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不可怕也不浪漫
2018-08-11晓林
晓林
孩子们通过不正当、不合理的途径获得的与死亡有关的知识,注定是不全面的、偏激的,甚至是畸形的。针对青少年轻视生命、曲解死亡和恐惧死亡等现象,死亡教育的实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死亡教育不可少
因为奶奶去世,9岁男孩小峰变得沉默寡言、神情呆滞,但是没有引起父母的关注,毕竟,小峰是奶奶带大的,感情深厚,悲痛是难免的。谁也没有想到,在奶奶的葬礼上,怀抱奶奶遗像的小峰突然精神崩溃,他死死地抱住妈妈,说看到奶奶的魂魄在他的周围游荡,要带他一起走。在医院,小峰被诊断为应激性精神障碍,后来转到我的心理诊所接受心理治疗。
程先生是小峰的爸爸。因为经常陪同儿子来治疗,我们成了朋友。这天,小峰由助理陪同进行户外运动治疗,程先生闲着没事,便与我攀谈起来。从小峰的病情到治疗效果,不知不觉就聊到了死亡教育。
程先生说:“别人都说小峰是被奶奶的去世给吓坏的,迷信的人说这是奶奶阴魂附体,精神科的医生则说是小峰心理脆弱,您怎么看?”
我说:“我认为小峰少上了一门课。”
程先生睁大了眼睛,问:“什么课?”
我说:“死亡课。”
程先生笑了,说:“哪有这样的课!死亡,多不吉利的字眼,人们避之唯恐不及,恐怕只有在骂人的时候才用到。”
“这恐怕就是小峰出现精神障碍的深层原因。”我说,“心理学研究显示,儿童在4岁左右就会产生死亡的概念,如果不能得到父母或老师的正确引导,容易对死亡产生错误认知,进而产生负面情绪,不仅会像小峰这样出现应激反应,而且有可能对成年后的心理健康产生消极影响。因此,对儿童进行死亡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程先生说:“对小孩子进行死亡教育,是不是太早了?等懂事了再学也不迟嘛!”
“但是,死亡事件可不会等待孩子长大。”我说,“通常,祖辈会在孩子未成年的时候辞世,孩子将面对真实的死亡事件。如何面对亲人的去世?如何理智地处理悲伤情绪?这些理念和技能,父母不教,孩子是不可能无师自通的。遗憾的是,由于我们传统文化对死亡的避讳,死亡教育在幼儿阶段,甚至所有教育阶段都是缺失的。”
程先生问:“死亡教育就是教孩子如何化解悲痛吗?”
我告诉程先生,死亡教育能够使孩子的内心更强大,其积极作用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从知识层面讲,死亡教育能够让孩子认识并理解生和死是人类自然生命历程中必然要经历的。调查发现,与成人公开探讨过死亡的孩子,对死亡有更加积极的看法,而未与成人公开探讨过死亡的孩子,对死亡的看法大多是负面的。当被问及“死亡”时,未与成人公开探讨过死亡的儿童会出现一些负面生理反应,如发抖、出汗或感觉无力。因此,主动与他们讨论死亡,从而引导他们正确地看待死亡,能够降低他们对死亡的恐惧,使他们更加积极乐观地生活。
其次,死亡教育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教会孩子处理因为“失去”造成的悲伤、焦虑和恐惧等负面情绪。死亡教育的核心是心理教育。通过死亡教育,孩子需要学会理智地面对亲人的离世及家庭的变故。尤其是在离婚、同居和重建家庭数量不断增加,家庭结构变得更加复杂的今天,学会应对“失去”,提升处理不良情绪的能力,对孩子来说尤为重要。
最后,从情感上讲,死亡教育能够教孩子学会关爱他人。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可以使其了解失去的痛苦,从而产生同理心,知道如何关心那些需要面对失去的人,这对孩子的认知发展非常重要。因为同理心的产生,表明孩子走出了以自我为中心的阶段,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进而走向成熟。
程先生频频点头,又问:“那么,国外是怎样开展死亡教育的?”
