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论文产出调查研究
——基于2007—2016年的统计数据

2018-08-13付鑫金卢同同康颖卿

关键词:山西大学进程发文

付鑫金,卢同同,康颖卿,李 伟

(1.太原理工大学 图书馆,山西 太原 030024;2.太原理工大学 科学技术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24;3.太原理工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4)

一、引言

2017年5月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强调,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根据文献调研,结合山西省科研产出的相关研究[1-3],发现目前尚没有针对山西省哲学社科领域科研论文产出情况较为全面的调查与评价研究。

学术论文是科学研究活动的重要产出形式,是科研实力与学术水平的重要载体。关于科研论文产出相关研究的评价对象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类:对某一学科领域的核心作者与科研团队的研究;对某一学科领域知识基础与研究前沿的研究;对某区域或机构的科研投入与产出的研究;对某区域或机构学科分布及战略布局的研究等。本文通过获取山西省近十年中英文的论文成果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产出态势及相关学科布局进行统计分析,剖析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现状与趋势,从而探究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国际化程度、科研论文产出规模、论文影响力、研究热点、代表人物、科研团队、合作模式及发文偏好等情况,进而综合挖掘学科优势与潜力。

哲学社会科学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对一个省城或机构来说,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学科领域,选择和发展自己的优势学科和特色领域对本区域学科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学科优势能够反映省域或机构未来的发展方向,科研管理及学科发展部门基于相关研究有利于其对本区域学科布局进行系统规划,巩固发展优势学科,带动劣势学科,从而得到协调发展。

二、数据获取与指标释义

(一)数据获取

本文选用CSSCI数据库为中文数据来源[4-5];选取了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简称SSCI)和科技会议录索引(Conference Proceedings Citation Index-Social Science & Humanities,简称CPCI-SSH)为英文数据来源[6]。

经反复验证和试验后,中文数据方面,以“作者机构(第一机构)”为检索字段,检索式为:“山西 or 太原 or 大同 or 阳泉 or 长治 or 晋城 or 朔州 or 晋中 or 运城 or 晋中 or 忻州 or 临汾 or 吕梁 or 中北大学”,限制时间为2007—2016年。结果发现,有来自“上海市大同中学、上海大同学院、台湾大同大学”的5篇不相关文献,剔除后得到8704条数据。由于单位改名和作者标注不统一,对机构部分进行处理,以便后续统计分析。例如,将太原大学改为太原学院,将大同大学改为山西大同大学,将山西晋中学院改为晋中学院等。英文数据方面,以地址为检索字段,以“shanxi”为检索词,限制时间为2007—2016年,共得到971条数据。由此,给出中英文文献的年代分布,如图1所示。

图1 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论文产出年代分布

(二)指标释义

本文涉及相关指标释义如下。

(1)进程指数[4]。该指标对学科发展进程的优势进行测量,以消除各原始数据间量纲和量级的差异。进程指数指历年相对于基年的定比指数的平均值,是对某项指标发展进程的测度。发展进程测度的是各学科论文产出量的平均发展速度,该指数大于1,说明该学科具有发展进程优势,同时该指数越大,该学科的发展进程优势程度越大(见公式1)。

(1)

其中,I代表进程指数,ai代表历年数据,a1代表基年数据,k代表年数。本研究中涉及年限为10年,因此,1≤k≤10。经计算,山西省哲学社科科研产出总量的进程指数为0.952。

(2)学科相对优势指数[4,7]。某机构某学科领域发表的论文数占该机构发表的论文数的比重与该学科领域发表的总论文数占所有机构所有学科发表的总论文数比重的比值。该值大于1,说明该学科在该机构具有相对优势,若小于1,则该学科在该机构没有相对竞争力(见公式2)。

(2)

(3)h指数。将科学家某个时段(也可是全部)的论文,按被引次数从高往低排,然后每篇论文得到一个序号,将每篇论文的序号和被引次数进行比较,找到序号h,使得这一篇论文的序号h小于或等于它的被引次数,而下一篇论文(序号为h+1)的序号大于它的被引次数。

(4)k-core,亦k核。社会网络中的指标,表示该节点与几个节点相连,用以呈现相连节点的凝聚程度。

三、中文文献的产出调查

(一)态势分析

1.年代分布

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近十年共发表中文文献8704篇,其年代分布如图1所示,计算其进程指数为0.926。可以看出,近十年发展波动较小,平稳中略有下滑。

2.期刊分布

对8704篇文献所在期刊进行统计,结果显示《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载文最多,达到623篇;其次是《经济问题》(596篇)、《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62篇)、《教育理论与实践》(237篇)、《编辑之友》(217篇)等。在排名前10期刊中,有7种期刊为山西省省内机构主办。

