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班级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8-08-11何燕玲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14期
关键词:班级文化建设小学问题

何燕玲

【摘要】作为社会群体的班集体,它的所有成员或部分成员所共有的信息、价值观、态度、构成班集体文化。它的形态包括以教室环境为主要内容的班集体的物质文化,以班级组织与规章制度为内容的班集体的制度文化和以班风、学风为主要内容的班集体精神文化。班集体文化建设作为一个新的德育模式,体现了以文化特色为核心,以信息的刺激、榜样的影响,知识的传递、艺术的陶冶、心灵的启迪为方式的精神力量作用于学生思想的重要性。

【关键词】小学 班级文化建设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4-0210-02

班级是学生开展学习活动、集体交流的重要场所,对于学生的学习以及个人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其思维意识、认知能力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受外在环境影响大。因此,教师要注重班级文化的建设,创设积极、阳光的集体氛围,让学生能在一个健康、有活力的班级体中健康的成长。本文从如今小学班级文化构建的角度出发,系统论述如何有效的在小学开展班级文化建设。

一、当前小学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个性

在许多学校,班级建设缺少个性这一问题尤为突出。很多班主任会根据具体的主题组织学生建设班级文化墙,比如在教室后墙开辟诗歌板块,在这个板块写上诗人生平介绍以及著名诗词等,但这种墙上文化毫无特色,不能吸引学生前去了解。除了墙上文化,班级活动同样缺乏个性,只是跟着学校的指示走,没有在活动的主题以及创意上下功夫。此外,在建设班级文化时,班主任往往忽略了班级内部的小群体文化,如班内有些学生对唱歌感兴趣,有些学生对乐器演奏感兴趣等。班主任如果能重视这些有价值的班级亚文化,将会引导班级文化朝着多样性的方向发展,促使其更鲜明、更具特色。

(二)过于形式化

班级文化活动对于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它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品行,有利于增强班级的凝聚力。但有的班主任认识不到班级文化活动开展的重要性,认为它浪费教师和学生的时间,有时仅仅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而交书面方案而已。对于社会实践活动,由于班主任要考虑经费、安全等问题,这些都令班主任头疼,导致实践活动也不了了之。

(三)缺乏有效的宣传和引导

制度不是一纸文字,而是需要有效的宣传,让学生真切的领会制度的内涵,而不是冰冷的条条框框。目前,很多小学生对班级各项制度的理解存在偏差,主要是因为在制度文化建设中缺少宣传和引导。例如在班级的黑板报和宣传墙中,应该进行有效的宣传载体,往往由于老师的疏于管理,经常都是一些名人名言、枯燥的学习理念。

二、优化对策

(一)明确目标,创造有针对性的班级文化

一个被认可的班级文化需要班级成员精心建设,需要班主任的全方位引导,更需要班集体的全身心投入和共同参与,班主任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推动者和主要策划者,除了明确班级文化建设的意义和目的外,还要发动广大班级成员。班主任搭台,班级成员唱戏。班主任要具有时代的高度,从大的层面把控班级文化建设,要把时代的潮流和国家的发展糅合到班级文化建设中,这样的班级文化就具有了时代的先进性,就会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同呼吸共命运。班级文化建设是为服务广大班级成员而建设,为每位学生的成长而服务,为提高每位学生的综合素质而服务。明确了这种目标,就不会迷失方向,就能承担起掌舵人的角色。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班级活力

有影响、有特色、有内涵的班级活动是活跃班级气氛,增强班级活力,促进班风建设的有效方式,也是展示学生风采、锻炼学生素质,提高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每学期,我班除了重视学校指定的各种活动外,还长期坚持搞一些具有班级特色的活动。比如一日一思活动:俗话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为了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以及让他们养成每日反思总结的习惯,我让学生每天在日记本上写三句话:分别是:每日一得,每日一失,改进措施及启示,大多数学生都养成了每日省吾身的习惯。励志故事演讲活动:为了培养同学们吃苦耐劳、好学上进的意志品质,我班特别抽出每天课前的5分钟时间,进行每天一则励志故事演讲比赛。同学们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自己也不由得被故事中的人物所感动,立志要向他们学习。此项活动不仅培养学生阅读和学会倾听的良好习惯,同时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更使他们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感悟人生,意识到坚强、努力等良好的意志品质的可贵,并努力养成这些意志品质。有了这些励志故事的潜移默化,同学们一个个热情高涨,很快就形成了同学间团结互助,学习上你追我赶的优良班风。

(三)引导班级舆论,培养良好班风

正確的舆论对班级的生活和学习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它能让班级充满生机,学习兴趣高涨,形成良好的班风。首先,要培养学生正确的认识。学生的认识是引导班级舆论,培养良好班风的先行条件。其次,及时发现,积极引导班级舆论向积极向上、和谐、健康的方向发展,形成良好风气。再次,要善于利用骨干,充分发挥他们的带头作用。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要培养品学兼优、积极向上的学生作为骨干,充分发挥他们的带头作用,树立威信,形成良好班风。

三、结语

总的来说,班级文化建设是一门潜在的课程,更是一门艺术课,在一个具有健全文化建设的班级中,全体学生会自发地形成一股浓郁的和谐风气,学生就会把班级当成自己的“家”,能融洽地与同学相处,与老师交流,友好地进行合作,彼此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在这样积极向上,温馨和睦的环境中,我们的教育也就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黄菊妹.小学班级文化建设中的班规探析[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7(3):106-110.

[2]董彦汝.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班级文化建设的途径探讨[J].考试周刊,2017(97):9-9.

猜你喜欢

班级文化建设小学问题
建设幸福班集体,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高三班主任课程实施能力对班级的“正”影响
“浅谈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及推行措施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