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中小企业融资困局破解

2018-08-11吴双

西部金融 2018年3期
关键词:融资难金融创新互联网金融

吴双

摘 要:中小企业融资难是市场因素与制度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互联网金融凭借其开放、包容、高效等特点,实现了中小企业融资的路径创新,为中小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开辟出一条创新性道路。本文对中小企业融资难原因以及互联网金融化解优势进行剖析,提出解困之路途径。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中小企业;融资难;金融创新

中图分类号:F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017-2018(3)-0089-04

一、柳暗花明:互联网金融扭转中小企业融资窘境

根据《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中国的中小企业数量超过了四千万家,占据了中国企业总数的99.7%,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0%,上缴利税占50%,可“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却长期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发展,融资困难成为中小企业持续稳定发展过程中亟需扫除的障碍。

随着中国社会逐渐迈入“互联网+”时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开始出现了转机。当金融业与互联网逐步走向融合,一种“既不同于商业银行间接融资,也不同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第三种金融融资模式”开始形成。互联网金融一经推出,即大有扭转中小企业融资窘境之势,凭借其便捷、高效、针对性强等多方面的特点,而成为中小企业的一次重大发展机遇。

本文从推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需要认清传统金融模式下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困境、探究其本质所在出发,论证互联网金融所具备的优势特点能否有效化解传统金融模式下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并进行制度设计,为互联网金融的持续健康发展开辟出一条创新性路径。

二、追根溯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本质原因探析

本文认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市场和制度两个层面,其中市场因素是根本,制度因素是对市场因素的放大,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进一步严重化、复杂化。

(一)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市场因素

1.信用评级不佳,缺乏诚信支持

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来说,信息不对称是导致中小企业难以获得贷款的一大主因。由于中小企业存在的信息不透明增加了金融机构的甄别成本,使得银行等金融机构不愿意为中小企业融资。同时,中小企业由于自身治理的问题难以获得良好的信用评级。面对缺乏信用支持中小企业,银行在金融压抑的背景下又无法根据贷方实际的风险情况去设定相应的实际利率,以至于在借方愿意承担一定风险溢价的情况下,银行出于资金安全的考量还是不愿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缺乏诚信支持的中小企业在金融市场上很难取得金融机构的认可,导致融资难度显著上升。

2.融资渠道受限,民间金融萎靡

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包括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其中外部融资又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但现实中,中小企业的实际融资主要依赖外部融资,而且是集中于银行等国有金融机构的外部融资。民间金融原本可以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新的路径,但由于利率市场化程度不高,正规金融和民间金融之间存在天然利率鸿沟,民间金融体系高息放贷,导致民间融资成本急剧飙高,中小企业融资的路径愈显狭隘。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制度因素

1.金融抑制严重,资源配置不合理

金融抑制是我国经济发展中长期存在的痼疾。首先,我国长期存在的利率管制使实际利率低于市场利率,间接导致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受到限制。其次,我国现有的金融体系尚不健全,金融体系呈现出明显的二元结构。“就我国的偏好来看,国有大型商业银行面对的服务客户是规模大的大型企业,而为中小型企业提供服务的金融机构却较少。”民间金融的弱势地位使得中小企业融资受到了消极影响。

2.资本市场活躍程度不高,直接融资难度大

由于资本市场的不完善,中小板和创业板筹资规模作用十分有限,且两个板块基本偏向于经营现状优良、资本结构合理及总资产额较大等特点的优质企业。就融资总额而言,2015年中小板和创业板在公开资本市场上通过股权筹资募集资本金额不到当年银行借贷总额的10%。可见我国资本市场股权融资平台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只发挥了很小的作用,导致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无法通过发股来完成资金募集任务。

综合以上原因,我们不难发现在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两个层面的因素中,市场层面的因素是主导,制度层面的原因是对市场因素的放大——即使排除制度层面的影响,市场因素还是会导致严重的中小企业融资困局。市场层面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融资渠道狭窄,在有限的金融资源下中小企业又无法与大型国企抗衡,导致其能够赢取的机会非常有限。在这样的客观形势下,只有通过开辟新的市场,实现融资路径创新,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三、剖玄析微:互联网金融化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局的优势

互联网金融是信息时代下蓬勃发展的新兴事物,利用互联网金融实现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无疑是在“山重水复疑无路”之际开辟了新的疆域。互联网金融凭借其对传统金融模式的突破,呈现出更为公平、高效的特征,成为化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局的一大利器。

