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籍师范生农村任教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西部师范院校的调查

2018-08-13柯文进姜金秋陈祥梅

复旦教育论坛 2018年4期
关键词:任教农村教师师范院校

柯文进 ,邓 飞 ,姜金秋 ,陈祥梅

(1.北京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北京100005;2.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北京100070)

一、问题的提出

农村贫困地区教师的招聘是世界性的难题。一方面,较差的学校工作环境、多学科的教学压力、公共设施少、远离经济文化中心等问题导致目前农村教师在数量和队伍素质方面很难满足农村地区的教育需求;另一方面,高等院校连年扩招导致大学生就业难。双重困境下,国家出台了“特岗计划”“免费师范生计划”“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等多项鼓励大学生到农村任教的政策,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矛盾。然而,政策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了诸多问题,如目前农村教师职业对师范生吸引力偏弱,农村青年教师供给数量不足等。这些问题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由任教意愿不高引起的,而相关政策的引导作用并没有充分彰显,政策承诺与实际效果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如何使得农村教师供给更加稳定,并且满足农村教育的需求?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农村任教意愿?这些问题的解决都有赖于在政策引导上进行调整。

任教意愿是个体由普通人向专业者过渡的主观诉求,是个体对专业认知和教师职业认同的显性的、综合的表现形态[1]。大学生的农村任教意愿对于未来农村教师的供给意义重大。关于大学生农村任教意愿和农村教师供给的影响因素,国内外有很多研究成果,且聚焦的角度各有不同。相关研究主要分成两类:外在影响因素的研究和内在影响因素的研究。外部因素是带有区域环境特征的因素。其中,农村教师工资提高幅度有限[2]、津补贴发放政策不统一[3]和农村学校地理位置过于偏远[4]等外部因素对大学生参与农村教育产生消极影响。内部因素是带有个人自然特征和个人社会特征的因素。现有的研究发现:在劳动力市场中存在雇主根据性别筛选就职者的行为,这种性别分割使得男性大学生在教师这类职业的求职中获得巨大优势[5];所读大学教育质量差[6]和农村教师学历低[7]是导致农村教师教学水平停滞不前的原因;目前,管理、计算机等理工科专业的学生很少进入农村教师岗位,这一现象是他们基于自身的机会成本所做出的理性选择的结果[8];父母的意见[9]和家庭收入[10]深深地影响了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对农村文化的淡漠降低了他们去农村任教的意愿[11]。

农村教师只有与农村的文化价值标准相契合,才会对这个职业有很高的认同感。农村水土养育了农村人,从价值观来看,农村籍大学生对农村更有一种质朴的感情,这些人更愿意回农村任教。一些学者通过调查也发现:来自城市的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显著低于来自农村的师范生[12];和农村大学生相比,城镇大学生更不愿意到西部和农村去就业[10]。因此,本文将农村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目前,从内在因素的角度对农村教师供给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的学者较少。即使有所涉及,也大多聚焦于某一个内在因素,且多停留在定性研究上,对内在因素的综合研究和透彻的量化分析较少。本文试图将学生个体特征因素、家庭因素和农村认知因素作为内在因素的三个维度,以此为切入点,对农村籍学生去农村任教的意愿问题进行定量分析。

基于以上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结果变量为“是否愿意去农村任教”。解释变量分为3类:学生个体特征因素(性别、所在学校影响力、学历、专业);家庭因素(父母对农村任教的态度、家庭年收入);农村认知因素(对农村的了解程度、能够融入农村生活的程度)。

二、研究设计和方法

(一)数据来源

本次调研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在西部连片贫困地区所在省份抽取6所师范院校①,对高年级在校学生发放问卷7854份,有效回收问卷7834份,有效回收率为99.74%。此外,选取部分学生进行半结构化访谈,以便深入了解其任教意愿和对农村教师职业的看法。农村是指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人聚居的地方,与城市区域相对应,也叫乡村。研究中,对“农村”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前者包括县、乡镇和村屯,后者不包括县[13]。结合相关文献与实践者的认知习惯,本文将农村籍大学生的生源地界定为狭义农村,即乡镇和村屯。回收的全部有效样本中,共有4009个样本是农村籍,占整体有效样本量的51.0%。

