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联运,怎么“联”出爆发期?

2018-08-13楚峰

运输经理世界 2018年2期
关键词:体制旅客运输

个性化、定制化、便捷化、舒适化、多元化,这些就是当下出行者的真实“调性”。

但是,没有直达航班、火车、班车,出行人群的需求该怎么满足呢?

于是,联程运输应需而生。空铁联运、空巴联运、海空联运服务模式逐渐涌现。

“空铁通”、“空巴通”等各式各样的服务产品和平台屡见不鲜,旅客联程运输市场初具规模,尤其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典型城市群发展相对较快。

就拿天津机场来说,从“空铁联运1.0”到“空铁联运4.0”,不断创新空铁联运服务产品,覆盖范围包括北京、唐山、沧州、德州、秦皇岛等地区,为超过41万人次的北京、唐山、沧州旅客提供了“空铁联运”高铁票报销服务。

再比如,“迈维出行”平台,将飞机、高铁、普客、长途汽车、城市内交通等诸多交通大数据都整合到一起,覆盖1300多个城市,通过全新开发的路线规划算法,兼容所有的班次类交通工具,为旅客提供基于省时、省钱、早到达等策略的出行方案。

联运市场的发展,得到了国家政府层面的重视。

2012年,国务院印发的《“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提出“优化运输组织,创新服务方式,推进客票一体联程”;2017年,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推进旅客联程运输发展”;2018年前夕,《关于加快推进旅客联程运输发展的指导意见》发布,第一份指导旅客联程运输发展的专项意见面世。

纵观联程运输市场,联运模式各式各样,创新手段颇多,但仍旧没有形成大规模的市场,仍是各自为战,这些年一直不温不火,风口究竟在哪里?

看来,理解认识不统一、规划建设不协同、信息资源不共享、区域发展与布局不均衡、法规标准不衔接、体制机制不完善,这些瓶颈和枷锁严重影响和制约着联运市场的发展步伐。

如何才能促进联运健康发展?相关部门已经开始重视,行业还需要更进一步的自律和协作,以创新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标准规范为重点,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采取先试点后推广、逐步探索推进的方式,加快推进综合客运枢纽建设、创新客运服务模式、加强信息互联互通,提高旅客联程运输服务水平。

协作与共享将是联程运输发展的两大关键词。加强不同运输方式间、不同部门间沟通合作,解决体制机制障碍,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推动信息共享和协同衔接,政策引导,市场主导,企业运作,联运市场的爆发期方可真正来到。

猜你喜欢

体制旅客运输
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构建及体制机制创新
非常旅客意见簿
智能电磁感知体制新进展
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
候车大厅的旅客
完善地方人大主导立法体制机制浅析
我是人
散杂货运输专栏
散杂货运输专栏
散杂货运输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