(一)立足统一平台,公平调配资源

互联网金融借助网络发展壮大为金融脱媒提供的巨大契机,实现了“去中介化”的创新型融资模式。在该融资模式下所有参与融资的主体都能站在一个统一的平台上公平地参与融资,从而摆脱了传统金融机构的“倾向性贷款”。互联网金融为中小企业提供了一个平等进入融资平台的端口,只要是在线注册的中小企业,均可以通过这一途径进入融资平台,与传统的商业银行的信贷模式相比,具有更大的公正性,使金融资源得到公平的调配。

(二)化解诚信危机,降低交易成本

互联网金融凭借其自身的信用评价机制,实现了对中小企业客观、公正的信用评级,避免了传统金融机构对信用评级的垄断和戴“有色眼镜”歧视中小企业的问题。依托于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的互联网金融能够通过对中小企业的运营数据、上下游交易、客户数据、物流数据、销售数据、认证信息、财务数据、企业信用监测数据等指标进行分析,从而得出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创新能力、运营情况,挖掘出有潜力和有价值的中小企业,预测其融资需求并设计出有竞争力的创新产品,提供其全面的金融服务。金融资源在互联网平台上可以实现最直接的调配,无需在多方主体之间流转、溢价,从而降低了交易成本,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最为经济的金融资源。

(三)促进金融合作,实现高效配置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撼动了传统金融机构的强势地位,对其形成了“倒逼机制”,促使其以合作共赢的方式融入到互联网金融模式中去,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融资规模。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在互联网金融的时代潮流中已经开始与互联网融资平台、大数据互联网金融公司、第三方支付平台、互联网金融门户平台进行合作,形成多种创新型金融模式。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茁壮成长,金融机构与互联网金融公司实行合作的例子不胜枚举,金融合作无疑是提升金融效率的有效途径,为中小企业高效融资创造了更大的可能。

四、上下求索: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实现中小企业融资便捷化的进路

(一)推进中小企业运作模式向网络化转型

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中小企业的运作模式大多已经从过去的纸笔式操作转变为计算机化操作模式,企业的运作、管理、信息存储等环节基本上都已经实现了计算机化,由电子运算设备、存储设备、输入输出设备替代人工来完成。企业运作模式的计算机化是历史的一大进步,也为中小企业进入互联网金融时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要想真正迈入互联网金融时代,仅仅实现计算机化还是不够的,需要在“计算机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企业运作模式的“网络化”。

所谓“网络化”,简而言之就是将电子数据通过互联网进行传输和共享。“互联网+”是以信息共享为基础实现的新型经济模式,互联网金融也不例外,它需要通过信息共享、采集、分析等方式,对每一个加入到共享平台上来的主体的经营信息进行收录,然后以云计算的技术加以处理,最后得出一系列结论:包括该企业的信用等级、经营状况、抗风险能力、资金需求量、融资紧迫性等,这些都是互联网金融授信的前提。如果企业没有实现“网络化”,互联网金融平台就无法全面地获取其有关信息,该企业便难以取得互联网金融投资者的认同,其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融资的意图也就无从实现。中小企业运作模式的“网络化”就是帮助中小企业从“线下”转移到“线上”,通过信息共享的方式登陆到互联网金融平台上来,融入“互联网金融共同体”,从而高效、便利地获取互联网金融资源。

(二)建立创新型互联网金融信息共享机制

1.建立互联网金融信息共享平台

互联网金融信息共享平台是大数据金融发展的基础设施,该平台统一数据测量口径,设定数据统计标准,建立一个包含用户多方面多层次信息的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数据共享,减低数据使用成本。

2.建设大数据信用信息采集系统

信息采集系统的建立是实现信用评级的必要条件。该系统的运行应当遵循“知情同意”的原则,将需要采集的企业信息事先告知被采集单位,由被采集单位自主决定是否同意被采集该信息;采集系统还应引进“被遗忘权”,一旦被采集单位决定退出互联网金融平台,原则上应将之前采集的相关信息进行删除,从而保障中小企业的隐私权与商业秘密。

3.采用区块链授信技术,巧妙化解信用危机

互联网金融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了通过互联网顺利传输供应链信息的功能,大数据信用信息采集系统为金融机构提供了初始风控数据,使金融机构能验证接入供应链的数据源的原始真实性并据此实施初步授信。随着初步授信的完成,授信记录被上传到区块链上,形成不可篡改的授信记录,实现了单一企业的区块链授信。

