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佚文《夏仙思公祠碑》考略
2018-08-11姚剑敏
姚剑敏
摘 要:王阳明是我国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军事家。文章以王阳明佚文《夏仙思公祠碑》为背景,依据相关文献,粗略考证碑记作者、撰写年代、夏仙思后裔和越王峥遗迹等相关问题,为进一步做好越王峥文物保护和利用工作提供更加丰富翔实的资料。
关键词:王阳明;佚文;夏仙思;越王峥;文化内涵
前不久,笔者因参加王阳明(王守仁)墓地陈列馆陈列方案编写工作,在查阅《民国绍兴县志资料》第二辑(原始资料稿)时[1],于第四类《建置》中发现一篇王阳明撰写的《夏仙思公祠碑》记文(图1、图2)。该文为《王阳明全集》[2]《王阳明佚文辑考编年》[3]未收录和提及的,是一篇与柯桥区文物保护单位越王峥有关的重要佚文。兹抄录如下,并略作考释。
夏仙思公祠碑
山栖岭者,山邑之险道也。其岭因越王保会稽时,栖息其中,遂名越王峥。汉唐以来,林深箐蜜(“蜜”应系“密”字之误——笔者注),人迹稀少。迨南宋时,有猛虎毒蛟盘踞其地,居民苦之。夏氏仙思公勇而好义,仗剑入山,觅蛟与虎而斩之。开辟荒山,遂建深云寺。至公殁后,塑像于寺之傍庑。每岁正月初二,夏氏子孙上山拜谒,寺僧设斋款待,不忘仙思公之德也。昔晋周子隐,斩蛟长桥下,刺虎南山中,功施社稷,卒赠孝侯。公后人因建斩蛟台于其地。溯仙思公之斩蛟刺虎,与孝侯无异,虽不获功施社稷,而泽被生民,其烈一也。予平宁藩后,寄迹西湖,嘉其裔孙之请,爰缀数语,以示后人。大明正德五年 月 日,古姚王守仁撰。
王阳明佚文《夏仙思公祠碑》(以下简称“王文”)是民国七年(1918)绍兴县修志采访处为续修民国绍兴县志需要,组织专业人员采录于越王峥深云寺内王文原碑(此碑今已不存)。佚文虽寥寥233字,但内涵却十分丰富,它的发现至少为我们提供了以下四方面的史实。
1 碑记作者
民国《绍兴县志资料第一辑》中《山栖岭》载:“《夏仙思公祠碑记》:山栖岭者,山邑之险道也。其巅因越王保于会稽时,栖息其中,遂名越峥。汉唐以来,林深箐密,人迹稀少。迨南宋时,有猛虎毒蛟盘踞其地,居民苦之。夏氏仙思公勇而好义,仗剑入山,觅蛟与虎而斩之。开辟荒山,遂建深云寺。至公殁后,塑像于寺之旁庑。(按)此碑现在深云寺内。”[4]该条目所引碑文,未注明作者,但若与“王文”相比照,不难看出除个别文字略有出入外,几乎毫无二致,采自深云寺内“王文”原碑的前半部分。近年出版的《夏履镇志》[5]亦依据《民国绍兴县志资料第一辑》移录此文前半部分,但作者署名却为“毛奇龄”。查清毛奇龄著《西河集》中有关越王峥的碑记,仅见《越王峥创置寺田碑记》一文[6],内容与“王文”无涉。因此,《夏履镇志》将《夏仙思公祠碑记》视为毛奇龄著作实属讹误。基于《夏履镇志》之误,某些报刊上发表的有关越王峥的文章也因循沿袭,以讹传讹。因此,“王文”的发现为我们澄清了这样一个史实,即《夏仙思公祠碑》记文的作者应为王阳明,而非毛奇龄。
2 撰文年代
在“王文”中,有“予平宁藩后,寄迹西湖,嘉其裔孙之请,爰缀数语,以示后人”之语,而落款年代署“大明正德五年”,两者似自相矛盾。
查《王阳明全集·年谱一》,正德五年(1510)条下有载:“先生三十九岁,在吉。升庐陵县知县。先生三月至庐陵。”“冬十有一月,入靓。先生入京,馆于大兴隆寺。”“十有二月,升南京刑部四川清吏司主事。”[7]是年,王阳明的为官与行踪均与该佚文中“予平宁藩后,寄迹西湖”之句不合。又查《王阳明全集·年谱二》,正德十四年条下载:“己卯六月乙亥,宁藩濠以南昌叛,称兵向阙,破南康、九江,攻安庆,远近震动。七月辛亥,臣守仁以列郡之兵复南昌,宸濠擒,余党悉定。”“九月十一日,先生献俘发南昌。”“称病西湖净慈寺。”“十一月,返江西。”[8]钱明著《儒学正脉——王守仁传》中《王守仁大事年表》亦云:“1529年(明正德十四年)48岁。起义兵,擒宁王宸濠;疏谏亲征,武宗南巡,守仁献俘钱塘,以病留。”[9]這就明确告诉我们,王阳明“平宁藩”事件发生于明正德十四年(1519)六月至七月,而“寄迹西湖”则在是年九月至十一月。因此,“王文”的撰写时间当在明正德十四年其平定朱宸濠之乱后暂住杭州西湖净慈寺的九月至十一月间。但考虑到文稿写毕后发送及碑石的定制和镌刻尚需一段时间,故王阳明便将撰文年代定为明正德十五年(1520)。
