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如何做好农村中小学作文教学的有效衔接

2018-08-13韦雪萍

读与写·教师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有效衔接农村中小学作文教学

韦雪萍

摘要:在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语文教学是最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国家特别重视教育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随着课程改革不断推进,中小学语文教材中与写作教学相关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一个目标明确系统性强、注重创新的基础写作教学体系已经初步建立起来。但是,中小学作文教学衔接不畅的问题始终困扰着广大教育工作者。无论是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上来看,还是从目标要求上来看,农村中小学作文教学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中小学写作;作文教学;有效衔接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3-0129-01

为了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需要,教育部门也在不断根据教学现状提出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尽管我国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是部分农村地区仍然坚持应试教育的理念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许多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不能放开手脚,畅所欲言,写的文章也常常是形式呆板、枯燥无味,主要原因还在于初中生刚人中学时难以从小学的作文模式脱离出来,教育者应当对作文教学中出现的这一问题给予高度重视,寻找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1.目前农村中小学生存在的主要写作问题

1.1 学生作文缺乏想象力,语言空洞乏味

经语文老师反映,农村中学学生的作文普遍存在文章内容枯燥无味、语言死板的问题,整篇文章读下来无法感受的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写作感情。没有感情的文章毫无意义,没有思想的文章也达不到对学生进行语文教学的目的,学生不善于使用修辞手法,文章事例也十分浅显普遍,没有吸引力,这是目前在作文教学领域非常棘手的一个问题。

1.2 标点符号和错别字现象严重,基本知识不扎实

我们都知道标点符号和文字能否正确使用时一篇好的文章的必备条件,目前很令人头疼的一个问题是农村中学生在习作过程中不能合理使用标点符号和保证文字正确书写。如果一篇文章含有大量的错别字和标点符号的使用错误,会大大影响读者对文章的阅读和理解,也影响到对整篇文章的质量评估。

1.3 学生作文在文体方面衔接不畅

小学阶段对于作文文体没有严格的要求,学生一开始并没有自觉的文体意识。即使到了小学高年级,教材中出现了对于文体的要求,这种要求也相对简单,比如,要求小学高年级学生“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的应用文”等。学生一旦进入初中阶段,真正意义上的写作就开始了,学生在文体方面面对的是明确、具体的要求。除了会写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及日常应用文,还要使用大量的修辞手法,这样一来,中小学作文就容易出现文体方面衔接不畅问题。

2.导致农村中小学生写作衔接不佳的原因

2.1 学生生活环境相对落后,学习途经少,知识面较窄

面对升学和学校各个班级竞争的压力,农村中学生整天关在教室里学习,住校生的生活场所是学校,跑校生的时间则浪费在学校、家庭两点一线的生活圈。学生生活范围狭窄,能够接触到的新鲜事物也有限,不能像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学生一样,通过电脑、远程视频、生活杂志上获取更多的生活信息。学生的精力主要放在学习上,缺少一定的实践活动,不能很好的接触社会,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有限,所以在写作时感到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对写作产生畏难情绪,害怕写作。

2.2 农村初中生对课外书籍接触非常少

我国虽然现在处于经济发展较快时期,但是很多农村条件因为多种条件的限制,思想、设备、经济都不太能跟上时代步伐,所以一些学校没有建设图书馆、阅览室,甚至不支持学生把课余时间放在了解课外读物上,认为学生应该把所以精力放在研究习题上。除此之外,一些学生购买力小,没有足够的钱去购买课外书。这样学生们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听老师讲繁琐枯燥的理论知识和分析,感受不到真正的文学,也体味不到文学的魅力,所以在写作能力和技巧上极度匮乏。

3.提高农村中学生写作水平的建议

3.1 引导学生在课堂内外积累作文素材

教师主要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引导学生阅读,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写作基础知识,为中学阶段的写作教学打基础。对于初中生,在阅读方面的要求就更加严格,教师要结合学生在小学阶段对写作知识的掌握情况,循序渐进地对他们进行培养。老师要强调作为素材的重要性,在课堂中分配出一部分时间来给学生们有针对性的补充课外知识和典型素材,比如名人事迹、新闻热点、优美文章和片段等都可以丰富学生们的写作素材。在阅读的时候,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所读文章属于哪种文体,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基本结构、写作方法,使学生在阅读中掌握一些文体知识。

3.2 加强写作训练的针对性

在开展写作训练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在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时应当认真研究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处理好中小学作文教学的衔接问题。针对学生感到初中阶段写作训练的难度陡然增大的問题,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对课本上的教学安排适当进行调整,使调整后的教学安排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针对学生感到初中阶段作文题目抽象、枯燥的问题,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作为作文题目,并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来拟定作文题目。再学生感到作文素材不足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自己的语文课本中选择名言警句作为素材,或者从其他学科的课本中取材,以最大限度地使他们将身边的资源利用起来。

3.3 努力实现作文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在小学阶段,教师主要使用激励性的语言进行评价,学生能够从作文评语中感受到学习知识带来的愉悦,但他们对于写作知识还停留在较浅的层次上。进入初中阶段之后,学生的学习负担加重、写作难度加大,教师对于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要针对性的予以指导。在对作文进行评价时对于那些基础较差的学生,指出其作文中的闪光点,对他们进行赏识教育;而对于那些基础较好的学生,就应该逐步提高要求,用更加专业的语言对他们进行指导

4.结语

写作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作文是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认识的客观世界,农村初中生的写作能力关键在于教师,因此农村中学师资水平较低、学生知识面窄的问题还需要引起教育部门的重视。语文教师要千方百计引导初一学生愿写、敢写,初步养成勤写、多改的好习惯,做好中小学作文教学的衔接教育,把良好的写作习惯一直延续下去。

参考文献:

[1]陈佩佩.中小学记叙文写作教学衔接研究[D].苏州大学,2017.

猜你喜欢

有效衔接农村中小学作文教学
解析中高职贯通班级语文课程的有效性衔接
推进中小学艺术教育区域发展的对策研究
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在新课改背景下的改革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终身教育背景下中高职英语类课程有效衔接途径探究
河南省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
小学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