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田园种植课程教学实践探究

2018-08-13毕淑珍

新校园·中旬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特色教育学前教育

毕淑珍

摘 要:幼儿园作为幼儿学习、实践的场所,在幼儿成长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影响。为了能够更好地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幼儿园在设置课程的时候可以增加田园种植课程,使幼儿能够零距离接触各种植物,养成爱护植物、亲近自然的良好品质。

关键词:学前教育;种植课程;特色教育

在进行幼儿教育时,为了提高幼儿的知识接受能力,教师应该选择其熟悉的物品作为教学工具。在幼儿园中开设种植课程,能够帮助幼儿零距离了解植物生长的各个阶段,使其积累关于植物生长的知识,还可以使其在种植植物的过程中体会到劳动的乐趣,形成独特的童年记忆。

一、幼儿园开设田园种植课程的作用

1.让幼儿亲近自然

开设植物种植课程,可以使幼儿在教师的帮助下种植各种农作物,甚至可以让每个幼儿有自己专属的“农场”,每人划分一块领域,让幼儿能够全心全意地照顾自己的农作物,从而形成责任意识。同时,也有助于幼儿与自然亲密接触,见证一颗种子破土而出的瞬间,陪伴一棵植物开花、结果,能够在種植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也能更加亲近自然、热爱生命。

2.有利于实现幼儿的健康成长

在幼儿园开设田园种植课程,不仅能够给幼儿创造一个绿色、有爱的环境,还能够使幼儿参与到种植活动中来,提高幼儿的实践能力,加深幼儿对农作物的了解。幼儿在参加种植的过程中还能够提升沟通能力。因此,在幼儿园开设种植课程有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

3.有利于实现家园沟通

家园沟通对于幼儿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幼儿园开设种植课程,能够加强家园之间的沟通。例如,为了使幼儿更好地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幼儿可以在家长和教师的陪伴下进行观察。家长也可以带着孩子走出家门,到小区里、到农田里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通过家园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推动幼儿的成长。

二、幼儿园开设田园种植课程的实践

1.结合栽种,开发种植课程

在幼儿园开设种植课程的关键是吸引幼儿参与种植实践活动,使幼儿感受到劳动的乐趣。幼儿园可以开辟出专门的空间作为种植园区,教师指导幼儿参加种植活动,帮助幼儿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在种植课程开展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引导幼儿对植物的种子有全面的认识,能够分辨各种植物的种子;其次,教师要引导幼儿观察植物发芽、长叶、开花、结果的各个过程。为了让幼儿更好地参与种植课程,教师可以适当地带领幼儿参加劳动,如让幼儿除草,使他们在劳动的同时,又能够区分杂草与农作物,使幼儿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

在课程设置过程中,教师应该考虑到季节因素。不同植物的种植时节不同,如冬季可以种植麦子、夏季可以种植西红柿,保证植物的成活率。同时,在选择植物类型的时候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如小班幼儿可以种植大蒜、生菜等比较低矮的植物,方便照顾;中班幼儿则可以种植茄子、番茄等相对较高的植物。总之,在开设田园种植课程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考虑到幼儿的发展特性,并以此为基础设置活动内容。

2.实现课程的本土化

在幼儿园开展种植活动的过程中,为了使种植活动能够更加顺利地开展,教师要考虑到当地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尽量选择本土作物进行种植,实现课程的本土化。为了激发幼儿的兴趣,可以让幼儿参与最后的收获环节,并用收获的玉米粒、小麦等进行拼图游戏。

3.结合游戏,延伸种植课程

为了更好地完成课程教学,教师应该增强课程的趣味性,使幼儿感受到种植课的乐趣,并愿意主动参与种植课。因此,在种植了农作物后,教师应该根据农作物的种类设计合适的游戏,如种植南瓜后,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南瓜进行清洗、切块,并请食堂阿姨将切好的南瓜蒸煮熟;或者引导幼儿将南瓜雕刻成南瓜灯,看看谁做出的南瓜灯又好看又有创意。

三、结束语

生活即教学。幼儿在成长过程中不仅要从书本上获得知识,还要从生活中获得知识。幼儿园开展田园种植课程能够帮助幼儿积累关于农业种植、植物生长的知识,帮助幼儿亲近自然,享受劳动的乐趣,从而更愿意投入到学习中去。

参考文献:

[1]徐秋娟.幼儿园田园种植园本课程的实践研究——以苏州工业园区葑谊幼儿园为例[J].江苏幼儿教育,2016(3).

[2]李海霞.幼儿园田园种植园本课程的实践探究[J].好家长,2017(8).

(责任编辑:陶 静 闵 婕)

猜你喜欢

特色教育学前教育
构建具有专业美术院校特色的计算机课程教育
植根岭南 灵秀成长
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中医学专业特色教育的实践研究
单一向复合的发展研究
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歌曲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
基于教育公平视角的少数民族义务教育发展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