步发展。笔者对我国2007年至2017年496篇关于汉语方言对英语习得影响的论文进行综述,通过数据统计和文献分析的方法,分析汉语方言对英语习得在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影响的研究现状,指出该领域研究的不足和发展前景,以期对未来相关研究有一定启示借鉴意义。
一、近十年相关研究述评
本研究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为检索范围,以“方言”、“英语习得”、“方言对英语习得的影响”等为主题检索项,检索出2007年至2017年关于汉语方言对英语习得影响的论文496篇。主要从文献来源、具体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分析该领域研究的现状与特点。
(一)文献来源 2007年至2017年关于汉语方言对英语习得影响的论文496篇,来源包括核心期刊、普通学报、普通其他期刊及硕士论文(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关于汉语方言对英语习得影响的论文基本上以普通学报和普通其他期刊论文为主,占80%以上,而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论文所占比例1%。这说明汉语方言对英语习得影响的相关研究质量还有待提高。可喜的是,近十年的研究成果中,硕士研究生的论文数量逐年加大,比如山东农业大学徐荣(2017)、湖南大学张琴(2016)、陕西师范大学雷娇(2015)等探讨了山东方言、粤方言、昆明方言等对英语习得的影响,丰富了该领域的研究。
近十年来,关于汉语方言对英语习得影响的相关论文在数目上整体呈增长态势,尤其自2010年以来,相关研究每年均在50篇以上,这充分说明方言对英语习得影响己经逐步引起英语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见图1)。
可以看出汉语方言对英语习得影响的研究成果中高质量研究成果较少,论文来源基本以普通其他期刊、学报为主。2010年以来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增长趋势,说明汉语方言影响英语习得的研究越来越引起学者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但缺乏高端成果这个问题值得引起我们的注意,这也是本研究的一个目的所在。
图1 近十年汉语方言对英语习得影响的相关研究年度数据统计
(二)研究内容 从研究内容来看,汉语方言对英语习得影响研究大致有三方面:方言对英语语音习得、词汇习得和语法习得的影响研究。在汉语方言对英语习得影响研究的496篇论文中,关于语音习得的影响研究的论文数目有436篇(88%);词汇和语法习得的影响研究有45篇(9%),其他研究15篇(3%)
1.汉语方言对英语语音习得的影响 汉语方言对语音习得的影响研究有436篇,占比88%,主要集中在音段音位层次对元音习得的影响、对辅音习得的影响和在超音段音位层次对重音等方面的影响研究。
(1)音段音位层次方言对元音习得的影响 受汉语方言中元音无长短音对立的影响,方言区学生的英语单元音长短音发音区别往往不够明显,即长元音不够长,短元音不够短。例如受山西方言影响,山西南部地区英语学习者表现出[i:]和[i],[ɔ:]和[ɔ],[u:]和[u]长短音区别不明显,比如fool与full的音听起来没有区分(祁志强,2014)。孔慧芳(2009)在分析合肥方言对英语元音习得的影响时也提到类似问题,即长元音不够长,短元音不够短,元音[i:],[u:]和[ɔ:]发成介于长短之间的元音,这一点明显是受合肥方音系统影响产生的负迁移。除单元音外,部分地区方言发音会导致英语中的一些双元音发音混淆。例如山西北部地区英语学习者[ai]和[ei]音不分,方言中,他们常常把汉字“来”[lai]发成[lei],这就导致了英语中的[ai]音和[ei]音混淆,单词line,lay等发音错误(祁志强,2014)。马燕(2012)在对比兰州方言中的韵母发音和英语元音发音时提到英语中双元音的发音是第一个元音发音清晰,而第二个元音发音模糊、一带而过,并且舌头的位置是从第一个元音直接滑到第二个元音,二者之间没有过渡音。在兰州方言中,复合韵母的发音是第一个音模糊且短促,第二个音清晰且发音长,而且中间有过渡音。这些差异导致了兰州方言区的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双元音发音上存在拖音、增音和中间停顿的现象,缺乏连贯性。除此之外,其他学者在他们的研究中分析了不同地区方言对元音习得的影响,提出了这些地区英语学习者的元音发音问题,并且分析了发音错误的原因,提出了改进措施(孔慧芳,2009;姜玉宇,2010;张景,2011;马燕,2012;祁志强,2014;唐颖、顾蕊,2017等)。
(2)音段音位层次方言对辅音习得的影响 在辅音发音方面受汉语方言影响主要表现为鼻音[n]和边音[l]的混读,清辅音中[s]/[∫],[ts]/[t∫]的混读,浊辅音[w]和[v]的混读等。比如川黔地区人在说普通话时经常会把拼音中的[n]和[l]混读,将“牛奶”[niunai]读成[liulai],这也就导致他们在英语发音时将辅音[n]发成[l],例如 nine,notice等单词发音错误。英语语音系统中[w]和[v]是不同的辅音种类,[w]是双唇软鳄近音,[v]是唇齿擦音。前者发音时舌后部向软颚抬起,舌位高,双唇收小并向前突出,声带振动;后者发音时需要做到“唇齿相依”,即下嘴唇轻触上齿,气流由唇齿间的缝隙中通过,软颚抬起,声门敞开,摩擦成音发音时声带振动,气流较弱。与英语不同的是不少方言中没有唇齿擦音[v],英语学习者往往会把[v]发成[w],例如单词vest读成west。另外,不少英语学习者在读以辅音结尾的单词如bird,dark,sheep等时,会习惯性地在单词结尾处加上元音音缀,这与汉语中大部分汉字拼音都是声母加韵母有关系。从近十年汉语方言对辅音习得影响的研究中可以看出两种语言语音系统的差异带来了负迁移影响较大,在此基础上学者们又提出了相应纠正措施(肖陈陈,2014;付清,2015;徐海霞,2016;阮晔,2017等)。
