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桥区博物馆馆藏东周印纹硬陶与原始瓷研究
2018-08-11李志祥
李志祥
摘 要:柯桥区博物馆馆藏的东周印纹硬陶与原始瓷种类繁多,造型丰富,工艺精湛,出土地点确切,是研究越国文化的宝贵实物资料。
关键词:东周;印纹硬陶;原始瓷;研究
柯桥区地处绍兴市北部富庶的宁(波)绍(兴)平原,南接峰峦起伏的会稽山,北濒碧水浩渺的杭州湾,境内河湖纵横、土地肥沃、气候湿润、物产富饶,是著名的“鱼米之乡”。考古发掘资料表明,早在6000年前的马家浜文化时期,今杨汛桥镇江桃村寺前山就有於越行民筚路蓝缕、繁衍生息。在夏王朝建立初期,境内的会稽山是大禹朝见诸侯、传政治国的重地。自少康封无余为於越先君建立越国至秦统一全国,一直是越国的都城或於越部落的活动中心。在漫长的岁月中,古越人创烧的几何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在当时各民族中首屈一指,影响深远。特别是原始瓷器的出现和发展,为后来成熟瓷器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柯桥区文物管理部门自1984年成立以来,先后深入基层,通过基本建设、生产建设工程以及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等多种渠道,发现并征集到数以千计东周时期的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这些陶瓷器已由柯桥区博物馆收藏。现分类整理介绍如下。
1 印纹硬陶器
种类有罐、罍、坛、杯、盂等日用器,尤以罐、坛居多。
1.1 罐(十五式)
Ⅰ式:敞口,弧肩,扁鼓腹,大平底。肩安对称小横系一对,颈肩交接处饰凹弦纹数周,腹印米筛纹,较模糊。通体呈灰褐色。口径13.5厘米,底径16厘米,高13.9厘米。1992年皋埠镇出土。
Ⅱ式:侈口,唇外卷,弧肩,鼓腹,大平底。肩腹部印回纹交错十字纹。纹理较粗深,有重拍现象。从器身外壁观察,口肩部与腹部系分别制作后拼接而成,外腹与底边交界处留有明显的切割痕。通体呈紫褐色。口径8.7厘米,底径10.5厘米,高10厘米。1992年平水镇下灶村出土。
Ⅲ式:口微卷,短颈,溜肩,鼓腹,平底。肩腹部印方格纹,紋理较深。整器造型较规整,呈灰褐色。口径10厘米,底径11厘米,高12厘米。2002年富盛镇倪家溇村出土(图1-1)。
Ⅳ式:敛口,溜肩,鼓腹,最大腹径略偏上,平底微内凹。肩腹部印方格纹,纹理较深。胎呈棕褐夹炭黑色,质地粗糙,断面有肉眼可见的气泡。外底四周粘有窑渣三粒,应为焙烧时垫搁坯件所用。口径12厘米,底径12.4厘米,高13厘米。1999年皋埠镇东堡印纹陶窑址采集(图1-2)。
Ⅴ式:卷口,缩颈,溜肩,鼓腹,大平底微内凹。外壁印方格纹。质地较粗糙。口径11厘米,底径10厘米,高12.5厘米。1998年兰亭镇印山越国王陵旁出土(图1-3)。
Ⅵ式:敛口,弧肩,深弧腹,平底。肩安双贯耳一对,肩腹部印麻布纹。胎壁较薄。口径7.4厘米,底径7.4厘米,高11.2厘米。2001年平水镇五星村出土。
Ⅶ式:直口,弧肩,弧腹,平底,下附三乳足。肩贴S形堆纹一对,肩腹部印麻布纹。胎壁较薄。口径12.5厘米,底径9.4厘米,高6.8厘米。2001年平水镇五星村出土。
Ⅷ式:直口,弧肩,扁鼓腹,平底,外壁印细方格纹。胎色灰黄,胎壁较薄,造型规整。口径12厘米,底径11厘米,高7厘米。1998年皋埠镇上蒋木椁墓出土。
Ⅸ式:直口,溜肩,鼓腹,最大腹径偏上,平底微内凹。肩腹部印米字纹。通体呈棕红色。口径12.3厘米,底径10厘米,高15.1厘米。2000年皋埠镇任家湾村出土。
Ⅹ式:直口,短颈,弧肩,弧腹平底微内凹。肩贴小S形堆纹一对。肩腹部印麻布纹。胎色灰白,质地坚致。口径7.5厘米,底径6.8厘米,高7厘米。1988年漓渚镇中庄村出土(图1-4)。
Ⅺ式:器身呈鱼篓形。斜唇,敛口,斜弧腹,最大腹径偏下,大平底。上腹安半环形系一对。外壁印席纹。口径11.2厘米,底径17.2厘米,高20厘米。1987年陶堰乡张岙村出土。
