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慕课在中医院校研究生思政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2018-08-13王良滨潘彦舒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15期
关键词:网络资源研究生思政

赵 琛 王良滨 潘彦舒

(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北京 100029)

1 现状与背景分析

“慕课”,是大规模开放式网络课程(MOOCs)的简称,是近年来受到全球关注的网络教学新模式,它是一种以开放访问和大规模参与为目的的在线课程[1],它起始于2011年秋季,来自190多个国家的16万人注册了斯坦福大学的一门“人工智能导论”的免费课程[2],大型网络在线学习平台由此孕育而生。2013年,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宣布加入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发起的“慕课”平台,同年,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宣布加盟由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等高校共建的“慕课”平台[3],大规模开放式网络教学模式正式进入我国高等教育领域。

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慕课”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1)大规模:在授课人数上没有特别的限制,与传统课程只有几十个或几百个学生不同,一门“慕课”课程动辄上万人。(2)在线:指学习是在网上完成的,学生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行安排学习时间,学习没有时空约束,不受时空限制。(3)开放:学习者只要有上网条件就可以免费学习优质课程,这些课程资源是对所有人开放的,都不需有学校的学籍,可以自由选择课程进行学习,进入学习“教室”无门槛[4]。

目前,国内高校对于“慕课”的引入还处在初步探索阶段,除少数“985”高校建立网络课程联盟外,大多数高校仍沿用传统授课模式。因此,“慕课”的开发和推广具有着广阔的前景和深远的意义。积极将大规模开放式网络教学模式运用到高等教育体系中,特别是研究生教育体系中,对于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最终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提高和身心健康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也是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中的重要环节。2010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在《关于高等学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调整的意见》 (教社科 [2010]2号)中指出:“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研究生进行系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公共必修课。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具有重要意义。”该意见中同时提出:“鼓励各地各高校在教学总体要求一致的前提下,积极创新教学模式,不断总结教学经验,为实施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新方案奠定基础。”

结合我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存在着授课师资短缺、授课模式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强,参与课程学习较为被动等问题。授课教师和学生都期待着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授课模式的改进和创新,以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2 研究方法

2.1 教学组织形式 在2014年秋季学期以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级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进行试点,在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教学班中(每班约70人) 选择一个班级作为课题实验班,该班采取课堂教学与“慕课”教学模式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总学时中的20%采用“慕课”教学,慕课资源来自超星学术视频公开课——社会科学方法论,以每段20 min左右的“慕课”形式展现,学生以视听为主,教师提前布置相关问题并进行课堂互动。

2.2 问卷调查 本学期课程结束时,对该班级全体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使用自主设计的《研究生思政课授课方式改革效果调查问卷》,问卷共设计8道问题,其中客观性试题7道,主观性试题1道。在客观性试题中,主要从网络资源与传统教学模式混合教学的必要性、网络资源与课堂教学内容结合的紧密性、新型授课模式的启发性和针对性、思政课学习遇到困惑时的解决方式、网络资源运用于课堂教学带来的最大收获、新型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网络资源运用于思政课教学的学时比例等7类问题调查学生的想法;主观性试题请学生写下对网络资源运用于思政课教学这一新型学习模式的意见和建议。本研究共发放问卷70份,回收有效问卷67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5.71%。问卷回收后,对客观性试题的答题情况通过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主观性试题通过分类汇总归纳出共性问题、意见和建议。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网络资源与传统教学模式混合教学的必要性、与课堂教学内容结合的紧密性、新型授课模式的启发性和针对性的调查结果 见表1。

表1 网络资源与新型授课模式相关的调查结果

从上述3个问题的回答可以看出,多数参与调查的研究生对于将网络资源与传统教学模式混合后的新型教学模式比较认可,超过6成的参与调查学生认为新型教学模式具有较好的教学启发性和针对性。但是,在“慕课”资源与课堂教学的结合紧密性上,大部分学生认为有一定联系,仅有约3成的学生认为结合非常紧密,这也提示授课教师在选择“慕课”资源时应更加贴近课堂讲授内容,在注重延展性的同时,也应注重紧密性和关联性。

3.2 思政课学习遇到困惑时的解决方式、网络资源运用于课堂教学的学习收获方面的调查结果 见表2。

表2 思政课学习遇到困惑时的解决方式、网络资源运用于课堂教学的学习收获方面的调查结果

从学生的反馈可以看出,当我们将网络教学模式引入学生的思政课学习中时,学生遇到问题时的求解方式也随之发生了转变。更多的学生开始借助网络资源自主解决遇到的问题,这一比例超过了与老师进行面对面交流的学生。从课堂教学效果上看,“慕课”资源在展现形式上的生动性以及学科领域的拓展性得到了充分显现,通过“慕课”的学习模式,使学生不再拘泥于枯燥的课本内容和刻板的听课方式,可以在更加易于理解和更具兴趣性的平台中进行学习。

3.3 新型学习模式存在的不足以及网络资源应占总学时比例相关问题的分析 见表3。

表3 新型学习模式存在的不足以及网络资源应占总学时比例的调查结果

从调查数据得出,“慕课”资源在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给学生带来了全新的学习体验,但由于思政课教学内容的思想性和理论性较强,授课教师在组织“慕课”模式教学时,应特别注重教与学的互动性,在鼓励学生运用网络资源自主探索的同时,也应多设计师生互动环节,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重点和难点。目前将网络资源运用于课堂教学的总学时比例应在1/3左右,待课程模式不断完善后可适当提高学时比例。

3.4 研究生对于将网络资源运用于思政课教学这一新型教学模式的观点分析 调查问卷的最后一题是开放性主观试题,请研究生写下对于将网络资源运用于思政课教学这一新型教学模式的意见和建议。共收到各类意见和建议45条,现归纳如下:(1)提高“慕课”资源质量,包括音质、清晰度、内容的生动性和紧密性等。(2)课堂互动性有待提高,应增加教与学的互动环节。(3)网络教学所占学时比例可适当提高。(4)采用新型教学模式后,教师的讲解应更有针对性。

4 思考与启示

通过此次对“慕课”在中医药院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中应用效果的调查,我们看到了中医药院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的方向和初步成果。同时,针对发现的问题,也对我们今后应改进和完善的内容有了启迪。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具有一些不同于其它学科的固有特点,这就提示我们,在遴选网络资源、优化课堂组织形式、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建设等方面都要更加注重贴近思政课的教学规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力争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使“慕课”模式真正成为提高研究生思想道德素质,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新途径。

猜你喜欢

网络资源研究生思政
知识组织理论下图书馆网络资源发现服务体系优化研究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基于SDN的分片网络资源编排系统设计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日本网络资源存档项目实践研究
运用优质网络资源 促进数学课堂优化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