(3)超音段音位层次对重音的影响 英语为重音重读型,汉语为声调重读型(许曦明,2008)。英汉两种语言在节奏和韵律类型上的差异会影响目标语重音习得(Zhang&Francis,2010)。第一语言韵律习得始于幼小,很容易迁移至二语习得中。因此,受汉语方言影响的英语学习者在超音段层面也存在不少问题。不同方言区英语学习者说英语时常带有明显的方言腔调,轻重音节不分,音强混淆,时长趋同,节奏平淡。例如廖珺,朱金华(2013)在研究中发现梅州地区英语学习者存在重读、弱读音节不分明,停顿过于频繁等问题,以及句子中多重音、节律轻重不分明的问题,这与客家方言的音节节拍相似。郭兴荣等(2017)在研究北京方言和粤方言对英语重音习得影响时提到受方言影响,这些地区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单词发音时表现为重音的音高更高、时长更短、音强更低、元音弱化更少。可见,超音段音位层次上汉语方言对英语语音习得的负迁移影响较大。
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音是语言实现交际工具的重要媒介。在英语学习中,语音的学习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以上研究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汉语方言对语音习得的负迁移大于正迁移,给二语习得者的英语学习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2.汉语方言对英语词汇习得的影响 除了语音习得中的影响之外,汉语方言在英语词汇习得方面也有一定影响。英语学习者在学习某个英语词汇时,很容易受方言影响联想到母语系统中的某些相近的表达。正如桂诗春(1992:33)所言:“对于外语词汇而言,最难的地方是一些外语单词的意义和母语的意义既有重叠,但又不完全重叠。”[4]汉语方言对英语词汇习得的影响既有正迁移影响也有负迁移影响。詹晓慧等(2012)在研究中指出受母语迁移影响,在英语习得过程中的语言词汇应用错误层出不穷。比如,客家方言受古汉语的影响,“喝”常用“吃”或“食”来代替,比如“吃茶、食茶”,“吃酒、食酒”等,这导致一些英语学习者将其错误地表达为“eat a cup of tea”(应该是 drink a cup of tea);而英语中“喝汤”正确表达为“eat soup”,这与客家方言中的“吃汤、食汤”正好对应。又如against这个介词,英语学习者受到母语影响在使用时误用为动词,常常会出现类似“We against the law.”这样的错误表达(应该是We are against the law。苏恩2015)在研究中提到方言可以提高语言学习者的语音加工能力,从而提高二语词汇习得的速度和准确性。以往的研究表明,语言学习者的语音加工能力直接影响其二语习得效果。在中国大多数地区,除了普通话之外,人们还掌握着至少一种方言,而掌握多种语言的人的语音处理能力强于单语者的语音处理能力。较强的语音处理能力有助于提高二语学习者的词汇习得速度。以上研究说明了方言对英语学习者词汇习得既有正迁移影响又有负迁移影响,这些研究成果有助于学习者有意识减少负迁移现象,增强二语学习者的语言技能。
3.汉语方言对英语语法习得的影响 不同的语言体系有着各自不同的语法特点,因此,受不同方言影响,英语学习者在英语语法习得过程中受到母语体系中语法规则的影响是在所难免的。例如客家方言在英语语法习得中产生了负迁移影响。英语中冠词的使用比较严格,而客家方言中没有冠词,因此该地区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冠词的使用中存在很多与语法规则相悖的特殊用法,他们很容易受母语影响而犯冠词使用的错误(蔡永贵、朱金华,2012)。又如不少方言中一个句子动词数目不受限制,而英语简单句只能有一个谓语动词(除并列谓语外),其余动词只能以非谓语形式(动名词、不定式、分词)出现。这些差异使得非谓语的用法成为英语学习者的一大难点,在使用非谓语时也常常出错,例如I think have a romantic relationship in college may enrich students'lives.(正确表达为 I think having a romantic relationship in college may enrich students'lives.)这些研究有助于提高英语学习者对母语负迁移影响的认识,引导他们有意识地对方言与英语的语法体系进行对比分析,并及时纠正由于母语干扰所导致的语法错误。然而近十年研究中,有关方言在语法习得中影响的研究数目甚少。