Ⅻ式:直口,短颈,溜肩,鼓腹,大平底。肩安两竖耳,肩腹部印细方格纹。胎色灰褐。口径15.2厘米,底径22厘米,高26厘米。1993年漓渚镇大兴村出土(图1-5)。
ⅩⅢ式:卷口,喇叭形颈,斜弧肩,鼓腹,最大腹径在肩部,小平底。颈至腹部印米字纹,其中口颈部纹饰较模糊。口径13厘米,底径14厘米,高26.2厘米。2003年富盛镇辂山村出土。
ⅩⅣ式:直口,溜肩,鼓腹,大平底,底附三乳足。肩腹部安扁执把,把顶贴S纹。外壁印麻布纹。色灰褐,胎壁较薄,器形规整。口径6.7厘米,底径8.2厘米,通高7.6厘米。2000年平水镇中灶村出土(图1-6)。
ⅩⅤ式:盖罐。盖呈拱形,顶置圆形扁钮,素面。器身为敛口,弧腹,平底。口至下腹近底麻布纹。口径6.6厘米,底径5.7厘米,通高9.6厘米。1991年上蒋乡上蒋村出土。
1.2 罍
小平唇,敛口,平弧肩,鼓腹,下残。口沿外饰凹弦纹数周,肩印层叠水波纹带,腹拍方格纹。通体呈棕褐色。部分标本肩部有S形堆饰。口径18厘米。1999年皋埠镇东堡印纹陶窑址采集。
1.3 坛(三式)
Ⅰ式:卷口,短颈,弧肩,鼓腹,最大腹径偏上部,平底。肩腹部印大方格填线纹。通体呈棕色。造型规整,质地坚硬。口径22厘米,底径18厘米,高41.5厘米。1995年皋埠镇出土。
Ⅱ式:卷口,短颈,弧肩,椭圆腹,下腹渐收,平底。上腹印平行重回纹交错十字填线纹,下腹印平等重回纹交错十字填线纹,中间交接处痕迹明显。胎色灰褐。口径22.5厘米,底径19.2厘米,高6厘米。1987年胜利乡童家坑出土。
卷口,溜肩,上腹鼓出,下腹斜弧收,平底。肩腹部印细方格纹。器形不甚规整。口径18.2厘米,底径13.2厘米,高28.4厘米。2001年平水镇桃园村出土。
Ⅲ式:侈口,弧肩,深弧腹,平底。肩腹部印米字纹。整器呈棕红色。造型较规整。口径16厘米,底径13.4厘米,高32.6厘米。2000年皋埠镇任家湾村出土。
1.4 杯(四式)
Ⅰ式:敛口,弧腹,平底。外壁印麻布纹。胎色灰黑,胎壁较薄。口径8.9厘米,底径5.5厘米,高6.7厘米。1996年皋埠镇上蒋村出土(图1-7)。
Ⅱ式:直口,深弧腹,平底微内凹。外壁印麻布纹。口径8.3厘米,底径5.6厘米,高8厘米。1987年胜利乡五星村出土。
Ⅲ式:盖杯,盖呈弧形,顶置八角形小钮。杯身为敛口,平底,底附三蹄形矮足。腹外壁印麻布纹。盖面施黄褐色釉,釉层较厚,有聚釉斑点。杯外壁亦施黄褐色薄釉,多脱落。造型不甚规整。口径6.5厘米,底径7.5厘米,通高9厘米。2000年皋埠镇任家湾村出土。
Ⅳ式:敛口,鼓腹,下腹内收较甚,平凹底。肩安小S形纹一对,外壁印麻布纹。胎色灰褐,壁薄。口径7.6厘米,底径5.4厘米,高7.1厘米。2000年皋埠镇任家湾村出土。
1.5 盂(两式)
Ⅰ式:直口,平弧肩,扁鼓腹,大平底。肩贴如意形堆饰一对,肩腹部并印麻布纹。口径9.5厘米,底径9.1厘米,高2.1厘米。20世纪80年代柯桥区出土。
Ⅱ式侈口,平弧肩,上腹鼓出,下腹急内收,平底,下附三乳足。肩贴小S形堆纹一对,外壁印麻布纹。通体呈灰褐色。口径4.7厘米,底径4.1厘米,高3.2厘米。2000年平水镇中灶村出土(图1-8)。
2 原始青瓷器
种类有盂、碗、碟、盘、杯、豆、盆、盅、壶、罍、盉、罐、瓿、鉴、虎子、甬钟、匜、熏、镇、甑、鼎、矛等。其中以碗、碟、盘、盅、盆最为常见。
2.1 盂(两式)
Ⅰ式:直口,折肩,下腹斜收,矮圈足。肩有细弦纹三周,并饰S形附加堆纹三处,外底刻划“”符号。制作较粗糙。口径8.7厘米,底径4.5厘米,高3.5厘米。1994年安昌镇出土。
Ⅱ式:敛口,扁鼓腹,平底。内外施青黄色釉,外壁局部剥蚀。口径5.4厘米,底径4.8厘米,高5厘米。1997年皋埠镇上蒋村出土。
2.2 碗(十式)
Ⅰ式:直口,折腹,下腹弧收,矮圈足,为豆向碗过渡时期的代表性器物。外底刻划“//”符号。施青褐色釉。口径7.7厘米,底径4.3厘米,高3.3厘米。柯桥区出土。
Ⅱ式:侈口,唇向外斜,斜直腹,近底处折收,平底略呈假圈足。内壁至底有密集螺旋纹,外底为线割痕。胎色浅灰白,施满釉,釉色青黄,釉层较薄。外底留有垫珠叠烧印痕三个。口径12.4厘米,底径5.9厘米,高5.1厘米。1995年皋埠镇吼山原始瓷窑址中采集。
