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教化,建树人生
2018-08-13曲伟
曲伟
[摘 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基础教育的根基。哈尔滨市爱建学校作为新兴九年一贯制公立学校,通过在办学思想、课程教学、实践活动、环境建设中依托和传承传统文化,培育师生的民族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塑造了学校的品牌形象,提升了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 文化建设;立德树人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明的写照,它凝结了不同时期华夏民族思想文化,是中国人民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基础和核心,影响着一代代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中华儿女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以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指航明灯,营造学校良好的文化氛围,创造和谐、高雅的人文环境,开展系列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不仅能够在基础教育阶段完成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而且成为哈尔滨市爱建学校长远发展、追求卓越的重要举措。
一、构建文化底蕴深厚的办学思想体系
办学思想是校长对教育的理性认识和理想追求,它引领着学校的教育行为,定位了学校的品質形象。爱建学校的办学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厚土,并形成了内涵一致的系统体系。
学校校训:爱泽教化、建树人生;
学校校风:学达德彰、启智修身、和融竞进、日新致远;
学校教风:敦品乐业、大爱智性、拓新敏行;
学校学风:达观乐学、博雅善思、自主灵动;
学校精神:淡泊明志、博观旷达、尽责至善、创大建博。
校风中的“学达”出自《中论·治学》,“务学之必达”,指引师生为人做事要懂得融会贯通,达于至理;“德彰”出自于《论衡·书解》,“德弥彰者人弥明”,教育师生要厚积薄发,扎实进取;“日新”出自《大学》,“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蕴含日益开拓、力求创新、不断进取之意。
教学是学校本务,教风中的“敦品”出自《归田琐记》,“先生敦品励学,实为儒宗”,为师就要致力于修养道德、提升学识的境界;“乐业”出自《老子》,“安其俗,乐其业”,视教育工作为人生享受,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师者要以大爱润泽学生,如春雨润物,化爱无形,最终才能成就“达观乐学、博雅善思、自主灵动”之学生,乃校训“爱泽教化,建树人生”之意。
二、课程教学传承传统文化
学校利用语文、政治、历史等课程资源,不仅传播了文化内容,还把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审美情趣、行为模式、德行素养和社会民俗有机地渗透到课堂教学中。
此外,学校开发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社团课程和校本课程,如选修课“字探万象”、必修课“经典诵读”等。在诵读中亲近经典,在热爱中弘扬中华文明。
三、通过“云课堂”传播弘扬经典文化
学校鼓励深谙经典文化的教师利用课余时间为学生精选文化启蒙读物进行讲授,并将相关知识制作成微课,利用公众号以及网络平台在校内外进行推广和传播。学校先后开设了“小古文课堂”“汉字的起源”等传统文化的“云课堂”,学生可以在课后自主选择观看和学习。微课短小,形式活泼,趣味性强,得到了学生们的喜爱。
四、基于传统节日开展文化实践活动
爱建学校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标,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精神内涵,广泛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宣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如清明节组织学生参加烈士陵园祭扫活动,缅怀先辈的仁义与奉献精神;端午节开展包粽子、穿汉服、古诗文朗诵比赛等活动;中秋节召开赛诗、手工月饼比赛、手抄报制作等活动,培育学生追求团圆、和谐、美好的价值观念;重阳节期间,组织学生到社区敬老院开展敬老活动,传播敬老、爱老、助老的“孝”风气。
五、打造特色楼廊环境文化
爱建学校的楼廊建设充分发挥环境文化有形而无声的育人功能。如开辟了“慧通万象”中哲区,将山水景色与具有中国哲学思想的古诗文相融合。校园主楼五楼为教师和学生分别设置“博观斋”和“约取斋”,摆放大量图书供阅览;楼廊的每个拐弯处还设立了“小小读书廊”,悬挂师生书法、绘画作品。二楼的“悠然拾趣”空间是一所室内小型生态园,使师生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学习、思考。书香氤氲了师生的心灵世界,激发了师生的多维智慧。
特色文化环境、课程与活动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润泽了学生的心灵,厚重了学校的文化积淀。
参考文献:
[1]卢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优良育人环境[J].中国西部科技,2007(4).
[2]王辉.民族文化进校园的问题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