(二)样本描述

将所有的样本分为非农村籍大学生和农村籍大学生两类。非农村籍大学生中,愿意与不愿意去农村任教的比例基本持平(愿意54.2%,不愿意45.8%);农村籍大学生中,愿意去农村任教的居多(愿意61.1%,不愿意38.9%)。卡方检验的结果表明,生源地的不同对大学生的任教意愿有着显著性差异(X2=38.996,df=1,p<0.05)。从回答愿意的比例来看,农村籍的学生比非农村籍的学生更愿意去任教。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本研究选取农村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的合理性。

从学生个体特征因素的维度看,在农村籍大学生中,男生占32.9%,女生占67.1%,女生的数量是男生的两倍多。由此可见,即使只是限定在生源地的情况下,师范院校的女生还是远远多于男生,这也和王纬虹调查的特岗教师队伍的男女比例基本一致[14]。在就读学校的影响力方面,15.0%的学生来自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77.5%的学生来自地方师范院校,7.5%的学生来自综合类大学。地方院校的农村籍学生所占比例最高,说明地方师范院校将会是潜在农村教师的主要供给源。在学历方面,有95.4%的学生是本科(一本/二本)学历,1.9%的学生是专科学历,0.7%的学生是三本学历。农村籍学生所学的专业中,文科类占41.7%,理工类占39.0%,而艺术类和体育类所占比例分别为9.0%和5.6%,说明目前师范院校招收的艺术类和体育类专业的学生数量非常少,这或许是造成目前农村学校音体美学科教师数量严重不足的原因之一。

从家庭因素的维度看,家人对农村籍大学生到农村任教的态度方面,有42.7%的父母表示支持;45.2%的父母表示无意见,尊重子女的任何决定;只有12.1%的父母表示坚决反对。受访学生的家庭收入水平存在差异,但普遍偏低,基本都集中在家庭年收入1万元以下。对农村籍大学生来说,家庭在经济上给予的支持力度并不大。家庭年收入为1万元以下,占64.3%;1万元及以上、3万元以下,占27.0%;3万元及以上、5万元以下,占6.4%;5万元及以上、10万元以下,占1.8%;10万元及以上,占0.4%。

从农村认知因素的维度看,认知因素研究使用的传统李克特五点量尺计分方式属于有序尺度变量,但是因为其显示出了等距关系,因此一般当作等距尺度变量来处理[15]。总体来说,农村籍大学生对农村的了解程度不深,均值为2.69,低于理论均值3。从图1可以看出,了解程度主要集中在“不太了解”和“一般了解”。在被问及融入农村生活的程度时,农村籍大学生的回答比较乐观,表示较容易融入农村生活,均值为4.3,远远高于理论均值3。从图2可以看出,融入程度呈现出一个迅速攀升的“陡坡”,有近6成的人认为自己能够完全融入农村生活。由此可知,农村籍大学生在对农村不太了解的情况下就表示比较容易融入农村生活,这或许带有一种盲目的乐观性。通过进一步访谈得知,他们对于农村的深刻印象大多还停留在儿时。其中有很多人在高中阶段就进了县城,而大学阶段是在城市度过的。受家庭经济条件限制,许多人为了生活费和学杂费留在大学所在城市兼职,只有过年时才能回家几天。种种原因造成了他们对农村的印象仅仅是“热闹”和“乡情”。从这点来看就不难理解他们在农村融入程度上的“盲目乐观”。

(三)模型构建

基于本文的研究目的,对西部连片贫困地区所在省份的师范院校农村籍大学生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所构建的计量经济模型表达式如下:

(公式1)

公式1中,P表示“愿意去农村任教”的概率;是学生个体特征因素, 是家庭因素, 是农村认知因素,是随机扰动项。

图1 对农村的了解程度

图2 能够融入农村生活的程度

本文的解释变量包括学生个体特征因素、家庭因素和农村认知因素。每个因素各自又包含了几个变量,具体的变量及赋值说明详见表1。

三、研究分析

由于logistic模型的随机误差项不再服从正态分布而是二项分布,所以该模型不应当使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参数估计,而采用最大似然估计法来解决方程的估计和检验问题。Logistic模型对样本量有着严格的要求,一般采用这种经验方法来估计:选择因变量中较少的那一类,将该数值除以10,这就是模型中可以分析的自变量数量上限[16]。本研究中,不愿意去农村任教的样本数量较少(不愿意去的数量有1558,愿意去的数量有2451),则模型中可以分析的自变量为1558÷10≈155。而本研究中自变量的数量远远小于155,因此样本量对于模型来说是足够的。对模型进行估计后,得到的结果如表2所示。该模型整体上显著(P=0.000),总正确率为72.6%,说明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好。

