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子建乡土小说的殇歌与咏叹
2018-08-13毕金林
毕金林
内容摘要:乡土和都市是迟子建文学创作的一个原点。她用都市体验之下的乡村回望,在一个个苦难而又温情的乡土故事中,呈现着乡村原始风景的遁迹和温情的救赎与打捞。
关键词:迟子建 乡土风景 殇歌 咏叹
迟子建以多情善感的心,在乡土世界苦难的叙述中打捞人性与人情。用一份温馨的关注,为乡土征询精神的皈依,消解了世俗的困扰,用终极的关怀点化了乡土世界的未来之路。
一.原始风景的殇歌
鄉村语境中苦难的呢喃。“原始风景”是迟子建笔下乡村人生的生存空间,村庄、土地、庄稼牲口、乡间男女是风景的四大元素。荒凉、冰封、落寞、构成了乡村生存本性苦难的底色。贫穷而愚钝、狭隘而报复、漠视而荼毒、卑劣而悲凉,演绎了乡村苦难呢喃低吟的殇歌。《一匹马两个人》老人的儿子为报复蛮横的薛敏、告密的胡裁缝、偷割麦子的印花,三次犯强奸罪坐牢;《左边是篱笆,右边是玫瑰》中的小婉在城里被强奸而怀孕后回到家里,叔叔竟然用踏踩肚子的方法为小婉打胎导致小婉丧命;《亲亲土豆》中秦山得了癌症但没钱治疗而死去;《雪坝下的新娘》刘曲被县长的儿子打傻成了智障人,妻子的背叛、乡人的嘲笑让刘曲丧失了生命最起码的的屈辱和尊严;《红罂粟小院》共同患过难交过命的好朋友竟然在利益的取舍前褪尽了美好和忠诚;《野炊图》包大牙的女儿被财政局长方矬子强暴自杀,可方矬子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包大牙几年上告无果。在这个“有权能让鬼升天”的人际环境中,弱者的诉求轻如微尘,竟至于在哭告无门后自取麻木,公平荡然无存;《青草如歌的正午》陈生妻子杨秀没有做手术的钱而失去了性命,陈生起诉冬运会的主办方,结果是几乎所有的人都把他看作精神病。付玉成夫妇利用了陈生的被精神病,把傻儿子沉水溺死的罪责嫁祸于陈生。
都市话语中生存的私语。迟子建用两种模式构建了都市人对乡村的回望:一是都市人对乡土遥想的失望。都市文明的强力逼仄,让都市人不得不回望乡土,祈望在一片清静之地梳理灵枢、安放灵魂。但牧歌难寻,伤痛难弥。《世界上所有的夜晚》亲人的离世,让小学教师自我放逐,渴望身心在厚重的黑土上得到恕放;《原野上的羊群》《微风入林》更把大自然当作医治创伤的良药,去放松休闲、舔食伤痛、恢复焕发原始生命力;《关于家园发展历史的一次浪漫追踪》中一对都市夫妻渴求远离都市寻找天然清静之境,表达了城市是地球上最大的罪孽;《行乞的琴声》拉琴的老人年轻时来梅若湾实习,那时的梅若湾湖水碧绿、芦苇青青,垂暮之年重回梅若湾,在高楼林立繁华喧嚣的这里,满眼是贪婪、麻木的目光,只能从老黑的猴子那里找到一点温润的旧情;《芳草在沼泽中》的刘伟厌倦公务生活的死水一潭,更苦恼于人与人之间的变态与扭曲,本希望追捉一个简单清纯的人生,但触目所见的只是一个充盈着臭气的芦苇湖。二是乡村对都市渗透的无奈。乡土诗意在乡土原始风景的堕灭之后,以强力执着的触角延伸。但城乡二元对立的隔离与排斥,造成了都市的边缘人、多余人和零余者,地域的物质的,抑或观念的人性的?《亲亲土豆》中秦山对都市的逃离,只是因为医院花坛里的花不能像土豆花那样蕴含着大地灵气?宁愿死在乡村的土豆地里的幼稚的想法,仅仅是因为只有那里大地才能安慰人心?《跳荡的银扣》中赵路发进城帮助侄子的经历似乎想说明原因。一个又一个骗局的连环,一个有一个没有底线的良知,难道每一个城里人都是这样,抑或只有侄子的变节?赵路发难以解释,也永远不能理解;《踏着月光的行板》中民工夫妇林秀珊和王锐,做的是最苦最累的事、吃的是勉强果腹的饭菜,但工资却不能及时拿到手,还要被以各种理由克扣。他们生活的开支只能压缩到最低最低,互探时乘坐的永远是最便宜是最便宜的慢车。
