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2018-08-11张焕枝
张焕枝
【摘要】从事多年的心理教育教学培训工作,我深切地体会到农村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乐观,提高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的素质刻不容缓。本文对农村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从培训需求、多种方式结合、完善培训机制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任性 自卑 交往 需求 多种 机制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8- 0249-02
陕西米脂县的校外巷道发生的伤害事件,导致19名学生受伤,系肇事者在学校受到欺负,心理发生扭曲是主要原因。这一事件的发生再次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中小学生正是心理发展、性格养成的关键时期,做好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对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对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有着重要作用。由于各种原因,农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我县中小学教育的盲点和弱区,而这一环节的过于薄弱和缺位,对农村中小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与培养、农村儿童的健康成长和素质教育的提升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从事多年的心理教育教学培训工作,我深切地体会到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乐观,提高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的素质刻不容缓。
一、农村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1.农村经济条件不太好的家庭,文化氛围不浓,教育观念落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态普遍存在,绝大部分家长对教育缺乏足够认识,对心理教育相关知识更是知之甚少。农村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对子女百依百顺,包办一切,在家备受父母、祖父母等几辈人的呵护,几乎成了“小皇帝”、“小公主”,同时受拜金主义思想影响严重,学生容易出现任性、娇纵、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问题。
2.农村家长文化水平不高的多,对孩子的成长无力辅导,对教育缺乏正确认识的家长多,对孩子的成长无心辅导。有的家长对子女经常训斥,使孩子对父母见而生畏,缺乏感情交流。孩子遇到困难得不到帮助,遇到挫折得不到鼓励,使孩子有种“压抑感”、“委曲感”。有的父母感情破裂,双亲离异,严重摧残了孩子的心灵。更有些“问题家庭”家长本身品德低劣,作风不正,对孩子的危害也就可想而知了。学生容易出现自闭、自卑、胆怯等不健康心理。
3.农村外出打工的家长多,无法监护孩子的成长,大部分农村儿童在家由祖辈监管,一方面,因为爷爷奶奶对孩子的监管不严,另一方面,祖辈的溺爱,致使一部分孩子沉迷于看电视,甚至有的孩子放学后偷偷到网吧去上网、玩电子游戏。这些都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孩子容易看电视成瘾,迷恋上网,沉溺电子游戏等。
4.农村孩子社会生活面的狭窄、信息获取源的单一、所处环境的单调造就了他们不知不懂也不会如何更好地与他人交流沟通,而这样又使他们表现出冷漠、逆反心理等不正常情绪。有的学生由于家庭的特殊情况,或自己的学习成绩不够理想,总认为别人看不起自己,心理上自卑,行动上自闭,在班级活动中表现不踊跃,课外不愿和其他学生玩耍,身上缺少了儿童活泼好动的天性,与他人交往能力不强,这样的学生在幼小的心灵上产生了障碍,缺乏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
5.农村教师心理健康教师大多属于相近学科教师兼带,心理教育专业知识严重缺乏,大部分教师也能体会到心理健康对于学生、对于教师、对于教育教学的重要性,但是专业知识缺乏,无力支撑,心有余而力不足,没办法操作。
二、农村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应对策略
农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状况虽然正常的居多,但有问题者所占的比例也不少。因此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强化对心理健康教师的在岗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结合这几年的培训经验,我觉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重视需求调研。农村心理健康教师培訓的前提和基础是要了解当前农村心理教育教学的现实,即农村心理健康教师的真正学习需求,让心理培训更加贴切农村教师的个性需求。相对而言,农村心理教师更喜欢采用可操作、可体验、可参与的培训方式。更重视心理健康知识的实用性而非学术性,重视应用性而非理论性。心理培训只有真正抓住了农村心理健康教师的切实需要,才能更好地对症下药,构建常态化的心理培训机制。如,农村心理健康教师大多是由其他相近学科的教师兼带,缺少必要的相关操作性的基础知识,所以培训时,必须抓住这一需求,从最基础的可操作的心理知识入手,进行有效培训。再如,现在的农村学校,很多孩子的父母都身在他乡打工、经商,留守儿童们有的和“单亲”生活,有的被托付给亲朋好友,还有的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更有一部分儿童独自生活在农村,自己照顾自己。因此,心理教师培训应当照顾这部分人的心理需求内容。
2.多种方式结合。农村心理健康教师培训根据需求的不同,采用的培训方式也不同。作为培训者应该整合当地的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城镇中小学一线心理健康教师的力量,使之与县域优秀班主任、心理专家学者一起组建为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培训队伍。应该充分利用当地的教育信息技术手段,将线上与线下培训恰当融合,完善农村心理健康教师继续教育的信息平台,构建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相结合的农村心理健康教师培训,以更专业的方式提高教师的心理专业水平。在培训过程中,应当根据农村教师的心理发展需求制定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培训计划,将集中培训与分散研修相结合、系统学习与实践研修相结合,应该选取恰当的心理培训主题,主题具有时效性和针对性,以研讨、交流、案例实践、角色模拟等方式代替“满堂灌”,充分激发农村心理教师的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
3.健全培训机制。对于在职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培训来说,培训的管理有一定难度,应注意规范性和灵活性的高度统一。健全的心理培训体制以及弹性化的学时学分管理都是卓有成效的,尽量避免培训无后续的问题。同时要制订专业的心理培训评价标准,包括反应评估,即教师是否喜欢培训内容,培训内容是否有用,教师的课堂反应是否积极;培训结果评估,即教师经过培训学到多少有用知识,教师的能力有多大的提高;工作表现评估,即教师的心理工作表现在培训前后有无变化,变化多大,工作中能多大程度地运用所学的心理健康知识;成果评估,即培训前后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质量是否有所提高;建立心理健康辅导档案,即采用描述性记录、收集个体、集体心理辅导的过程性资料等。
总之,农村心理健康教育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作为一名心理健康教师的培训者,需要不断努力实践,不断完善培训机制,提升农村心理教师的素养,为提高农村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