Ⅲ式:侈口,斜唇,上腹略内弧,下腹折收至底,平底略呈假圈足。内壁至底有细密螺旋纹,外底为切割痕。浅灰白胎,施青黄色满釉,釉层较薄。口径14厘米,底径6.2厘米,高5.5厘米。1995年皋埠镇吼山原始瓷窑址中采集。
Ⅳ式:口微侈,深直腹,近底处折收,厚平底。内壁至底有细密螺旋纹,外底有线割痕。内外施青黄色薄釉,外壁脱釉严重。口径10厘米,底径5.5厘米,高6.5厘米。1998年兰亭镇印山越国王陵旁出土。
Ⅴ式:子口,深直腹,近底处折收,平底略呈假圈足。内底有轮旋纹,外底为线割痕。施青黄色釉,脱釉严重。口径9.7厘米,底径6.5厘米,高5.9厘米。1999年平水镇桃园村出土。
Ⅵ式:小方唇,直口,深直壁,近底处折收,平底。外底有线割痕。施青黄色薄釉,缩釉严重,内外底露胎,有生烧现象。口径13.2厘米,底径8.2厘米,高7厘米。2000年皋埠镇任家湾村出土。
Ⅶ式:侈口,直斜腹,近底处折收,厚平底。内外施青黄色薄釉,脱釉严重。口径12.3厘米,底径7厘米,高7.1厘米。2001年平水镇桃园村出土。
Ⅷ式:敛口,深弧腹,平底,外壁饰栉齿纹带一周。灰白胎,外施青黄色薄釉,釉层不均,内壁近底处及外底无釉。口径10.6厘米,底径6厘米,高7.4厘米。2002年漓渚镇出土。
Ⅸ式:侈口,浅弧腹,底略呈假圈足。内底有轮制纹,外底为线割痕。口徑11.5厘米,底径5.6厘米,高4厘米。1990年富盛镇倪家溇村出土。
Ⅹ式:子口,可配盖,弧腹,小平底。口沿下贴S形堆纹一对。口径10.5厘米,底径4.7厘米,高5.5厘米。1995年福全镇洪家墩村出土。
2.3 盒
盖碗。盖呈弧形,面饰密集弦纹,顶置桥形钮。盒身呈子口,斜弧腹,平底微内凹,内底有轮旋纹,外底为线割痕。口径10.7厘米,底径4.7厘米,通高7.7厘米。1992年皋埠镇出土。
2.4 碟(两式)
Ⅰ式:平唇,直口,折沿,鼓腹,平底微内凹。内底有螺旋纹,并粘连间隔叠烧用窑渣多处。通体施青黄色釉,有细开片。口径7.2厘米,底径4.8厘米,高3.1厘米。1994年皋埠镇吼山原始瓷窑址中采集。
Ⅱ式:口微侈,弧腹,下腹内收较甚,小平底。内外施青黄色薄釉,局部剥落。口径8.1厘米,底径3.8厘米,高3.2厘米。2000年平水镇中灶村出土。
2.5 盘(五式)
Ⅰ式:外斜唇,侈口,腰微束,下腹折斜收,平底微内凹。内壁至底有螺旋纹,并粘连间隔叠烧时留下的垫珠一颗。外底刻划“×”“∨”等符号。胎色浅灰白,断面有肉眼可见的小气孔。通体施青黄色薄釉,釉面光洁。口径16厘米,底径7.6厘米,高4厘米。1995年皋埠镇吼山原始瓷窑址中采集。
Ⅱ式:斜唇,侈口,浅斜腹,平底稍内凹。唇面饰凹弦纹两周。内壁至底有粗螺旋纹,外底为线割痕。口径20厘米,底径8.5厘米,高5厘米。1993年绍兴城内发现。
Ⅲ式:外斜唇,侈口,上腹斜直,下腹内收,厚平底。内底有螺旋纹,外底为线割痕。胎呈浅灰白色,内外施青黄色薄釉,外底釉层多已剥蚀。口径14厘米,底7.3厘米,高3.3厘米。1994年皋埠镇吼山原始青瓷窑址中采集。
Ⅳ式:斜唇,侈口,斜腹,圈足。口径16.8厘米,底径12.4厘米,高4.8厘米。富盛战国窑址遗物。
Ⅴ式:平唇,侈口,浅弧腹,圈足外撇。口沿外至上腹贴方形假耳一对,上腹与耳面均饰云纹。胎色灰白,施青釉不均,外壁局部脫釉,足无釉。口径28.8厘米,底21.6厘米,高7.2厘米。1995年平水镇上灶村出土(图2-1)。
2.6 杯(三式)
Ⅰ式:口微敛,深弧腹,近底处折收,厚平底。内底有螺旋纹。内外施青黄色釉。口径8.1厘米,底5.1厘米,高7.3厘米。1998年兰亭镇印山越国王陵旁出土。
Ⅱ式:直口,深弧腹,平底。内壁有轮旋纹,外底为线割痕。胎色微黄,施青黄色薄釉不均,外底无釉。口径8.2厘米,底径5.5厘米,高8厘米。1998年漓渚镇大兴村出土。
Ⅲ式:缺盖。子口,深直腹,近底处折收,平底。外壁近口处贴S形堆纹一对。内壁留有轮制纹,外底为线割痕。内外施青黄色薄釉,局部脱落。口径15.5厘米,底径9.4厘米,高13厘米。2001年平水镇桃园村出土。
