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互动意识的策略
2018-08-11赵伟
赵伟
【摘 要】初中音乐课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音乐实践中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互动意识的培养,有效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中得到美的教育和情操的陶冶,推动学生个性的发展,帮助学生完善人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关键词】初中音乐;互动意识;培养策略
初中学生音乐素养是多方面的,包括识谱、演唱、欣赏、演奏等,培养中学生音乐素养有助于中学生从音乐中获得美的感受和体验,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音乐知识的学习中各方面得到潜移默化的陶冶和提升。初中音乐教学要让学生获得满意的成绩就要让其爱上音乐,主动学习,教师就需要制定一些教学方式来活跃上课氛围,提升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
一、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互动意识
初中音乐教师在完成教学进度的时,要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让学生带着兴趣投入到课堂中。在上课前,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最近流行或者学生喜闻乐见的音乐,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并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并让学生愿意与老师交流沟通,更能够拉近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在平时与学生的相处中,教师要与学生打成一片,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一定的親和力。这样,有利于老师在课堂上展开教学计划。教师在课堂上,还要尽量多鼓励和赞扬学生,让学生建立自信,对音乐课堂产生更多的兴趣。教师在进行音乐课的知识讲解时,不仅要教授学生一定的音乐技巧,还要善于利用每一首乐曲的不同创作背景以及作者特点,调动学生探索走进每一首歌曲的欲望,加深对歌曲的理解,有利于老师在教学时让学生在情感上产生更多的共鸣。教师要努力探索,争取找到该教学内容的最佳讲解方法,取得最佳教学效果。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多种教学方法的采用,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无疑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多种音乐器具的使用,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教学,避免传统以往的教师一个人讲解,学生被迫听讲的局面。还可以在讲解课本知识之前,播放一些与之相关的流行歌曲或古典音乐,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除去课内教学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多进行课外活动的音乐教学,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习兴趣,从而为实现音乐的有效教学提供有利条件。对于课堂的提问一定要控制好提问的时机,针对性提出问题,对学生思考问题的质量以及创新思维的养成具有一定的影响。例如,当前的流行音乐对学生具有一定的影响,那么在音乐教学时尽可能的引进一些流行音乐进行教学。学习《不想长大》的时候,教师提问:你们相信这首音乐的作者是300多年前的人吗?当时很多的学生可能表示质疑,经过学生一番讨之后,确定不相信教师说的,那么教师可以放映莫扎特的《第四十交响曲》很快学生就会听出两手音乐的高潮部分几乎相同。这样的提问方式,间接给学生一个平台,让学生去研究西方古典音乐,对学生音乐了解程度有一个很大的提升。
二、更新教学理念,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教师要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将那些传统的、低效的教学行为进行改善。课堂上可以设计更多学生参与进来的游戏或活动,教师也可以多进行和学生间的交流。这既能让教师更了解学生的想法,教师也可以将一些理念以及自身对于作品的理解传递给学生。在这样的整体氛围中能够更好的实现师生间平等关系的构建,能够充分体现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讲授“奥林匹克风”这一单元的内容时,笔者一改往日教师领唱、学生学唱、教师讲授、学生听讲的方式,将小组竞赛的活动方式引入到课堂,以“奥林匹克”为主题,结合初中生风华正茂、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展开班级竞赛。并邀请了几位音乐教师担当评委,试图在点评环节将课堂知识渗透其中。这一随意之举竟然引发了学生的强烈反响,他们或合唱,或独唱,或重唱,在融入一定的表演成分的基础上,将单元内的很多曲目以极好的效果呈现在大家面前。我们要摒弃以往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的传统教学理念,所设计的音乐教学活动要围绕学生来进行,从而充分体现学习主体性,促进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如在教学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歌舞青春》中《青春舞曲》这首歌时,我并没有将这首歌直接教唱给学生,而是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了这一乐曲,让学生认真聆听、感受音乐,然后问学生:“这是哪个民族的歌曲?这首歌曲的音乐特点(曲调、节奏、速度、情绪)是什么?”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交流。然后,继续播放歌曲,让学生边听边跟随音响唱乐谱,并体会这首歌的节拍感。这样,一方面,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另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首歌的歌曲知识。
三、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互动意识
初中音乐教师在进行授课时,要根据教材以及学生的特点,不断改善教学方法,让教学方法更符合学生的发展,更能够被学生所接纳、接受。教师在上课前可以利用多媒体准备一些教案,在上课时,老师可以直接播放教案。对一些音乐内容的讲解,教师还可以提前准备好PPT。比如在五线谱的讲解中,老师可以提前利用多媒体准备好图片,上课时进行直接播放即可。这样大大缩短了板书的时间,丰富了课堂的内容。教学《装扮蓝色地球》这首歌时,我通过多媒体将野蜂飞舞、鸟儿歌唱、太阳温暖的大自然景色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在充分欣赏、自由想象之后,入情入境地体会歌词的意境……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发挥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可以把学生分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比如,男生为一组,女生为一组。教师作为裁判和命题人布置一定的任务或者题目,让两个小组共同参与到竞赛中。比如,在学习完歌曲之后,老师为了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一定的检测,可以让学生比赛合唱,评比哪组唱得最和谐、最准确,获得胜利的小组可以得到一定的奖励。在小组合作竞赛中,学生能够都参与到教学中,并且还能够互相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还能够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初中音乐教学质量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需要初中音乐老师在对课程以及学生进行研究和了解的基础上,不断改善教学,让教学方法更符合学生的发展,更容易被学生接受,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仍然将音乐知识作为教学的重点,教师的权威角色一直存在。过分依赖音乐课本进行教学,不能调动学生的音乐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其参与师生互动活动。重视课堂的平台作用,将更为丰富的音乐教学内容引入到初中音乐课堂中,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中具有更多音乐学习体验,有利于师生互动活动的开展。在进行音乐教学设计时,教师要深入到初中学生的生活中去,从学生的角度分析音乐学习内容,将更多流行歌曲作为教学资源引入。例如,在讲解《夜曲》时,为了满足初中学生的音乐兴趣,教师可以将周杰伦的同名歌曲引入到课堂中,提升学生注意力。就后者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一下学生喜欢这首歌的原因,促进师生互动氛围的活跃。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对两个作品进行对比,发现各自的审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