由此可见,当年绍兴县修志采录者将“王文”落款写成“大明正德五年”有误,应在“五”字之前加一个“十”字。究其致误原因,不外乎两种:一种是抄录时的疏忽遗漏;另一种则是由于原碑年代久远,字口局部剥落无辨。如两者作一比较,前者的可能性似更大。
3 仙思后裔
越王峥所在的越王峥村由北坞、南坞和埠头三个自然村组成。其中的北坞村为夏姓聚居之地。该村旧有民国年间纂修《夏氏宗谱》,“文革”中遭毁。今据《夏履镇志》载,北坞夏氏“始祖由宁波江厦迁入”“分大、二、三、四房”。当地夏姓村民亦口碑相传,夏仙思为其祖上。关于夏仙思之名,今人亦作夏仙师、夏先师,但笔者以为应以“王文”所称为准。
至于夏仙思公祠的始建年代,据“王文”中夏仙思死后即塑像于越王峥深云寺之“傍庑”,说明后人对其供奉始于南宋。《民国绍兴县志资料第二辑·越王峥》云:“明天启间,夏氏后裔捐田以祀,有碑记。清咸丰元年(1851)重立,在寺左财神殿中。”[10]北坞自然村内建有夏氏宗祠,堂号“尚忠堂”,祠内亦奉祀夏仙思等神像。经调查,该宗祠坐北朝南,共有两进三开间平屋,中设天井,第二进为正殿,明间前檐设垂带踏跺,梁架结构为五架抬梁式带前后单步廊,次间梁架结构为七檩五柱穿斗式。圆形木柱,柱础呈鼓形。总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20世纪90年代初,夏氏宗祠门屋因年久失修,濒临倒塌,由当地村民出资重建。
4 越峥遗迹
越王峥位于绍兴市柯桥区夏履镇越王峥村北坞自然村西北隅山顶,西与杭州市萧山区所前镇接壤,北与柯桥区杨汛桥镇大尖山相邻,海拔354米,有石级盘旋而上。其地有九条山垅汇聚,故称“九龙盘顶”。山巅为盆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东、西、北三边略呈弧形带状,南面有馒头形山岗,名曰馒头山,俗称饭箩山。晴天伫立山岗,可远眺钱塘江和杭州城。“王文”称之为“山邑之险道”,可谓名副其实。
关于越王峥之名,王文中提及的有“山栖岭”和“越王峥”,明万历《绍兴府志》、清乾隆《绍兴府志》中有“栖山”“越王山”[11],清雍正《浙江通志》中有“越栖峰”[12],清毛奇龄《越王峥创置寺田碑记》中简称“越峥”[13],绍兴民间还有“越王寨”,皆与越王勾践于此厉兵秣马有关。据《左传·哀公元年》载:“吴王夫差败越于夫椒,报檇李也。遂入越,越子以甲楯五千保于会稽。”[14]清胡天游《越王峥欧兜尊者道场铭》云:“越州越王峥者,盖勾践保拒之遗也。”“五千甲楯,先穷会稽之栖。”[15]明绍籍书画家陈洪绶《登越王峥禅寺有感》诗中有“此地曾旌君子军”[16]。明来宏振《春日登越王峥》诗中有“青山滚滚树层层,勾践当年此困兵”[17]。这些诗文都将越王峥与越王勾践图谋霸业的史实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将其视为越国的一处军事堡垒。1985年,绍兴县文物保护管理所在越王峥山巅开展考古调查时发现一处春秋时期遗存,虽分布范围不大,但地表仍可采集到不少印纹硬陶罐和原始瓷碗类碎片、夹砂陶鼎足、硬陶纺轮等遗物。印纹硬陶纹饰有方格纹、席纹、米筛纹、重回纹、云雷纹等多种;原始瓷表面施青黄色薄釉,釉层不均。由此更进一步证明,上述诗文所载绝非空穴来风、子虚乌有。