2.7 豆(两式)
Ⅰ式:盘较浅。侈口,斜弧腹,短把,喇叭形圈足。把上饰凹弦纹三周。施青黄色薄釉。口径16.8厘米,底径9.4厘米,高10厘米。1995年福全镇洪家墩村出土。
Ⅱ式:口微敛,浅腹,粗短把,足呈喇叭形。把上饰凹弦纹两组。胎色浅黄,内外施青黄色釉,把以下脱釉严重。口径16.2厘米,底径10.1厘米,高10.8厘米。1999年平水镇桃园村出土(图2-2)。
2.8 盆(两式)
Ⅰ式:侈口,弧腹,平底略内凹。口沿下至上腹饰凹弦纹间水波纹带两周。通体施青黄色薄釉,外壁釉多脱落。口径24.4厘米,底径12厘米,高10.5厘米。1992年马鞍镇南周畈村出土。
Ⅱ式:内斜唇,敛口,弧腹内收,平底。肩腹部饰凸棱三周间S形纹。胎色浅黄,内外施青黄色薄釉,多剥落。口径17.5厘米,底径13厘米,高7厘米。1998年兰亭镇上娄宫村出土(图2-3)。
2.9 洗
内斜唇,直口,腹微鼓,平底,下附三乳足。口沿至上腹饰凹弦纹数周,并置对称附耳一对,耳面印兽面纹。胎色灰白,质地坚致,施青黄色薄釉,外底无釉。口径21.7厘米,底径15.4厘米,通高8.3厘米。2002年漓渚镇小步村出土(图2-4)。
2.10 盅(三式)
Ⅰ式:敞口,深斜腹,小平底。内底心下陷,外底有线割痕。胎色土黄,脱釉。口径6.2厘米,底径3.3厘米,高3.2厘米。1997年齐贤镇林头村战国遗址发现(图2-5)。
Ⅱ式:小方唇,侈口,深弧腹,底略呈假圈足。脱釉。口径4.7厘米,底3厘米,高4.1厘米。1998年皋埠镇上蒋村出土。
Ⅲ式:小方唇,直口,深直腹微内斜,底呈假圈足。胎色灰白,内外施青黄色釉。外底有线割痕。口径6.8厘米,底径4.7厘米,高5.3厘米。2001年平水镇桃园村出土。
2.11 壶
盖已佚。壶身为子口,粗短颈,溜肩,鼓腹,平底。肩安三对称半环形小系,颈饰凹弦纹三周,肩腹部饰云纹宽带三周。外施青黄色薄釉不均,外底无釉。口径9.5厘米,底径14.3厘米,高35.6厘米。2002年漓渚镇小步村出土(图2-6)。
2.12 罍
直口,溜肩,鼓腹,平底。肩部置四个等距铺首衔环。器表施青黄色釉,胎釉结合良好,有少量流釉现象。整器壮硕规整。口径18.5厘米,底径20厘米,高29厘米。2012年平水镇四丰村出土。
2.13 盉(两式)
Ⅰ式:圆盖,半环形钮。盉身为直口,平弧肩,鼓腹,最大腹径偏上,平底,下附三蹄形矮足。肩安弓形提梁,上有扉棱两处,腹一端饰兽首形流,流与腹不通。盖面及肩腹部饰凸綯纹数周,间隔S形纹。口径8.5厘米,腹径20厘米,通高22.2厘米。1987年皋埠镇上蒋村出土(图2-7)。
Ⅱ式:器身呈扁圆形,敛口,平唇,弧肩,鼓腹,最大腹径居中,平底,下有蹄形三足。口上覆一圆饼形盖,盖顶设鸟形钮,肩置弓形提梁。腹一端有流,已残。另一端附一走兽。肩腹部及盖面饰凸綯纹间勾连云纹。胎色灰黄,外施薄黄釉,局部脱落。口径6.7厘米,底径12厘米,通高21.5厘米。2002年漓渚镇小步村出土(图2-8)。
2.14 罐(六式)
Ⅰ式:直口,广弧肩,鼓腹,最大腹径偏上,平底。肩贴兽面(似虎)一对,内外施青黄色薄釉不均,外底无釉。口径13厘米,底径12厘米,高14.6厘米。2002年漓渚镇小步村出土。
Ⅱ式:直口,上腹微鼓,下腹内收,小平底。肩贴小S形堆纹一对。胎质疏松,呈黄色,外施青黄色薄釉不及底。口径13厘米,底径6.8厘米,高7.8厘米。2000年皋埠镇任家湾村出土(图2-9)。
Ⅲ式:平唇,直口,弧肩,深弧腹,平底。肩安双贯耳一对,腹饰栉齿纹带。外施青黄色釉,釉层薄而不均,下腹局部脱釉。口径8.6厘米,底径11.1厘米,高14.4厘米。2000年平水镇中灶村出土(图2-10)。
Ⅳ式:口微侈,平弧肩,小平底微内凹。肩贴对称小方块,内印C形纹,又安半圆形系一对,内穿一圆环。肩至上腹饰粗深栉齿纹带两周。胎色灰白,上腹施青黄色釉,釉层不均。口径21.7厘米,底径14.3厘米,高25.8厘米。2003年富盛镇辂山村出土。
Ⅴ式:直口,溜肩,鼓腹,平底,下附三蹄形矮足。肩安半环形竖耳一对。器外壁施青黄色薄釉,下腹凝聚成芝麻点状,外底无釉。口径13.3厘米,底径13厘米,通高25.5厘米。2002年漓渚镇小步村出土(图2-11)。
