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待进生的转化
2018-08-13祝文生
祝文生
[摘 要] 本文从待进生的概念及其转化的意义角度出发,阐述了待进生形成的原因,论述了待进生转化策略,并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从而为新课程背景下待进生的转化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教育观念;转化策略;学习成绩
将待进生的转化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一部分,秉承着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发展的观念,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待进生转化工作已经成为教育工作的一部分,其对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一、待进生的概念及其转化的意义
待进生主要是指失去学习信心,基础知识水平不高以及对学习没兴趣的学生,同时,待进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存在问题,甚至个别待进生存在逆反心理、意志薄弱、冲动暴力、自由散漫以及孤僻冷漠等性格特征。尽管班级中的待进生数量极少,但是其对自身以及班级造成的不良影响非常大,不仅影响正常的教育过程,同时对班级纪律以及班风产生影响,一旦处置不当就会给学校、家庭以及社会产生危害,因此,实施待进生转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导致待进生形成的因素
一是社会因素。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冲击,人们的价值观念出现分化,在不同价值观念的冲击下,难免会给青少年带来一些消极影响,由于小部分学生对外来事物没有形成正确鉴别能力,使其在思想观念上拥有了读书无用、享乐主义以及金钱至上的观念,导致其行为习惯受到了不良影响。二是家庭因素。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很多家长都无限制地满足子女的要求,导致儿童以自我为中心,同时部分家庭教育方式比较简单,没有顾忌到孩子的感受,导致孩子心理上受到伤害,长时间下去导致孩子出现学习困难等现象。三是学校因素。部分学校依旧采用成绩评价标准,用分数来对学生的优劣进行评价,导致部分学生自信心受到挫伤。逐渐失去学习的动力,进而慢慢变成待进生。
三、待进生转化策略分析
1.引导待进生学会自我教育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育要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因此在学生观方面有了新的认识,学生是独特的人,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因此,针对待进生的转化,首先引导其学会进行自我评价,并正确地认识自己,客观、正面对待外界的评价,加强自我意志和情绪控制力的提升,从而逐渐拥有控制自我行为的能力。同时,在待进生转化过程中,教师要给予积极引导,从而使学生的内部转化和外界的引导进行融合,保障待进生能够实现最终的转化目标。
2.专注转化的机遇,提升待进生转化的效率
在教学过程中,要秉承新课程标准的教育观念,以學生为主体,尊重和关心学生,尤其是要重视待进生的转化工作,善于在教育过程中发现待进生的闪光点,逐渐培养待进生的自信心,针对待进生出现的错误和问题,首先要在尊重的基础上合理地给予评价,使其能够形成知错就改的思想观念,一旦发现待进生的转变要及时地进行赞美和表扬,培养其转化的自信心和决心,并在教学过程中抓住机会,从而帮助其树立自信心,逐渐改掉不良习惯,保障各方面都能够进步。
3.加强对待进生的关心和爱护
待进生并不是指他们有智力问题,很多待进生都是聪明伶俐的学生,如果不涉及学习和成绩,这些学生都是非常惹人喜欢的孩子,但是由于待进生在心理上要承受一定的压力,同时非常希望能够在学习和生活中得到他人的关爱和尊重,所以,教师要积极采取有力的措施,以爱去感化,从而逐渐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同时要在细节上给予关爱,让待进生能够从内心感受到老师的关心,通过良好的师生关系来逐渐帮助他们进行转化。最后,教师要充满耐心,从点点滴滴中实现待进生转化的目标。
新的课程标准中涉及了关于待进生转化的重要性,转化一名待进生相当于培养一名优秀的学生,因此,要高度重视待进生的转化问题,运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帮助待进生树立学习自信心,从而实现待进生转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鲍书仙.师爱化雨情润心田——基于体育课堂中渗透心理教育转化“待进生”[J].新课程,2016(31):223.
[2]熊金华.班主任工作贵在持之以恒——谈如何正确对待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反复现象[J].东西南北:教育观察,2010(3):134.
[3]孙虹飞.一个待进生学习《幼儿心理学》课程的教育思考与启示[J].教育,2017(2):9.
[4]李伟.初中历史待进生有效转化的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14(4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