然而,自吴越战争后,越王峥却归于沉寂逾千年之久,诚如王文所言,“林深箐密,人迹稀少”,沦为虎、蛟(蛇)盘踞之地。地方文献中亦鲜有其记载。到了南宋时期,因有夏仙思刺虎斩蛟(蛇)壮举,遂开荒修路,始建深云寺,越王峥才重新显山露水,热闹起来。南宋末年,有名士葛庆龙在此隐居修道[18],后人以为其羽化成仙,使越王峥蒙上了神秘的道家色彩。到了元至正年间,又有僧瓯(欧)兜“结茅于峥之巅”,能使煮熟的笋、螺再生,且圆寂后又肉身不朽的近乎神话般的传说[19],更让越王峥声名远播。
如今,越王峥上尚存走马岗、伏兵路、洗马池、淬剑石、秋岩、深云寺等历史遗迹,1987年公布为绍兴县文物保护单位。现已成为集古越文化、宗教文化、生态文化于一体的休闲旅游胜地。
走马岗、伏兵路在越王峥近山顶西北侧岭道,全长4.5千米,地势迂回曲折,传为越军练兵、设伏之处。明绍籍文学家、书画家徐渭《走马冈》诗云:“绿苔连紫线,古泥亘百步。下埋数尺沙,云是旧时路。路上亦何为,跃马于此处。当时鸟喙人,万蹄嘶一顾。”[20]清绍籍文学家李慈铭《萝庵游赏小志》亦曰:“山中有盘马岗、洗剑池,皆勾践以甲楯五千栖此时遗迹也。”[21]
洗马池在越王峥山顶,传为越军放牧和饮洗战马之处。池的平面略呈圆形,直径约8米,池水清澈甘洌,终年不涸不溢。清王燮阳《城山鱼》诗中有“铁骑围环洗万马”[22],即指此池。
淬剑石在越王峥山顶,俗称磨刀场,传为越国冶炼之处。其地三面山峰环抱,中为平地,乱石成堆,其中一块巨石足有十多吨重。明万历《绍兴府志·山川志三》云:“淬剑石,在越王山。”[23]明来三聘《越王峥》诗中亦有“莫邪三尺试雄风”[24]之句。
秋岩在越王峥顶西北角,是一块高约5米的孤岩(图3)。岩上凿有仙人洞,洞口呈长方形,高1.38米,宽1.46米。洞内宽3米,深1.53米,底面较平整。明嘉靖《山阴县志·山川志》载:“秋岩洞,去县西八十五里越王山上,俗呼仙人洞,葛庆龙藏修之所,后卒,葬于此。”[25]清雍正《浙江通志·山川七》云:“仙人洞,《霏雪录》:在山阴县西北六十里越栖峰下,乃宋九江葛秋岩庆龙游息之所。王君理得函骨于石洞,至今号葛仙洞。”[26]葛庆龙,字秋岩,号寄渔翁,又号江南野道人,南宋末年江州(今江西九江)人,早年学佛,中年后修道,晚年流寓越中。明绍籍文人刘绩《霏雪录》中称其“放浪江湖中,名公钜卿,酒徒剑客,往往多与之游。好为诗,落落有气概”[27]。其诗存世不多,仅见七首。清全祖望《葛仙人洞记》文叙述葛庆龙生平事迹甚详。
深云寺,又名越王寺、云深庵,在越王峥顶盆地上(图4)。其始建年代今存两种说法:一种说法为宋代。依据“王文”,夏仙思刺虎斩蛟(蛇)后,“开辟荒山,遂建深云寺。至公殁后,塑像于寺之傍庑”,可知深云寺滥觞于南宋时期。《民国绍兴县志资料》第二辑《深云寺(越王峥)》亦将其创建年代定为“宋”[28]。新编《绍兴县志》[29]从此说,但将“深云寺”误作“深远寺”。第二种说法为元代。清毛奇龄《越王峥创置寺田碑记》云:“元至正间,有瓯兜禅师从钱塘来,其师雪庭授以橙,嘱之曰:‘当向月行。既渡江,闻越峥名,曰:‘师命我矣。遂结茅于峥之巅。”[30]《绍兴寺院·越王寺》[31]《夏履镇志》等亦持相同观点。笔者以为,“王文”是现存记载深云寺的早期文献,从史源学角度来看,应予采信。深云寺在明万历十六年(1588)由僧宝峰及徒慈舟“开山伐石、架木”[32]重建,供越王勾践和文种、范蠡二大夫以及瓯兜祖师、夏仙思等像。据说,深云寺最盛时有三进寺院,房舍达99间之多[33]。明亡后,绍籍文学家张岱为躲避清兵通缉,曾隐居越王峥两个多月,其所作《避兵越王峥留谢远明上人》诗中“僧房幽且深”“寺僧百余人”等句[34],亦足以资证当年深云寺规模之大、僧侣之众。后寺渐衰,清康熙年间,高僧远明募设寺田若干亩,以供香火。民国初年,深云寺尚存寺舍32间。寺额隶书“深云寺”三字为明末学者、书法家黄道周所题[35]。民国三十二年(1943),深云寺被日军烧毁。民国三十四年(1945),僧藏青募资重建殿宇13间,砌石极为精致。“文革”中寺又遭毁,仅存地基。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当地信士多次出资重建、扩建,深云寺始呈今貌。