3.机构分布

经统计,在8704篇文章中,山西省92所高校共发表了7501篇论文,占比86%,26所研究机构共发表了3%的论文,其他机构包括政府组织、企业等共发表了11%的论文。发文量排名前10的机构依次是:山西大学(3460篇)、山西财经大学(1165篇)、山西师范大学(663篇)、太原理工大学(396篇)、太原师范学院(323篇)、中北大学(211篇)、太原科技大学(203篇)、山西大同大学(198篇)、中共山西省委党校(197篇)、山西省社会科学院(158篇)。其中,只有山西省社会科学院为科研院所,其他机构均为高校。

4.核心作者与合作团队

按发文量对第一作者进行排序,并利用CNKI引文数据库,获取作者的被引频次。CNKI引文数据库设置发表时间为2007—2016年,被引文献来源为CSSCI来源期刊,分别输入第一作者和作者单位,获得该作者每篇论文的被引次数,并按被引频次排序,进而得到该作者的h指数,详见表1。发文量最多的第一作者王春林,其h指数为9;而石岩发文量仅为37篇,但其h指数最高,为13。这些作者发文量多,被引频次也高,说明具有较高影响力,属于核心作者,且全部来自山西大学。

表1 核心作者h指数一览表

对所有发文量超过10篇的作者进行共现分析,为了更加明确展示作者合作情况,利用Netdraw作者共现网络进行绘制,并根据K-core进行展示,详见图2—4。节点大小为该节点度值,即该作者发文数量,连线粗细则表明合作强度。

如图2所示,k-core=5的作者,至少与其他5位作者产生合作关系,该作者群全部来自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他们之间合作关系紧密且相对封闭,形成了固定的合作团队。

图2 K-core=5的合作作者群

如图3所示,k-core=3的作者,表明至少与其他3位作者有合作关系,形成了太原理工大学牛冲槐团队和山西大学的李景峰团队,使两个团队,连接起来的关键人物——张毅,他分别在山西大学和太原理工大学学习工作过,从而使两所机构产生联系。

图3 K-core=3的合作作者群

如图4所示,k-core=2的作者群中,李建英团队来自山西大学的体育学院、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哲学社会学学院;张信东、刘维奇来自山西大学管理与决策研究所;杨威来自山西大学数学学院;宋志红来自山西大学管理与决策研究所;李冬梅来自山西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范建红、陈怀超来自太原理工大学经管学院。

图4 K-core=2的合作作者群

5.基金分布

中文文献中,有4796篇文献没有获得基金资助,占46.5%,也就是说,超过一半的论文获得至少一项基金资助。其中,有省(市)级基金资助的文章共1563篇、国家级社会科学基金资助的文章共1152篇、教育部基金资助的文章共1119篇。

(二)学科布局

1.学科发文量

经统计各学科每年的发文量,并计算各学科的进程指数,发现:经济学学科近十年的发文量最多,达1822篇,其次为,教育学、管理学、哲学和中国文学;进程指数大于1的学科为哲学(1.510)、中国文学(1.272),说明这两个学科近十年发展较快。

2.学科发展进程优势

根据进程指数,分别对各学科进行计算,绘制学科进程指数雷达图,见图5。可以看到几个突起的学科,如宗教学、艺术学、心理学等,表明其发展速度较快。

图5 学科进程指数雷达图

3.学科布局

进程指数仅能表明学科发展速度,而无法体现学科发文总量。因此,利用这两个指标,构建波士顿矩阵[8]。由于发文量与进程指数数量级不同,因此,将发文量转换为发文量占比,即该学科发文量占所有论文总量的比值,如图6所示。划分基准为进程指数大于1,发文量占比累积达80%,即发文量占比大于0.04。第一象限为发文量多、发展速度快的学科,称之为优势学科,包括哲学、中国文学、艺术学、历史学、政治学、图书馆学、情报与文献学;第二象限为发展速度快、发文量少的学科,称之为潜力学科,包括语言学、考古学、宗教学、马克思主义、统计学、心理学、民族学、人文与经济地理、外国文学、社会科学总论;第三象限为发文量少、发展速度慢的学科,称之为弱势学科,包括新闻学与传播学、法学、社会学、环境科学、文化学、军事学;第四象限为发文量多、发展速度慢的学科,为传统学科,包括经济学、教育学、管理学、体育学。

图6 学科分布波士顿矩阵

(三)典型机构

对发文量排名靠前的机构进行学科相对优势的分析,并绘制雷达图,见图7。山西大学发展相对均衡,尤以哲学突出;山西财经大学的统计学、经济学为山西省的优势学科;山西师范大学的宗教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为相对优势学科;太原理工大学以管理学、外国文学、环境科学为相对优势学科。

图7 典型机构学科相对优势雷达图

四、英文文献的产出调查

(一)态势分析

1.年代分布

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在近十年内共发表英文文献971篇,其年代分布如图1所示,计算其进程指数为1.278。可以看出,近十年山西省的社会科学发展较快,呈缓慢上升趋势,其中有基金资助的文章239篇,占24.6%.