Ⅵ式:微敛口,弧腹,平底微内凹。腹部满饰瓦楞纹。灰白色胎,脱釉。口径7.3厘米,底径6.2厘米,高9厘米。1994年皋埠镇出土。
2.15 瓿(两式)
Ⅰ式:侈口,溜肩,鼓腹,小平底。肩安翘角兽首状耳一对。肩腹部施青黄色薄釉,局部剥落。口径15.5厘米,底径12.5厘米,高24.3厘米。1995年皋埠镇东堡村出土(图2-12)。
Ⅱ式:直口,鼓肩,斜收腹,小平底微內凹。肩部饰对称兽首形环耳一对,肩至上腹部饰两圈瓦楞纹带间夹一周S形纹。外壁施满釉,釉色青黄。口径16.4厘米,底径13厘米,高16.9厘米。1993年齐贤镇陶里壶瓶山遗址出土。
2.16 鉴(三式)
Ⅰ式:直口,弧腹,大平底。口沿下贴如意形小耳一对。施青黄色薄釉,外底无釉。口径22.7厘米,底径20厘米,高7厘米。1995年平水镇上灶村出土(图2-13)。
Ⅱ式:内斜唇,敛口,上腹微鼓,下腹斜弧收,小平底。口沿下置对称四小耳。内外底未施釉。口径18厘米,底径9.5厘米,高6.7厘米。1995年福全镇洪家墩村出土。
Ⅲ式:唇微外翻,直口,深弧腹,平底略内凹。外壁近口处置兽首形附耳一对,耳面印云纹,与其对应处又置半环形耳一对。腹饰凸弦纹四组,胎色灰白,内外施青黄色薄釉,釉层不均,外底无釉。口径37厘米,底径23.3厘米,高22.4厘米。2002年漓渚镇小步村出土(图2-14)。
2.17 虎子
半球形腹,前端设斜仰口,后端塑兽首,平底,顶部有拱形提梁。外施青黄色釉,釉层不均,有聚釉斑点。口径7.9厘米,底径16.6厘米,通高22.8厘米。2015年柯桥区出土。
2.18 甬钟
圆柱形甬,环状旋,椭圆形舞面,腔体略长,枚呈短圆锥形,钲、鼓交接处截面呈椭圆形,鼓部截面为合瓦状,弧形于,两铣微向外侈。甬上饰凹弦纹三组,每组1~2周。其中中间一组弦纹上饰三角形纹一周;下部一组弦纹上饰C形纹一周。舞面饰四角弧曲线,自弧线向舞面外沿、篆部及隧部均饰C形纹。枚、篆交界和钲边饰小乳点纹带。外施青黄色薄釉,局部脱落。通高29厘米,两铣间距15.2厘米。2003年福全镇新迪埠村出土(图3-1)。
2.19 匜(两式)
Ⅰ式:内斜唇,敛口,口略呈椭圆形,腹微鼓,大平底。口沿一端设上翘槽形流,另一端有小环钮。胎色灰白,内壁至底施青黄色釉,釉层薄而不均,外壁釉多脱落,外底无釉。口径21~22.5厘米,底径14.1厘米,通高13.3厘米。2002年漓渚镇小步村出土(图3-2)。
Ⅱ式:内斜唇,敛口,深弧腹,平底。口沿一端设槽形流,对应一侧有半环形小钮,钮上并贴S形堆纹,外壁饰粗深栉齿纹,内壁等距离划饰叶脉纹三处。釉色青黄,外底无釉。口径17.7厘米,底径9.4厘米,高9.2厘米。1996年漓渚镇大兴村出土。
2.20 盂
敛口,扁鼓腹,平底。内外施青黄色釉,外壁局部剥蚀。口径5.4厘米,底径4.8厘米,高5厘米。1997年皋埠镇上蒋村出土。
2.21 熏
平唇,侈口,细长颈,溜肩,扁鼓腹,平底。口沿下饰凸弦纹五周,颈肩交接处饰叶脉纹一周,肩腹部饰凸綯纹五周,间有三角形镂孔两周。胎色灰白,外施青黄色釉,有凝釉和剥釉现象。口径9.7厘米,底径17.6厘米,高47.2厘米。1997年皋埠镇上蒋村出土(图3-3)。
2.22 镇(三式)
Ⅰ式:器上腹呈圆弧形,鼓腹,下腹略向内折收,大平底,底镂圆孔,空腹。顶置半环形钮,腹饰凹弦纹一周,下印云雷纹三周。腹径11厘米,底径9.5厘米,通高8.8厘米。1990年平水镇上灶村出土(图3-4)。
Ⅱ式:整器呈大半球形,中空,平底,底孔较小。顶置半环形钮,近顶处印密集联珠纹,有重叠现象,肩腹部饰宽凹弦纹四周。胎壁较厚,釉色青黄,釉层较薄,局部脱落,弦纹内充填褐彩,外底无釉。底径8.7厘米,通高10厘米。2000年平水镇中灶村出土(图3-5)。
Ⅲ式:整器呈大半球形,顶置一半环套一圆环钮,空腹,平底,底心镂圆孔。顶面依次饰密集S形纹及两弦纹间斜线网格纹,腹部素面,近底处再饰密集S形纹。外施黄绿色釉,腹部多已脱落。底径9厘米,通高9厘米。2006年富盛镇倪家溇村出土。
2.23 甑(三式)
Ⅰ式:敛口,弧腹,箄中设一圆孔。上腹饰凹弦纹一周。釉色薄黄。口径14厘米,底径9厘米,高9厘米。1992年皋埠镇沈江村出土。