二.拯救与打捞的咏叹
迟子建曾说过,这个世界上的恶是强大的,但爱和善更强大。面对生活的沉重和生命的悲凉,迟子建用“辽阔而蛮荒的东北大地及由此构成的生存环境,熔铸锻造了东北农民极其顽强的生命意志和生命力量”。[1]
对人性人情的温婉打捞。感怀于几乎被人类文明所遗忘的乡民生存状态,乡土成了迟子建生命信仰的生发地。他们尽管懒散惰怠但淳朴善良,虽迟重滞弱但有宽容互助,虽有人生之艰但隐忍宽厚,虽有疾病之痛但不离不弃;虽有人性之劣但有信任友爱。人生是普通的但时有传奇发生在渔汛、秧歌、北极光、漠河镇里,木头房子、冰封的黑龙江有人伦之亲,雪泥上的马车、漫长的黑夜有生活的信心和勇气。迟子建用“对大众苦难的关注,更在其努力超脱个人伤痛,将自己融入人间万象的情怀”,[2]告知乡土的未来常在,“抬眼望望夜空吧,你一定会发现亲人们湿漉漉的眼睛!愿这样的星光做你们的拐杖,让人间烟火,再丝丝缕缕生起来!”
《日落碗窑》孙子要耍碗爷爷就烧碗,虽屡烧屡败却痴心不改;吴云华虽然腿有残疾但热心却映照在邻居王张罗将要生产的傻妻子的照顾和关爱上;《疯人院里的小磨盘》柳安精神疗养院食堂的秦、王、菊三位师傅师傅,对十二岁的小磨盘父母般的关爱,这个没有父亲的孩子施以援手,鼓励小磨盘好好学习,给他买铅笔、做好吃的;《腊月宰猪》屠户齐大嘴被外乡女子骗婚,却设身处地地理解着外乡女子的难处;《雾月牛栏》宝坠被继父羞恼之下失手打成弱智,继父在悔恨遗憾中抱病辞世,宝坠奇迹般地慢慢复原,重新获得亲情;《亲亲土豆》秦山得了绝症被送到城里医院,可他时刻牵挂着地里土豆的收成,因为不愿浪费金钱而回到了家中最后死去,生活的不幸让这对夫妻懂得了相依相守;《灰街瓦云》中瓦云为了给丈夫刘签筹钱治病,放下尊严沿街乞讨,每天晚上只能在车站候车室的椅子上栖身休息。再苦再难,瓦云从没一句怨言告白自己的委屈,也从没有对丈夫放弃的想法;《一匹马两个人》《福翩翩》中夫妻间的不离不弃在,无不彰显了人性人情的美好。
对生命损益的温情诠释。罪恶是人性丑恶鄙陋的一极,但也是重生的起始。精神的宁静与自由既是自救也是他赎,是超越生命苦难与罪责的的必由之路。“迟子建消解了母亲/女儿、压迫/自由、男人/女人的二元对立,回到自然文化和原始文化的起点,只抓住生命的寓言,就使女人和男人都得到了获救。”[3]
《北国一片苍茫》芦花是母亲被强暴后生下的,生命的起始就宿命着罪恶,生命的沉重压得芦花喘不过气来。但在故事的结尾,芦花用宽容的方式消解了母亲的背叛、父亲杀戮,“爸虽然不是我的亲爸,可我现在却在怀念他。同娘留在我记忆中的灰色脸庞一样,也仍给我一丝苦涩的幸福”;《岸上的美奴》母亲的离世,让美奴带有深深的负罪感,常常用对穿着淡紫色缎子小袄站在雨中的母亲和坐在窗前愁眉苦脸地吸纸烟的父亲对梦幻稀释这种怨怼的情结;《树下》中李七斗先是失去双亲,后又被姨夫强暴,但她都超然地挺了过来;《世界上所有的夜晚》中周二与周二嫂的善良与美好如鲜艳之花,就连那条狗也为寻找蒋百而终其一生。七月十五的月亮照亮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夜晚;《洋铁铺叮当响》中的王有杰家庭困窘、又矮又丑,只好用谎言欺骗了美丽善良的丽晶,得以完成自己的婚事,但婚后经常噩梦连连。故事最后他用诚实的道歉获得了妻子的谅解,回到了妻子的身边,靠踏实辛勤的种劳作地和修车铺承担了一个男人应该承担的家庭责任。