(三)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1.语言迁移理论 我们将检索到的496篇论文从理论支撑和研究方法两方面进行了统计。在这些论文中,90%以上的研究都运用了语言迁移理论。“语言迁移”(language transfer)就是将学习者第一语言的已有知识迁移到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第一语言已有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和语用等知识。母语迁移既包括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又包括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如果母语和目的语之间有相似或相同之处时,母语的某些特点对外语学习产生有利影响,那么它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便是正迁移,反之,则是负迁移。
从以上汉语方言对英语习得影响的研究内容可知,汉语方言作为第一语言对英语习得既有正迁移影响,又有负迁移影响。在语音和语法习得中,汉语方言所带来的负迁移影响较大,在词汇习得中,正迁移影响较大。总体上汉语方言对英语语音习得的负迁移影响大于正迁移,给二语习得者的英语语音学习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在语法习得的影响上,负迁移影响大于正迁移影响,这是因为英语学习者很容易受到母语体系中语法规则的干扰。在词汇习得的影响上,由于英语学习者很容易受方言影响联想到母语系统中的某些相近的表达,这些相近的表达既带来正迁移影响又带来负迁移影响,从以往相关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正迁移影响较大。
2.研究方法 我们将检索到的496篇论文从研究方法的层面进行统计。在这些论文的研究方法中,既有以个人经验总结为主的定性研究(占比60%),也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占比38.6%),还有一些实验研究(占比 1.4%)。
经过统计,近十年相关论文中定性研究约占60%,这些研究大多凭借教学经验和个人感受进行分析,探讨了各大方言区学生英语学习的难点及基本规律。定性与定量结合的研究数目占比38.6%,这些研究通过对初始录音资料和追踪研究资料进行分析,探究各地区方言如何影响英语学习者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的学习,提出了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研究结果。例如,方芳等(2017)通过问卷、录音等研究方法,分析总结了内蒙古不同地区学生所遭遇的英语语音学习障碍的不同点,并从教学上给出解决办法。运用实验做研究的数量更是少之又少,仅仅占1.4%。例如,姜玉宇(2010)对闽、吴方言区英语学习者的元音发音进行了声学实验研究,这些研究为汉语方言影响英语语音习得的声学实验研究提供了方法参考。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
通过整理并分析汉语方言对英语习得影响的相关论文研究,有助于我们发现研究存在的不足并有针对性的改进。
(一)研究不足
1.研究内容单一 从研究内容上看,近90%的研究是关于汉语方言对英语语音习得的影响研究,文章的内容也是大同小异,低层次重复劳动较多,而对于词汇、语法等其他方面的影响研究内容较少,其中一大部分原因在于我国各地区的汉语方言复杂多样,导致语料取材存在一定困难。除汉语方言对语音习得影响的探索外,研究者可寻找新视角做出更具创新性的研究。
2.研究方法多以经验性、描述性为主,缺乏客观性 60%的研究还是以描述性为主,凭借教学经验和个人感受进行分析,主观性较大,缺乏创新点。值得庆幸的是,一些学者开始尝试运用一些最新科技软件进行实验,为实证研究上开辟了一条新路。尤其在近五年的论文中不少研究采用了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结合的方法,这说明我国研究者在相关方面的研究上越来越重视科学性。
3.高质量成果数目较少 当前大多数研究缺乏基金支持,研究成果出版物去向层次偏低,核心刊物数目少之又少。近十年来研究成果未有较大进展。这个现状应当引起学者们以及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为本领域的研究抢占新的高地,开辟新的境界。
(二)研究展望 根据以上汉语方言对英语习得影响的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对未来相关研究有以下建议。第一、加强研究的系统性和全面性。目前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方言对语音习得的负迁移影响上,而关于词汇和语法习得以及其他方面的研究廖若星辰。学者可以针对某个方言在英语习得各个方面的影响进行系统而全面地研究,促使方言区英语学习者能够有效地规避负迁移影响,利用正迁移影响。第二、加强研究的科学性。目前的研究多以个人经验为主进行分析,缺乏科学性和客观性,可信度有待提高。未来研究中,学者可充分利用各大方言区语料库,弥补以往研究过度描写、解释不足的缺陷。此外,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学者可利用Praat等软件进行研究,可以帮助我们的研究更具客观性,更有说服力。第三、加强研究合作与交流。各方言区语言研究者以及英语教育工作者可进行交流合作,扩大研究成果,打造出更多高质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