表1 变量定义

(一)学生个体特征因素对农村籍大学生去农村任教意愿的影响

1.性别

在控制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农村籍大学生的性别对其任教意愿有显著性影响,女生的意愿更为强烈(OR=1.196)。之所以出现该结果,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释。一方面,农村教师岗位对男性越来越缺乏吸引力。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工作事务繁杂,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而目前农村教师的地位和收入,与社会和家庭对男生的期望值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相比男生,女生更加符合农村教师工作对于耐心、细致和持久性的要求。另一方面,传统的社会性别观念使得劳动力市场的筛选具有不平等性。现在很多技术岗位具有隐性的性别要求,使得大量女性在求职时“处处碰壁”,而男性的求职机会更多、平台更广。因此,有更多的女性选择去男性不愿意去的农村地区任教。这一发现和武晓伟、郑新蓉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他们通过对我国部分省份农村地区的调查发现:农村中小学教师性别比例呈现出明显的女性化趋势,这一结果不利于农村学校和学生的发展,并且对女教师自身也形成了一定的制约[17]。由此可见,师范院校的男大学生不愿意从事农村教师职业并非偶然现象。

表2 回归分析结果

2.学校影响力类型

农村籍大学生就读学校的影响力类型对其任教意愿的影响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但是从表2的回归结果可以发现,与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的学生相比,其他几类院校的学生更愿意去农村任教,其OR值都大于1。张源源、邬志辉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个现象。他们在分析农村青年教师的社会来源时发现,多数青年教师毕业于地方师范院校,说明地方师范院校的学生更愿意去农村任教,他们认为这是市场筛选机制与农村青年教师职业决策模型双重作用的结果[7]。

3.学历

农村籍大学生的学历对其农村任教意愿有显著性影响。相对于专科院校的学生,其他几种学历的学生更不愿意去农村任教。三本院校的学生去农村任教的意愿是最低的,OR值最小(OR=0.182)。究其原因,三本院校每年收取的学杂费最高,有些艺术类三本院校的学杂费和自费留学所需要的学费持平,在家庭付出了如此高昂的经济成本的情况下,个体自然会追求在经济收入更高、发展平台更好的都市工作。如果说三本学历的学生的意愿代表着个体对其自身发展的理性追求,那么大学专科或高职、一本、二本和其他(主要包括硕士研究生)学历的学生则是基于劳动力市场对其的有效筛选。一般来说,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雇主会为了降低招聘风险而选择学历更高的学生,简单地将个人素质和学历画等号。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处于较低职业层级的农村教师岗位在学历筛选上选择面不大,只能寻求学历较低的学生。

4.专业类型

在控制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学生的专业类型对其任教意愿有显著影响,不过不同专业类型的个体影响程度具有差异性。相对于文科类专业的学生,艺术类和体育类专业学生的任教意愿明显要高,这两类专业对其意愿影响的OR值都大于1(OR艺术=1.113,OR体育=1.673);其他专业(主要是理工类专业)学生的任教意愿则比文科类专业要低,其OR值要小于1。类似于上述学历筛选机制,目前就业市场中艺术和体育类专业的对口职位数量要远远小于这两个专业供给的学生数量,从而造成就业市场竞争激烈。虽然两个专业的受教育成本很高,但学生迫于就业压力,只能选择由农村学校提供的对口教师岗位。而理工类专业的学生,其就业面比较广,岗位选择范围比较大,可以去就业市场上寻求一些经济回报高的职位。这一点从目前国内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IT公司中可见一斑。这一实证结果与一些学者的研究发现不太一样。比如,吴飞燕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影响教师供给的因素,发现音体美和理工等专业的学生进入其他专业的机会大、回报高,农村教师职业对其吸引力较小,导致此类教师供给量小,此类学科教师极其短缺[18]。之所以出现不一样的调查结果,可能与本研究所选样本大多来自地方师范院校(占77.5%)有关。这一点在后续对陕西理工学院体育师范生的访谈中得到了印证:“我们学校属于二本,在大城市的认可度不高,而体育专业的对口工作机会也不多。学校为了提高就业率,安排我们去农村中小学实习,这样毕业后我们就很容易留在这些乡村学校工作了。”