Ⅱ式:直口,深直腹,箄中有一圆孔。口沿下有凸棱一周,下附方形扁耳一对。釉色青黄,内外底无釉。口径13.5厘米,底径10.6厘米,高12.3厘米。1995年福全镇洪家墩村出土(图3-6)。
Ⅲ式:敛口,深弧腹,箄中设一孔。口沿下有一折棱。上腹附方形扁耳一对。施青黄色釉多脱落,外底露胎。口径20.4厘米,底径12厘米,高17.7厘米。1996年皋埠镇上蒋村出土。
2.24 鼎
形制较多,有拱盖鼎、盆形鼎和束腰鼎三类。
2.24.1 拱盖鼎(两式)
Ⅰ式:隆盖,面饰凸綯纹三周,间印C形纹。鼎身为子口,长方形附耳,深弧腹,小平底,蹄形三足外撇。腹饰凹弦纹一周,外底有线割痕。口径9.9厘米,通高11.7厘米。1995年福全镇洪家墩村出土(图3-7)。
Ⅱ式:坦拱形盖,中设半环形钮,周缘竖立三个8字形兽钮。鼎身为子口,附耳,深直腹,平底,蹄形三足高且外撇。盖面饰凸綯纹四周,间印C形纹。口径15.2厘米,通高19.5厘米。1995年福全镇洪家墩村出土(图3-8)。
2.24.2 盆形鼎
宽平唇,侈口,浅弧腹,近平底,蹄形三足高且外撇。唇面置半环形竖耳一对。口径18.4厘米,通高14.3厘米。1995年福全镇洪家墩村出土(图3-9)。
2.24.3 束腰鼎(两式)
Ⅰ式:盘口,束腰,鼓腹,平底微内凹,蹄形三高足外撇,口内壁竖耳已残。施青黄色薄釉,外底无釉。口径18.2厘米,底径10厘米,高18.6厘米。1995年福全镇洪家墩村出土。
Ⅱ式:盘口,束腰,扁鼓腹,平底,蹄形三足微外撇。口沿内壁竖贴半环形耳一对。腰饰凹弦纹一周。釉色青黄。口径16.5厘米,通高15厘米。1995年福全镇洪家墩村出土(图3-10)。
2.25 兽面鼎
平唇,折沿,弧腹,平底,蹄形三足。口沿一端饰兽首,翘角,鼓目,面目狰狞。器上腹有曲折形附耳一对,腹中部饰凸綯纹一周,上下印云纹。内底印两条蜿蜒盘绕的蛇形。通体施青中泛黄色釉。口径13.2厘米,底径11.2厘米,通高14.6厘米。2002年漓渚镇小步村出土(图3-11)。
2.26 矛
前锋尖锐,中起脊,下段之叶稍扩张,长骹中空,口呈圆弧形,骹面设一穿钮。胎色灰黄,胎骨坚致。器表施青黄色薄釉,多剥落。长23.5厘米。1985年陶堰乡白塔村出土。
3 整理后的认识
通过对上述柯桥区博物馆收藏的东周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的初步整理,可以得到如下认识:
印纹硬陶Ⅰ式罐与浙江长兴石狮土墩墓第三期(D2M10)出土的春秋中期Ⅱ式同类器雷同[1];Ⅱ式罐见于《论土墩墓分期》文中第六期(春秋晚期)[2];Ⅲ式罐与上虞羊山春秋晚期墓(D3∶10)所出中类器无别[3];Ⅳ式罐的造型在浙江嘉兴印纹陶第四期(春秋时期)中亦有发现[4];Ⅴ式罐和Ⅰ式、Ⅱ式坛分别与长兴便山春秋晚期墓D479中出土的罐和D410中出土的Ⅴ式坛等相一致[5]。据此,其时代可定为春秋。
印纹硬陶Ⅵ式罐与上虞羊山战国早期墓(M1)中所出的罐類似[6];Ⅶ式罐、Ⅲ式杯与上虞凤凰山战国晚期墓(M198、M200)中的同类器接近[7];Ⅷ式罐、Ⅱ式、Ⅲ式坛与漓渚战国墓中所出的同类器毫无二致[8];Ⅸ式罐见于嘉兴印纹陶第五期(战国)中[9];Ⅹ式罐与《中国南方古代印纹陶》江浙区第五期(春秋晚至战国早期)中的鱼篓形罐如出一辙[10];Ⅺ式罐在《论土墩墓分期》文中第七期(战国早中期)出现[11];Ⅰ式杯与漓渚战国墓中出土的同类器雷同[12];Ⅰ式盂与绍兴发现的战国印纹陶盂基本相似[13]。此外,罐、坛等器形多较春秋时代瘦高,最大腹径偏上部。所有印纹陶器的肩腹部印有米字、方格、麻布等纹饰,也具有明显的战国时代特征。因此,其时代当属战国。
原始瓷Ⅰ式盂和Ⅰ式碗分别与长兴石狮春秋早期土墩墓(D4M6、D1M1)中的同类器接近[14];Ⅱ式、Ⅲ式碗的形制见于慈溪彭东、东安春秋中晚期墓(M8下层、M10)中[15];Ⅰ式碟与上虞凤凰山春秋墓(M207)内所出的小碗一致[16];Ⅰ式、Ⅱ式盘与Ⅱ式、Ⅲ式碗属同一窑中产品,时代应与之相当;Ⅱ式盘见于德清原始瓷窑第二类(春秋中晚期)中[17];Ⅰ式杯与Ⅴ式印纹陶罐同出。据此,其时代当在春秋。
