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健康促进生活与生活满意度关系之研究

2018-08-11沈逸

科学与财富 2018年17期
关键词:生活满意度大学生

沈逸

摘 要:本研究的目的在了解大学生健康促进生活与生活满意度之现况,以及在不同个人背景特性之差异,进而探讨健康促进生活与生活满意间之关系。透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以某大学学生为为对象,采用判断抽样方法,回收有效问卷为317份,所得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t检定、单因子变异数分析、pearson积差相关与多元逐步回归等统计分法分析与讨论后,提出以下结果:一、大学生运动健康促进生活型态以「人际关系」最为重要,且有中高程度的生活满意度。二、不同背景特性的大学生,在运动促进生活型态与生活满意度方面有显著差异存在。三、健康促进生活型态与生活满意度间有显著相关存在。为能将本研究之结果有效地运用在实务上,推广健康促进生活型态进而提升大学生的生活质量满意度,研究根据上述的结果,提供学校相关单位、在规划健康促进的课程或设计健康促进休闲活动时之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健康促进生活型态;生活满意度

1 前言

现在的社会环境里充满了多变性,如工作形态的改变、时间压迫、同侪之间的人际互动关系、在意外界对于自己的批判多于肯定、身体机能的下降、活动能力的减少…等等。这些因素皆有可能造成在职进修学生的压力,一旦累积的时间久了,身心失衡的状况越易产生。因此社会中坚份子的大学生之健康促进与生活行为关系是相当值得探讨。

根据以上所述,本研究试图以大学生来探讨其健康促进生活型态与生活满意度间之关系。期望藉由本研究研究分析之结果,提出建议以供学生本身反省自己的生活方式是否符合健康促进生活型态与学校相关单位提供适切的健康课程介入,增进学生健康促进的预防保健理念之参考,能让进修学校学生在学习之余,能拥有健康生活型態与满意的生活质量。

2 研究目的

(1)了解大学生之健康促进生活型态与生活满意度之实际状况。(2)分析不同背景特性之大学生的健康促进生活型态与生活满意度的差异情形。(3)探讨大学生的健康促进生活型态与生活满意的相关情形。(4)综合研究结果提供学校相关单位做参考。

3 研究范围与限制

研究范围:

本研究的母体为某大学的大学生,做为主要调查研究的对象,研究以问卷调查方式进行量化之研究,就健康促进生活型态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进行探讨与分析。

4 研究工具

本研究系采问卷调查法共分三个部份,第一部份为大学生之个人基本资料;第二部分为健康促进生活型态量表,参考叶琇珠(2000)所发展的健康促进生活型态量表,全量表共39题,计有自我实现、压力、健康责任、营养行为、人际关系、运动等六个构面。第三部分为与生活满意度量表,本研究之生活满意量表为根据Diener、Emmons、Larsen & Griffin(1985)发展之SWLS量表(The 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在生活满意构面上,是指个人对于自身生活的综观性评价,共有五题。两量表再依据实际情形修定改编而成之问卷,问卷经项目分析与信度考验,确认问卷之信效度。

5 研究对象与抽样实施

本研究之主旨在分析进修学校学生之健康促进生活型态与生活满意度之反应情形。以建国科技大学进修学校学生为研究样本,研究采立意便利方式于2013年5月1日至6月30日,进行调查。共计发出400份,其中扣除填答不实及遗漏值太多及废卷者之无效问卷83份,得有效问卷317份,有效问卷回收率79.25%。

6 结果与讨论

6.1 基本数据

性别方面,以「男性」人数最多有180人,占56.8%;在年级方面,人数最多以「一年级」人数有191人,占60.3%;在年龄方面,人数最多以「20~30岁」有160人,占50.5%;在婚姻方面,其中以「未婚」人数有238人,占75.1%居多;在子女方面,以「无」人数有240人,占75.7%居多;在自觉健康方面,以「普通」人数最多有230人,占72.6%。

6.2 生活满意度表各题目之反应情形

由表1结果得知,深圳大学在活满意度部分,平均分数为3.10,整体来说,深圳学生对自己的生活满意拥有不错的评价。

6.3 健康促进生活型态与生活满意度之相关(表2)

经皮尔森积差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在健康促进生活型态各个构面均与生活满意度有显著正相关存在。亦即健康促进生活型态的「自我实现」(r=.571, p<.01)、「压力」(r=.493, p<.01)、「健康责任」(r=.347, p<.01)、「营养行为」(r=.348, p<.01)、「人际关系」(r=.390, p<.01)及「运动」(r=.454, p<.01)的健康促进生活型态越高,则其生活满意度愈高。

7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1)有效样本中,以「男性」人数最多;在年级方面,以「一年级」人数最多;在年龄方面,以「20~30岁」人数最多;在婚姻方面,其中以「未婚」人数居多;在子女方面,以「无」人数居多;在每月所得方面,以「20001~40000」人数最多;在自觉健康方面,以「普通」人数最多。(2)在健康促进生活型态中,以「人际关系」之「我会和我亲近及关心的人保持联络」感受最大,其中「我常检查胆固醇并知道结果」最为困扰。(3)在生活满意度中,大学进修学校学生对自己的生活满意度拥有不错的评价。(4)健康促进生活型态中的「自我实现」、「压力」、「健康责任」、「营养行为」、「人际关系」与「运动」与生活满意度有显著线性正相关存在。

7.2 建议

(1)健康中心。研究结果发现「健康责任」是生活满意度之最大影响因子。因此建议每学期安排健康讲座,请专业的健康医护人员到校讲演不同类科的健康知识;也设立健康咨询站提供学生咨询任何有有关健康的疑问;并且能办理旧生每年定期的健康检查。(2)体育室。研究结果发现学生在「运动」的构面上得分不高,显示学生缺乏运动知识也未养成运动习惯,因此建议体育室在体育课程中加强体育常识并灌输终身运动习惯的概念;并举办相关体能活动的竞赛,增加学生参加体能活动的机会,透过竞赛的宣传与氛围的制造,让学生感染运动的风潮与享受,进而建立运动的习惯。(3)课外活动组。研究结果发现学生之「压力」指数偏高,显示学生明显感受到生活各个层面(课业、经济、同侪、家庭等等)的压力,因此建议课外活动组能透过各种活动的办理(如艺文活动、演唱会、电影欣赏、名人讲座、歌唱比赛等等),增加学生纾解压力的管道。

参考文献

[1]陈柳.中职护生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及相关因素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3.

[2]王燕.自我效能理论在功能性便秘患者生物反馈治疗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1.

猜你喜欢

生活满意度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关于大学生体育活动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的相关分析
城市农民工生活满意度调查分析
大同市第一代农民工生活满意度的实证研究
居住区绿地环境与居民身心健康之间的关系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