综上所述,王阳明撰写的《夏仙思公祠碑》是现存最早记述夏仙思事迹的珍贵佚文,它的发现对进一步丰富王阳明的诗文内容、填补绍兴地方文献资料的空白、挖掘越王峥的历史文化内涵、做好越王峥的文物保护管理和利用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10][28][34]绍兴图书馆.民国绍兴县志资料(第二辑)[M].扬州:广陵书社,2012.
[2][7][8](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M].吴光,钱明,董平,等,编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
[3]束景南.王阳明佚文辑考编年(增订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4](民国)绍兴县修志委员会.绍兴县志资料第一辑[M].苏州:古旧书店,1937.
[5]夏履镇志编纂委员会.夏履镇志[M].北京:中华书局,2010.
[6][13][27][30][32]永瑢,纪昀,等.四库全书(文渊阁版)[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9]钱明.儒学正脉——王守仁传[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
[11](清)平恕,徐嵩.绍兴府志[M].清乾隆五十七年刻本.
[12][26](清)沈翼机.浙江通志[M].清乾隆元年刻本.
[14](春秋)左丘明.左转[M].吴茹芝,编译.西安:三秦出版社,2008.
[15](清)胡天游.石笥山房集[M].清咸丰二年刻本.
[16](明)陈洪绶.陈洪绶集[M].吴敢,点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
[17](清)黄钰.萧山县志[M].清乾隆十六年刻本.
[18][23](明)张元忭.绍兴府志[M].明万历十五年刻本.
[19](清)悔堂老人.越中杂识[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
[20](明)徐渭.徐渭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1](清)李慈铭.越缦堂诗文集[M].刘再华,点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22][24]周明道.萧山乡贤零拾[M].杭州:钱江诗社印行,2004年版.
[25](明)张天复,柳文.山阴县志[M].明嘉靖三十年刻本.
[29]绍兴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绍兴县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9.
[31]孟田灿.绍兴寺院[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07.
[33](明)張岱.张岱诗文集[M].夏咸淳,点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