(二)家庭因素对农村籍大学生去农村任教意愿的影响

1.父母的态度

父母的态度对学生的农村任教意愿有非常显著的影响。父母是儿女的启蒙老师,儿女的智力、认知、品德和行为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父母态度的影响。从回归模型的结果看,与父母对农村任教无意见的态度相比,父母支持农村任教的,子女的任教意愿非常强烈(OR=5.147);父母反对的,子女则更不愿意去农村任教(OR=0.265)。由此可见,父母越支持去农村任教,农村籍大学生的任教意愿越高;反之亦然。首先,子女的早期职业设想预示着未来的职业方向,在子女未接触到真实的职业世界、不了解各种职业的情况下,他们的职业价值观主要来自于父母的指导。其次,受到传统农村社会思想的影响,父母在培养子女的过程中往往不太尊重子女的兴趣和个性,容易将自己的期望和观点强加于子女。长此以往,这些学生从小就养成了盲目听话、缺少主见的行为方式,很容易受到父母态度的影响。

2.家庭经济情况

作为家庭社会资本的主要指标,家庭经济情况的好坏对农村籍大学生的任教意愿有显著性影响。在控制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家庭年收入对其任教意愿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即家庭年收入越高的农村籍大学生越排斥去农村任教(家庭年收入越高,其OR值越低)。这可以从家庭资本的角度来解释:家庭经济实力越雄厚,子女获得的教育资源就越多,进入收入高、工作条件好、晋升机制良好的工作岗位的可能性就越大,去农村任教的可能性就越小。这一研究发现也与很多学者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例如,李黎明、张顺国利用对西部地区三所高校大学生就业行为的调查数据分析了家庭背景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选择的影响,发现家庭经济收入越高的大学毕业生越倾向于到发达城市就业[19]。

(三)农村认知因素对农村籍大学生去农村任教意愿的影响

1.对农村的了解程度

个体对农村的了解程度对其任教意愿有显著性影响。从回归模型的结果看,OR值大于1(OR=1.171),这说明对农村了解程度越深的农村籍大学生,越希望去农村任教。与上文分析得出的大部分农村籍大学生对农村不了解相联系,回归模型结果可能和近年来撤点并校所带来的乡村文化危机有很大的关系。农村学校作为乡村文化的聚集地和发散地,对农村文化的维系、再造具有重要价值。而21世纪初开展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却让本已凋落的农村文化变得更加脆弱[20]。随着一些农村学校的消失,农村文化的延续失去了重要的传承通道。农村学生失去了对农村了解的通道,也失去了对农村的认可,自然就不愿意去农村任教了。

2.融入农村生活的程度

个体对农村生活的融入程度对其任教意愿有显著性影响。对农村生活融入程度越高的农村籍大学生,其任教意愿越强烈。这一实证结果也可以从农村文化的角度来解释,个体融入农村生活的程度意味着他们接纳和吸收农村文化的程度。如果一个人对农村文化的接纳和吸收程度不高,也不会真正热爱农村。有很多学生虽然生于乡土却又看不起乡土,看不起劳动,他们也不是城市文化意义上的青年,因此这类学生成了一种在文化精神上无根的存在,成了文化的荒漠中人[21]。只有热爱农村文化,才能对农村社会有真正的亲近感,才会考虑将农村教师这个职业作为自己的事业。

四、结论与建议

本研究从学生个体特征因素、家庭因素、农村认知因素三个维度对农村籍大学生去农村任教的意愿进行了实证分析,具体结论如下:

第一,农村籍大学生的任教意愿是在个体对自身发展的理性追求以及劳动力市场对不同素质个体的筛选机制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个体对自身发展的理性追求是内部驱动力。一般来说,经济理性人会倾向于最大化自身的效用,在面临几种职业选择时,总会选择对自己更有利的方案。中国传统文化往往要求男性作为整个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因而男性往往倾向于寻求工作压力大但收入更高、地位更高的职业,女性往往倾向于压力小、工作稳定的岗位,这就导致女性农村籍学生更愿意去农村任教。劳动力市场对不同素质的个体进行筛选是外在条件。在当前的劳动力市场中,各个招聘主体一般会根据学校影响力、个体学历和个体专业类型进行初步筛选。学校影响力较高、个体学历较高、所学专业属于当前社会热门或短缺专业的个体,往往被认为素质较高;而就读于学校影响力较低的地方性师范院校、学历较低的专科生和非热门专业的学生在劳动力市场中处于劣势,这类个体就有可能进入收入偏低的农村教师岗位。