对人生终极的温馨预设。迟子建用自己的生命公信对待乡土中的生命,用温柔宽厚的热情书写着抚慰与规劝的爱之圣歌,在人生终极的生命段落中,为他们找寻到安放灵魂的皈依地,在迷途中征询正途,在往生中平静回首,在今世上指点迷津,在来世中终极关怀,构筑精神家园,重构彼岸世界,在回望中寻找美好的家园。《雾月牛栏》继父在雾月的牛栏上误伤宝坠,内疚让他爱宝坠胜过爱自己与宝坠的母亲生养的女儿;《亲亲土豆》的银河仰望让痛感找到升华的途径;《一匹马两个人》老太婆的死亡老头没有哭,只是有些委屈。老太婆下葬的路上,马和老头都走得很慢,他们想让老太婆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享受最后的旅程。草甸上的那束花,让我们感到的不是悲凉与痛楚,而是充满爱意的淡淡哀伤;《鸭如花》徐五婆辛酸讲述,一辈子的孤苦落寞感化了杀人犯,随着杀人犯的自首、上坟进香,杀人犯悔不当初,发誓死后在阴间也会学好、给徐五婆盖房子;《罗索河瘟疫》别利盗窃杀人被痴傻的弟弟领条知道后又杀死了弟弟。接生婆在杀死了别利、典当了所有的财产之后,跳进了罗索河,用自己的方法帮助自己和儿子获得救赎与新生。
“生命总是以两种形式存在,一种是活着,一种是死去后在活人的梦境和简朴的生活中频频出现。”[4]《额尔古纳河右岸》中鄂温克人发宗教生活,让地处东北边陲的边民生存的幸福与忧伤、欣喜与痛伤皈依融入淡化在宿命般的萨满的跳神祈祷中,身心被安抚,灵魂被接引,苦难被升华。《格里格海的细雨黄昏》中老人用清脆的碗筷敲击声抒发对人间的绵绵情怀,真正的天籁之音、一个人灵魂的歌唱,是一个往生者抒发的对人间的绵绵情怀。尽管若隐若现、时有时无,却总是带给人亲切的怀想;安逸静谧的《北极村》赋予了世人人超越世俗生活的力量和信念;《亲亲土豆》中故去的礼镇的人总会一次次通过梦,将对亲人和家事的愁绪连接起还生活在这个小镇的乡民们。
迟子建用具有强烈东北地域色彩的乡土图景,寄托安放了她对人类社会的思考。对传统文明的坚守与对现代文明的反思是迟子建乡土小说永远的信念。
参考文献
[1]逄增玉.黑土地与东北作家群[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86
[2]蒋子丹.当悲的水流经慈的河[J].当代作家评论.2006:(1)
[3]丁帆.許志英.中国新时期小说主潮[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02:472
[4]迟子建.迟子建文集·自序[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2
(作者单位:南阳理工学院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