原始瓷Ⅳ式碗与浙江省博物馆藏战国原始瓷碗无异[18];Ⅴ式碗与富盛战国窑址产品相似[19];Ⅵ式碗与上虞牛头山春秋末至战国墓(D1M4)中的同类器相近[20];Ⅶ式碗、Ⅰ式盅与上虞羊山战国早期墓(M1)中的同类器一致[21];Ⅷ式碗与上虞周家山战国晚期墓(M42)中的碗接近[22];Ⅸ式、Ⅹ式碗、Ⅱ式、Ⅲ式杯、盆见于德清原始瓷窑第三类(战国中期以后)中[23];盒、Ⅱ式碟的造型具有典型的战国时代特色;Ⅴ式盘、洗系仿铜制品,其纹饰为战国时期所常见;Ⅱ杯与余杭崇贤战国墓中出土的杯相仿[24];豆与绍兴袍谷战国遗址和凤凰山木椁墓内出土的泥质陶豆除质地不同外,造型相似[25];Ⅲ式盅根据《中国南方古代印纹陶》一书分期,在江浙区第五期(春秋晚至战国早期)中出现[26];壶的造型与绍兴凤凰山战国中期前后木椁墓内出土的泥质黑陶壶无别[27];罐分别与德清原始瓷窑第三类[28]、上虞凤凰山战国晚期墓[29]、苏州新庄东周遗址[30]和余杭崇贤战国墓[31]中的同类器近似;瓿与江山战国中晚期墓中发现的瓿类似[32];Ⅰ式鉴的造型与袍谷遗址出土的Ⅴ式泥质陶盆(鉴)相同[33];Ⅲ式鉴与《中国青铜器》书中的战国早期Ⅱ式鉴相比,除纹饰简括外,十分相似[34];虎子与《萧山古陶瓷》书中的战国原始瓷虎子相近[35];盂和熏同出一墓同,其中熏与《家有宝藏》书中的战国同类器相似[36];甬钟与海盐战国墓中发现的同类器相近[37];盉、匜、镇、鼎的形制分别见于漓渚战国早、中期墓[38]、余杭崇贤战国墓中[39];Ⅱ式甑与余杭崇贤石塘出土的器物一致[40]。据此,其时代可断为战国。
柯桥区博物馆收藏的印纹硬陶器,胎骨普遍呈灰褐或紫褐色,火候较高,质地坚致。其中春秋早中期器胎泥相对粗糙,外表或断面上可见明显的杂质和气泡;春秋晚期器胎质普遍较为纯净。成型工艺沿用泥条盘筑法,口部经过轮修。坛、罐的制作过程是用泥条盘筑法做出肩腹部,然后拍印纹饰,再将肩部泥坯拉薄后形成口沿,因此,不少器物的口沿处仍留有模糊浅显的印纹。器物造型总的趋势是由低矮向瘦高方向发展,春秋晚期坛、罐的腹部最大径已由中部移向上部,至战国时期已接近肩部。部分小件器底部还附加蹄形和乳突状三矮足。纹饰在春秋时期以席纹、方格纹、米筛纹为主流,一器拍印一种纹样已成风尚。器物肩部贴饰对称的S纹以及颈部刻划密集的波浪纹带现象也屡见不鲜。战国时期米筛纹和席纹逐渐消失,方格纹演变成细方格纹,米字纹和麻布纹成为这一时期新出现并占主导地位的纹饰,纹饰风格趋于简化、单一,显然这一时期的印纹硬陶已从兴盛趋向衰落。值得注意的是,细方格纹和麻布纹线条均匀,整器连成一片,无叠拍现象,具有极高的工艺水平。对于这类纹饰,如果直接用小型陶印模在坯件上拍印似不甚实际,它究竟如何印成,尚待进一步研究。
柯桥区博物馆收藏的原始瓷器,胎骨多呈灰白或灰黄色。春秋早期瓷器有肉眼可见的细小砂粒,釉层较厚,胎釉结合欠佳,脱釉现象较为严重。春秋中期后,胎质显得细白致密,胎壁明显减薄,釉层由厚转薄,多呈黄绿或青绿色,胎釉配方和烧成温度掌握已趋成熟,釉面润泽,脱釉现象少见,碗、盘类小件器还出现施满釉现象。战国时期胎质更加细腻,仍以薄釉为主,釉色多为青黄,青色较少见。脱釉现象依然存在。平水镇出土的原始瓷器还出现釉下褐彩装饰,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釉下彩实物资料。部分器物与成熟瓷器已十分相近,只在胎釉的稳定性上稍欠一筹。至于战国中晚期的碗、盘、盆、匜、甑等器物,内外底多未施釉,很可能是出于叠烧需要,为减少坯件与垫珠或泥点被釉面粘连而造成废品。成型工艺大约从春秋中期起已由泥条盘筑法改为快轮拉坯技术,器物造型更加规整。春秋中期以来,盅式碗流行,这类碗至春秋晚期腹壁不断变直、升高,下腹折收部位随之下降,形成内底宽平的状态。这一时期碗、盘、碟的底部普遍增厚,内壁至底出现了密集的螺旋纹,而且时代越晚,螺旋纹的细密程度尤甚,外底则为线割痕。战国时期器物厚薄均匀,碗、碟、盅类流行直壁或弧壁式。鼎、盉、钟、镇及部分鉴等器都模仿青铜制品,只是纹饰精简而已。盉的流与腹不通,钟不能作乐器敲击,显然系明器。