我说:“美国是死亡教育的发源地。到1976年,美国已有1500多所中小学校开设了死亡教育的课程。在死亡课上,殡葬行业从业人员或护士会跟孩子们认真地讨论人死时会发生什么事,并且让孩子通过表演的方式,体验突然成为孤儿的凄凉感觉。在家里,对于孩子提出的有关死亡的问题,美国家长通常会直截了当地回答。另外,孩子还在家长或老师的带领下,到提供善终服务的机构,对即将辞世的绝症患者进行临终关怀。在英国,皇家学院于1976年建立了死亡教育机构,开设了远程教育课程。1988年教育改革方案出台后,其中包括‘死亡和悲哀等学习项目,健康教育的标准也包括了‘死亡和丧失课程,为年龄低至11岁的儿童开设内容与死亡有关的课程。”
“看来,我国在这方面大大落后了!”程先生深有感触地说。
死亡教育很温暖
“凡是学校不开设的课程,都是家庭教育的重点。”我说,“学校不开死亡课,家长就绝不能放过,因为一旦放过,吃亏的就必然是孩子。小峰发病就是一个教训。”
程先生点头表示同意,又问:“在家里开展死亡教育,应该从何处入手?”
“孩子认识世界以形象思维为主,死亡教育不妨从老照片入手。”我建议程先生与小峰一起看家庭老照片,让他认识未曾谋面的祖辈,看看爸爸妈妈小时候长什么样,再看看自己的满月照。“通过看老照片,可以让小峰对成长、衰老、死亡有一个直观的認识,让他慢慢理解生命的不可逆性,以及死亡的必然性。现在影视作品中有大量的穿越、不死、轮回等虚幻情节,容易造成孩子的理解偏差,父母一定要予以严肃纠正,帮助孩子树立珍视生命的理念,引导孩子思考如何保护自己的生命,更加健康地生活。”
程先生说:“关于生命现象,心理医生已经对小峰进行了全方位的解释,这方面我就不必多费口舌了。除此之外,家庭教育还能在哪些方面有所作为?”
我告诉程先生,死亡教育不是特指人的生老病死,还包括与丧失有关的所有负面事件,因为大到失去亲人,小到失去玩具,都会让孩子产生悲伤、焦虑和痛苦等情绪。从心理教育的角度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关注的是孩子如何控制情绪,要让儿童认识到,面对失去,尤其是面对不可逆转的失去,负面情绪是没有意义的,应该将注意力转移到积极方面。“比如,”我举例道,“您要经常对小峰说,虽然奶奶去世了,但你还有爷爷、爸爸、妈妈、老师、同学等很多爱你的人。再比如,小峰的同学小钢转学了,您要对他说,虽然小钢搬去了外地,你们不能经常一起玩了,但是你可以跟小钢视频联系,更何况,你也可以跟小伟一起玩。这样宽慰他,目的是引导他形成乐观的生活态度,学会积极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负面情绪。同时,培养孩子的同理心,使他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体会对方的情绪,给予别人关怀与爱,也是死亡教育的内容。总之,死亡是冰冷的,而死亡教育可以很温暖。”
程先生思忖良久,问:“您说的都对,但无论怎么说,生与死对孩子来说都是过于深奥的话题,如果孩子听不懂怎么办?”