重复上述“初步授信”流程,众多中小企业将逐渐组成一条完整的供应链,将企业的交易对象一应纳入区块链平台,其在平台上发生的包括应收账款、票据、合同、仓单、提单等交易均由区块链进行确认,利用区块链信息不可篡改之优势,确保了信息的真实性。在此基础上,随着更多的金融机构逐渐接入供应链体系,凭借先前的金融机构为链上企业所做的金融背书和增信,新加入的金融机构将无需再三顾虑信用问题,可以放心大胆地进行投资,从而化解了中小企业融资的信用危机。

(三)全面防控风险,保障金融安全

1.引进联保小组融资模式

联保小组融资模式源自于孟加拉乡村银行创造出的GB模式,是一种无抵押、无担保但须以小组联保的方式来进行贷款的融资模式。联保小组融资模式能够有效减轻中小企业的贷款压力,并以集体信用为担保,将风险降到最低,有利于互联网金融的健康成长。在联保小组融资模式中,融资企业自行组成联保小组,联保小组成员相互承担连带担保责任,在没有还清该贷款之前,联保小组成员不得再次贷款。

2.构建混合型风险共担机制

互联网金融平台是实现政策性、商业性相结合的混合型风险共担机制。商业性风险共担是商业性担保机构与互联网金融机构合作,由保险公司针对互联网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的不同情况设计出相应的保险产品,实现风险共担的机制。商业性风险共担是“还风险于市场”的做法,互联网金融归根结底是要依靠市场机制解决融资问题,通过与商业保险合作,可以减轻政府压力,摆脱互联网金融对政府的依赖,更有利于新产业的成长。目前市场上针对互联网金融的保险产品尚且欠缺,今后互联网金融机构和保险公司应增进合作,设计出符合互联网金融市场需求的新型保险产品,不断探索和完善商业性风险共担机制。

3.健全多方位资金风险防控系统

金融效率是互联网金融的核心竞争力,而金融安全的保障程度则决定了互联网金融在未来的道路上能行多远。为了保障资金安全,互联网金融产业要充分发挥其大数据、云计算的技术优势,建立起多层次的融资风险预警和管理体系。一方面,设置互联网金融平台准入门槛。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到来对中小企业而言可谓“久旱逢甘霖”,其为中小企业提供便捷性融资的优势会使得所有资金需求者望眼欲穿。然而在现阶段,互联网金融才刚刚起步,为了实现有效监管并帮助新行业稳步成长,在互联网金融初级阶段应适度控制参与者的数量,设定一定的准入门槛,将资质不良、信誉欠佳的中小企业排除在外。中小企业数量众多,为了实现效率化,该进入机制的实现应采用企业自查与行业监督相结合的方式。另一方面,建立互联网金融平台运行过程中的不定期核查機制。资本市场风云变幻,随着时间的推移客户企业的资信状况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这就要求对客户企业进行追踪,定期对客户企业信息披露的真实性、融资资质合格情况等进行核查;根据企业在交易平台上积累的信用数据,对企业的还款能力及还款意愿进行评估,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及时作出相应调整,从而有效地控制贷款风险。

参考文献

[1]Chandramohan Dhasarathan, Vengattaraman Thimmal, DhavacheIvan Ponnurangam. Data privacy breach prevention framework for the cloud service[J]. Security Comm. Networks,2015:86.

[2]吕劲松.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思考 [J].金融研究,2015(11): 117.

[3]肖顺武.刍议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法律对策 [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0(3):72.

[4]安美娜.基于金融抑制与垄断分析框架的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 [D],河北:河北经贸大学,2015: 15—16.

[5]张芳.融资租赁对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以S公司为案例 [D],四川:西南财经大学,2016:21.

[6]Warren, Williams S., The Frontiers of Peer-to-Peer Lending: Thinking about a New Regulatory Approach[J], Duke Law &Technology; Review, 2016(14):298-299.

[7]李文启.互联网金融破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研究[J].中州学刊,2014(8):53.

[8]郑志来.大数据背景下互联网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影响研究[J].西南金融,2014(11):65.

[9]夏斐.互联网金融背景下中小企业融资路径探析[D],甘肃:兰州大学,2015:22.

[10]白君易.互联网金融支持中小企业融资机制研究[D],河南:河南工业大学,2016:40—41.

[11]Judith Wagner DeCew: Privacy and Its Importance with Advancing Technology[J], Ohio Northern University Law Review,2016(42):471.

[12]李文啟.互联网金融破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研究[J].中州学刊,2014(8):52.

猜你喜欢

融资难金融创新互联网金融
基于信息不对称视角下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讨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与金融创新的互动发展
论互联网金融刑法规制的研究
跨国公司财务管理与金融创新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