第二,家庭社会资本和代际流动期望影响农村籍大学生的任教意愿。调查中94.2%的农村籍大学生不是独生子女,若按照一家4口人来算,半数以上的家庭人均月收入不到200元。总体看来,农村籍大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差,家庭社会资本比较薄弱,在择业的时候不能得到足够的支持。家庭社会资本往往是由父母的职业所决定的。农村籍学生父辈的职业大多是农业劳动者或者外出务工者,这类职业所占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资源比农村教师要少。父辈的代际流动期望值是“正”的,即父辈希望子女能够找到比自己更好的职业。因此,如果父辈职业所处阶层高于农村教师,往往反对子女去农村任教;反之亦然。这在本次调查的统计结果中得到了印证:父母的态度中,反对子女去农村任教的只占12.1%。

第三,农村认知是影响农村任教意愿的关键。农村认知对于任教意愿的影响折射出农村文化的缺失。一方面,农村学校的逐渐减少,使得大量农村学生被迫到城镇的寄宿制学校学习,使得这些学生逐渐推崇现代城市文化而失去了原有的乡土价值理念。另一方面,经济利益直接驱动了村民的行为,传统农村生活也失去了原有的质朴、醇厚、温暖人心的文化品格,很多农村变成了仅仅是相对于城市而言的外围区域,失去了原有的乡土内涵。农村文化对于农村籍大学生儿时的成长至关重要,给了他们最真实的乡土认知,从而让他们真正热爱这片土地。

结合上述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第一,提高西部连片贫苦地区农村教师岗位的外在吸引力。除了继续优化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外,还要在国家已经出台的相关津补贴政策的基础上,由各个地区坚决按照“条件越差的地区,补偿幅度越大”的原则来细化和落实执行方案,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农村教师队伍性别比例的协调化。

第二,降低农村教师招聘条件中的学历要求。当前很多地方的农村教师招聘政策都规定了以本科毕业生为主,强调了对学历的要求,却忽视了对个体综合素质的考量。学历高的学生不一定会任教持久;而有些学历较低的学生本身综合素质高,且有终身任教的抱负,这些个体才是农村教育的根基和未来基石。因此,在招聘条件中应该适当淡化学历,根据学科背景和地区特色对个体进行综合素质的考察。

第三,加大针对学生家庭的宣传力度。虽然关于农村教师的优惠政策已经出台了很多,但是目前的政策宣传仅仅停留在学校层面,而针对家庭的宣传近乎没有。因此,除了加大在广播媒体上的宣传力度,让农村家庭更多地了解农村教师这个职业外,还要组织相关人员去农村地区宣传,并且尽可能地与农村家庭成员直面交流,切实让“政策下乡”。

第四,重构乡村文化。首先,国家和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门应该适当保留和恢复乡村小学和教学点,尽量尊重当地农村学生和村民的需要,科学合理地规划农村学校布局。其次,目前农村地区很多日渐消失的风俗习惯和地域特色是农村文化重新恢复的“种子”,应该予以大力扶持和引导,重新唤醒其生命力。最后,目前农村中小学使用的教材往往由城市里的专家来编写,他们对于农村文化缺乏深入了解,因此教材的内容和思想缺乏乡土文化。建议对教材进行重新编制和修订,在吸取原有教材精华的基础上,加入优良的农村文化因素,这样才能使农村文化重新振兴,让更多的人回农村任教。

注释

①这6所院校分别是:黔南民族师范学院、陕西理工学院、宝鸡文理学院、广西师范学院、云南师范大学和青海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任教农村教师师范院校
南昌市师范院校食育开展现状及促进策略
农村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
补考
浅谈师范院校声乐教学中声乐作品的选择
提高农村教师培训的实效性——关于西部S省农村教师培训状况的调查报告
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观念对就业选取的影响
梦开始的地方
——101中任教有感
江西将在每年教师节为长期从教的教师颁发荣誉证书
应用转型期师范院校大学生的心理调适
农村教师补充机制:问题与对策新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