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真正的思维导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2018-08-11李艳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14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思维导图运用

李艳

【摘要】高中历史课本,是以专题史的形式呈现相关史实的,时间与空间的跨度大,古代与近现代、国内与国外的史实相互交错,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出现知识点相互混淆的状况,这就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甚至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思维导图的优越性合理地运用于历史教学中,既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让学生在开发自己大脑的同时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而在学习的过程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思维导图 高中历史 教学质量 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4-0151-02

真正的思维导图需要与结构框图、概念图等区别开来。不止有人认为思维导图即是结构框图,甚至有很多教辅书制作的结构框图也称之为思维导图。这是错误的,也是极为误导学生的。真正的思维导图被称之为“大脑的瑞士军刀”他的创作过程模仿的是人体脑细胞的形状,就如同我们常见的叶脉纹路或是树枝一样,它是一种自然的思维工具,有助于快速、高效、自然的促使大脑进行工作,增大成功的概率。

一、思维导图的背景

真正的思维导图具有很大的优越性,研究表明,将思维导图引入到课程学习中,不但可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使学习者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记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真正的思维导图是一种符合发散性思维的极具创新性、直观性、整体性的笔记方式,它由中心图、流线型线条、关键词及图像组成,相较于传统笔记即线性笔记的单一性,思维导图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

思维导图是英国东尼·博赞先生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所发明的。真正的思维导图是一种符合发散性思维的极具创新性、直观性、整体性的笔记方式,它由中心图、流线型线条、关键词及图像组成,相较于传统笔记即线性笔记的单一性,思维导图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其制作過程是:一张A4纸张,横向铺放,类似风景画的样式。在纸的中央画上一副突出主题的彩色中心图——可由图形和文字组成,至少有三种颜色,单一的色彩会使大脑感到单调,容易犯困。

“一图值千金”,图像不但能够刺激大脑皮层,吸引目光,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增强记忆力,培养创新能力,因此尽可能的利用图像来表达知识点,让整个思维导图看上去更具吸引力,让大脑对知识点的存储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接受。文字的书写要用印刷体,并尽量横向写,规范的字体有利于提高辨识度,方便大脑对知识点进行回顾。线条与字体的变化要体现渐进性和层次感,能够充分体现知识点的主次之分。各分支之间的间隔要合理有序,不易过宽,也不易过窄,使每个条目看上去都层次分明,条理清晰;每个关键词都要写在线条上,线条的长度与关键词的长度要相等,既使前后关键词之间的连接更加和谐,还可以节约空间,以便增加更多的内容;每条线上写一个关键词,大脑有充分的空间进行思考和联想,有助于对新旧知识进行整合。

三、真正思维导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传统笔记法通常是将老师在课堂上所讲的重要内容,或者是自己总结的重要知识点,以文字的形式分条进行记录。将真正的思维导图运用于高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大脑能够快速捕捉到重要知识点的内容,以便从整体上把握整个知识结构,通过关键词的使用在重要知识点之间搭建桥梁,激发大脑的联想功能,有助于避免将宝贵的时间浪费在无关紧要的知识点上。此外,思维导图的灵活性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人脑在词汇、图像、逻辑、数字、颜色、空间感知等方面的潜能,让大脑在学习的过程中处于最佳状态,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下面是学生针对同一历史知识点的内容——《新航路的开辟》,分别用两种不同的笔记法所呈现出来的案例。

1.传统笔记法

新航路的开辟

(1)原因

根本: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

直接:传统的东西方商路受阻

社会:寻找黄金和香料

思想:传播宗教

客观:科技的进步、皇室的支持、罗盘针(指南针)和星盘的传入、地圆

说的流行。

(2)经过

(3)影响

1)打破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世界开始从分散走向相互联系的整体

2)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

3)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4)给亚、非、拉等国家带来深重的灾难

2.思维导图笔记法

首先确立一个中心图,突出本课的主题;其次以钟表的12点方向为基准,按顺时针的方向用不同颜色的笔写出第一级关键词;在第一级关键词的后面,通过发射状的线条,写出第二级关键词;在第二级关键词的后面,通过发射状的线条,写出第三级关键词;以此类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写出多级关键词。注意线条的粗细和字体的大小,是随着级别的高低而变化的,级别越高,线条越粗字体越大,反之,级别越低,线条越细字体越小。最后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在相应的内容旁边,画上相关的简图,既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记忆,又刺激了大脑的神经元,还使笔记更具美感。

下图是学生根据思维导图的原理所绘制的本课内容,它的中心图以平面地球仪的形式呈现出欧洲、大洋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的大概地理范围,还配有相应的文字及图画,很好的诠释了本课标题的含义。从中心图发射出的三个一级关键词,以钟表12点钟方向为基准,按顺时针的方向旋转,分别是原因、过程、影响。在一级关键词的后面分别发射出相应的二级关键词,在二级关键词的后面,分别发射出相应的三级关键词,以此类推,得到第四级、第五级……关键词,并在适当的位置绘有相应的简图。该生无论是在关键词的选择,颜色的选用,还是线条的粗细搭配上都做得极为细致,是一张极有价值的历史思维导图笔记模板。

通过与传统的线性笔记法相比较,思维导图笔记法不需要太多的篇幅,复杂问题由繁到简,字数大幅度减少,但这并不影响对主要概念的理解记忆,既减少了复习知识点的时间,又提高了复习效率。

参考文献:

[1]英国东尼·博赞、巴利·博赞/著,卜煜婷/译,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思维导图》,2016.2.

[2]英国东尼·博赞、克里斯·格里菲斯/著,卜煜婷/译,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思维导图实践版》,2017.1.

[3]英国东尼·博赞/著,卜煜婷/译,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启动大脑》,2017.2.

[4]英国东尼·博赞/著,丁大刚,张相芬/译,北京中信出版社《博赞学习技巧》,2011.6.

[5]英国东尼·博赞/著,丁叶然/译,北京中信出版社《快速阅读》,2011.6.

[6]刘艳,北京文化发展出版社《你一学就会的思维导图》,2017.6.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思维导图运用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