我说:“因材施教是所有教育的法则,死亡教育也不例外。如果孩子听不懂,那当然是家长的失职。”我告诉程先生,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认知特点,家长应施以不同的死亡教育。
0~3岁的幼儿对死亡没有概念,也很难理解死亡,他们只能从爸爸妈妈嘴里知道,死亡是件不好的事,会令人不开心。这个阶段,家长可以用比喻、拟人的方法向孩子解释死亡。比如,可以把孩子心爱的玩具坏了比喻为死亡,让孩子理解,没有办法恢复原状的损坏就是死亡。也可以把死亡比喻为人生了很厉害的病,救不活了,要離开很长一段时间。家里有老人去世时,就可以这样告诉他们,让他们对死亡有个粗浅的认识。
3~6岁是孩子的幼儿园阶段,这时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社会认知能力,在家长的教育下,能辨别一些最基本的是非。孩子已经慢慢学会思考,一味地用比喻举例子的做法,孩子反而会弄混,所以,这时父母要诉孩子,死亡是一件很危险的事,着力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这是非常重要的。
我对程先生说:“国外专家曾做过实验,把婴儿举到悬崖边时,婴儿的心跳明显加速,这说明婴儿对危险有本能的认知,并有恐惧反应,但再敏感的生理反应也不足以保护孩子的安全。必须承认,孩子对许多潜在的危险是没有认知的。比如,夏天孩子走到河边,感觉到河水的清凉,就会慢慢往河中间走,但孩子并不知道河中间很深,很危险,就很容易发生溺水事故。如果家长把死亡教育做到位,帮孩子建立危险意识,孩子看到河水就会恐惧,就不敢往河中间走。”
程先生说:“我明白了,在幼儿园阶段,死亡教育的重点是安全教育。”
我告诉程先生,小学阶段的孩子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性,和成年人一样有悲伤的情绪,会简单的思考,也能做出基本正确的判断。这时,父母的死亡教育不必再拐弯抹角,应该正面回答孩子提出的问题,引导孩子建立科学的生命观。“可以带小峰去自然博物馆、科技馆、地质博物馆等,看看人是如何出生、长大、老去、死亡的,看看人类是如何进化的。然后平静地告诉他,死亡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所以死亡不可怕,可怕的是对死亡的恐惧。”我说。
美化死亡不可取
几天以后,程先生又找到我,说死亡教育的话题有继续讨论的必要,因为他遇到了新问题。他兴致勃勃地对我说:“为了帮助小峰正确理解死亡,我带他去电影院看了电影《寻梦环游记》。这部电影不错,其主题‘死亡不是永别,遗忘才是感动了无数人,小峰也非常喜欢。我的问题是,死亡可以这样美化吗?死亡教育可以这样浪漫化吗?”
我说:“一般来说,我们有两种方式将死亡概念化。一种是从死亡的生物意义上对孩子解释死亡。这是指死亡的必然性、普遍性、不可逆性、因果性等。另一种是从宗教或者灵性的角度来解释,如佛教中的轮回转世,基督教中的天堂地狱等。从死亡的生物性角度来解释死亡,是基于科学的认知、事实和生物科学的理解,更加强调对死亡本身的属性理解。而后者从宗教或者灵性角度解释,更强调死亡之后的情况,比如人去世后就去了天国地府。尽管孩子因为割舍不下对去世亲人的情感,更倾向从宗教和灵性的角度来想象死亡后的状态,但我们仍然需要从生物学角度对孩子解释死亡。”
程先生皱紧眉头,问:“为什么不能多给孩子一些温暖的安慰?把奶奶的去世说成‘灭失‘永别,是不是太残酷了?”
我告诉程先生,儿童很难区分想象与现实,很多时候会把想象中的事物当成现实存在的。如果儿童接触了关于鬼神的故事,却无法理解鬼神的存在只是人想象出来的,就容易产生恐惧等心理问题。再比如,基督教认为人死后会去天堂,与上帝一起生活。这种认识可能导致儿童出于好奇而做出一些极端行为,比如想去体验死亡。“另外,从生物科学的角度解释死亡,能够帮助孩子树立科学、合理和健康的生命观。当孩子理解了生命是一段不可逆的旅程,便会更加珍惜生命、敬畏生命。”我说。
程先生说:“我经常对小峰说‘奶奶在九泉之下等待你的好消息‘用好成绩告慰奶奶的在天之灵‘奶奶会保佑你取得好成绩之类的话,意在鼓励他的斗志,同时也是在缅怀一手把他拉扯大的奶奶。难道这样说是错的吗?”
“对小峰这样的小学生说这类话肯定是不妥当的。”我说,“因为这类话已经涉嫌迷信了。只有等到小峰成年了,对死亡有了科学的认识并能正确地接受死亡,这类话才是妥当而浪漫的。”
通过陪伴小峰治疗,程先生对死亡教育有了全面而深刻的理解,甚至已经成了半个专家。不久前他打电话告诉我,应小峰班主任之邀,他给全班同学上了一堂“死亡课”,效果很好。我大声表示祝贺,因为在心理咨询师看来,父母与孩子一起成长是世界上最优美的事。
【编辑:陈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