2.国际合作

山西省机构与国外机构合作较广。在合作国家中,与美国合作最多,达103次;其次是英国38次,加拿大21次,其他合作次数较多的国家还有澳大利亚(18次)、韩国(6次)、新西兰(4次)、意大利(3次)、日本(3次)等。

3.期刊分布

对发文期刊进行统计,列举出排名前10的期刊,如表2所示。这些期刊的影响力都较高,其中医学类期刊居多。

表2 英文期刊分布(Top 10)

4.机构分布

对971篇文献的发文机构进行统计。排名第一的是山西财经大学,发表了212篇文献。进一步对通讯作者机构进行统计,其中188篇通讯作者机构属于山西。通讯作者机构排名第一的是山西大学,发表了65篇文献。在所有发文机构中,山西财经大学最多,但通讯作者机构只占11.8%,说明合作作者居多。太原理工大学发表了35篇文献,其中通讯作者机构发文21篇,占比最高,达60%.

(二)学科布局

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学科分类与中文数据不同,在此选用了“WC分类”。一篇文献往往会标记多种分类,因而选择了每篇文献的第一个分类进行统计,共有95个学科,前21个学科载文量达79.8%.

1.学科发展进程优势

对前21个学科的年代分布与发文总量进行统计,并计算它们各自的进程指数。据此,绘制学科进程指数雷达图,见图8。可以看出,教育与教育研究(Education & Educational Research)最为突出,其次是社会科学跨学科(Social Sciences,Interdisciplinary),人文学科多学科(Humanities,Multidisciplinary),表明这些学科发展速度较快。

图8 学科进程指数雷达图

2.学科布局

利用发文量和Web of Science两个分别代表数量和质量的指标来构建波士顿矩阵。由图9可知,没有优势学科,有发文量少但被引次数多的潜力学科和发文量多但被引次数少的传统学科,详见表3,其他均属于弱势学科。

图9 学科分布波士顿矩阵

表3 学科分布

3.典型机构

对通讯作者机构发文排名靠前的5所机构构建学科—年代分布矩阵,来考察各机构的学科发展规模和态势。山西大学的语言学(Linguistics)、通信(Communication)、管理(Management)学科较为突出;山西医科大学的精神病学(Psychiatry)学科较为突出;山西财经大学的规划与发展(Planning & Development)学科较为突出;太原理工大学的教育与教育研究(Education & Educational Research)学科较为突出。

五、结语

(一)现状说明

1.从发文量上来说,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发文仍以中文文献为主,但发文量近年有所减少。英文文献的发文量呈缓慢上升趋势。总体发文速度,从进程指数上就可以看出,0.952小于1,是衰退的。

2.从发文主体来看,高校仍是主力军,尤以山西大学发文量最多,因而也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科研团队。受地缘关系影响,中文文献多发表在由山西省主办的刊物上。载文较多的英文期刊则以医学类为主。

3.从中文学科布局来看,突显出许多优势学科和潜力学科;在英文学科布局中,未呈现出优势学科。发文量较高的机构也均有自身的学科分布特点,其中山西大学的学科分布较为均衡,其他大学各有自己的相对优势学科。传统学科具有较高的发文量,这类学科仍需要提升自身的影响力。潜力学科拥有较高的影响力,但发文量不足,因此需要提高该学科的产出规模。

(二)对策建议

1.鼓励开放获取。据了解,目前山西省尚没有机构建立自己的机构库或学者库。鼓励机构建立机构知识库的同时,也应鼓励学者将自己的成果在预印本发布平台或其他开放获取平台发布,提高公开率,进一步提高影响力。鼓励科研人员拥有“国际学术身份证”——ORCID号(直接获取或通过iAuthor获取),增加自己的国际科研识别度。

2.加强合作与交流。限于地缘关系,山西省的科研产出规律相对封闭和单一。首先,应加强内部合作,形成更多的较稳固的科研团队,从而在某一领域进行深入研究;第二,加强学科间的合作,例如,山西大学内部的院系间合作,可以刺激新的研究热点产生;第三,鼓励与外部合作、与不同类型的机构合作,包括省内其他机构、省外机构甚至国外机构,不断提升自身的影响力;鼓励核心机构和核心作者承担起桥梁作用;鼓励科研人员的对外交流活动,支持科研人员“走出去”进修、培训、交流等。

3.优化学科布局。巩固和发展优势学科,增加相应科研投入,打造优势学科品牌,从而使其在国内甚至国际上具有优势地位。同时,应结合山西省区域特色和实际情况,优化学科布局,有计划地发展其他学科。对机构来说,也应同样根据机构自身的发展规划与特点,发展自身的相对优势学科。

4.完善科研评价与奖励机制。评价标准的导向机制,可以帮助增加科研产出数量,以及提高科研产出质量。鼓励良性竞争,继而形成机构的核心竞争力。哲学社会科学与理工学科的学科性质不同,因此,更需要合理制定奖励办法,以及基金资助的经费管理办法,从而体现科研人员的劳动价值和科研水平。

猜你喜欢

山西大学进程发文
山西大学区域科技政策研究中心简介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进程与展望
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国际收支统计
脱靶篇
捧杀篇
“取舍”篇
社会进程中的新闻学探寻
俄罗斯现代化进程的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