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创新策略探析

2018-08-13林松湖

读与写·教师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创新意识小学数学策略

林松湖

摘要:创新意识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贯穿于每一个学科。数学教学是小学课程中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它是学生形成思维方式的基础。良好的教学有助于指导学生形成逻辑思维和创新意识。因此,要充分发挥数学课堂的重要作用,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改进教学方法,找到最适合学生群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实现创新意识的教育目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意识;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3-0026-01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数学的教学意义与以往有很大的不同。目前的数学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何在教育过程中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将学生的能力培养与知识教学相结合,使他们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吸收知识,掌握知识点,并能够举一反三,将其应用在其他领域是我们当前需要深刻探究的问题。

1.问题情境,让学生想要创新

好奇一求知一探索是学生好奇心和欲望发展的三个阶段。好奇心是孩子的天性。当今世界上的许多发明都是从好奇心开始的。比如数学家陳景润的哥德巴赫猜想源于对1十2二3的好奇,伟大的科学家牛顿发现万有引力源于对苹果为什么会落地的好奇……好奇心是创新能力萌发、发展的重要源泉。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为学生创造适当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保护学生的创新苞芽,让学生想创新,进而动手创新。比如在学习“组合图形面积”的过程中,三角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等一些简单图形的面积计算对小学生来说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但是复杂图形的面积计算对他们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纸上画出这种复杂图形,并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其剪裁成几个常见的简单图形,告诉学生剪裁下来的简单图形的数量越少越好,最后根据这些简单图形的面积计算得出复杂图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再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之时就可以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用鲜活的图像向学生展示小女孩过生日切蛋糕的过程。蛋糕平均切成8块,或者平均切成四块。通过多媒体图像将数学问题并人形象生动的多媒体内容中,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教师创新和课堂创新的过程。课堂环境创新有利于使小学生在传统数学课堂上不会感到无聊。

2.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为创新能力提供突破

首先,培养学生观察的习惯。培养以积极态度观察事物的习惯有助于培养观察力。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是指乐于观察、勤于观察和精于观察。乐于观察是指对周围的事物有强烈的兴趣。小学生的好奇心特别强,教师要积极引导他们对好奇的事物加强观察。例如,在教学“平面图形的认识”时,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得出事物的形态、特征,并比较事物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并将内容引伸至学生生活中,让学生说说自己平时生活中所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让学生无意识地认识到不但在课堂中要培养观察的习惯,在平时生活中也同样要培养观察的好习惯。其次要引导学生树立观察的目的。有目的地观察,才会对自己的观察提出要求,获得一定的广度和深度的锻炼。反之,如果是无目的地观察,东张西望,对事物熟视无睹,那就锻炼不了学生的观察力。只有带着目的性的观察,才是有效的观察目的是观察最引入注目的特征。如果您有目的性观察,您将需要进行自己的观察并获得一定程度的锻炼广度和深度。另一方面,如果你没有目的地看着它,环顾四周看看事情,你就无法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只有用目的观察,才能尽快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为学生设立观察的目的,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然后思考和获得。最后,锻炼学生认真细致的观察态度,因为这是深入观察的重要条件。如果粗枝大叶,匆匆浏览一番,不能在观察的细致性和深刻性上下功夫,那就是很難发现事物包含的隐蔽的和细微的因素。因此,教师应注意通过各种练习,使学生学会善于捕捉那些稍纵即逝、不为一般人所注意的细微现象,以此来提高学生观察的能力。

3.引导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操作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在教学发展过程中,教师应合理运用教学工具,促进课堂教学的多样化。通过示范教学,动员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独立的实践操作,让学生有机会练习和探索,让学生在亲身体验的情况下进行学习。教师给与学生正确的指导,对学生操作中的问题进行指正,引导学生正确的探究,得出正确的答案。例如,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图形的运行”的教学中,教师向学生展示各种类型的对称图形,引导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进行认识,并且向学生展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的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教师可以课前给学生准备各种形状的纸片,让学生进行折一折,同时让学生利用手中的纸片和剪刀进行轴对称图形的裁剪。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学生对知识内容进行掌握,同时学生早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能够进行自主的创新,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结语

数学作为小学教学的重要基础学科,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利用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创新课堂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数学教学有效的开展。

参考文献:

[1]李德霞.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新课程(上),2016(11):156.

[2]冉啟俊.学生创新意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培养[J].数学大世界(上旬),2016(02):72.

[3]王迎春.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课堂创新能力的培养[儿.育现代化,2018,5(05):349-350+364.

[4]吴辉云.浅析小学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小学),2018(01):182.

猜你喜欢

创新意识小学数学策略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