在装饰手法上,以素面为主,部分碗、罐、匜的口沿、内底或肩腹部饰有水波纹、栉齿纹、兽面纹、小S形堆纹等;钵、壶、鉴、鼎、钟、盉、镇等器物,还出现凸纹、C形纹、联珠纹以及堆塑的鸟兽等,使之达到造型与装饰的完美结合。不少纹饰为中原器物所少见,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印纹硬陶和原始青瓷器关系甚密,印纹硬陶的出现早于原始青瓷,其后两类产品长期共存,犹如一对孪生兄弟,形影相随。柯桥区博物馆收藏的印纹硬陶和原始青瓷器,在总量上以战国时期居多,春秋时期相对较少。印纹硬陶多为坛、罐类大件贮盛器;原始青瓷既有碗、碟、盘、豆、杯类饮食器,又有匜、鉴、洗等水器,还有鼎、钟、盉等仿铜礼器。此外,熏等卫生器、水盂等文房用具以及矛等仿铜兵器亦偶有发现。这表明,春秋战国之际越国为争雄称霸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军队的战斗力,采取精勤耕战的政策,将有限的铜、锡、铅原料主要用来铸造青铜农具和兵器,而日常生活用具和陪葬所需的礼器多用制作简便、价廉物美的印纹硬陶和原始青瓷取代,由此促进了越国陶瓷手工业的兴旺发达,形成了与中原地区以使用青铜礼器为主的截然不同的面貌。
参考文献
[1][5][14]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長兴县石狮土墩墓发掘简报[G].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
[2][11]刘建国:论土墩墓分期[J].东南文化,1989(Z1).
[3][6][7][16]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上虞凤凰山古墓葬发掘报告[G].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
[4][9][26]陆耀华:嘉兴印纹陶遗址与土墩墓[J].东南文化,1989(6).
[8][12][34][38]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绍兴漓渚的汉墓[J].考古学报,1959(1).
[10]彭适凡:中国南方古代印纹陶[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
[13]绍兴市文物管理处:浙江绍兴市发现的印纹硬陶和原始青瓷器[J].考古,1996(4).
[15]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慈溪市彭东、东安土墩墓与土墩石室墓[G].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
[17][23]朱建明.浙江德清原始青瓷窑址的调查[J].考古,1989(9).
[18]浙江省博物馆.越魂[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
[19]柯桥区文物管理委员会.浙江绍兴富盛战国窑址[J].考古,1979(3).
[20][21][22]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沪杭甬高速公路考古报告[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
[24][39]余杭县文物管理委员会.浙江省余杭崇贤战国墓[J].东南文化,1989(6).
[25]周燕儿,符杏华.浙江柯桥区里谷社遗址再发掘[J].南方文物,1992(3).
[27]绍兴县文物保护管理所.浙江绍兴凤凰山战国木椁墓[J].文物,2002(2).
[28]苏州市博物馆.苏州新庄东周遗址试掘简报[J].考古,1987(4).
[29]江山县文管会毛兆廷.浙江省江山县发现战国墓[J].文物,1985(6).
[30]绍兴县文物保护管理所.浙江绍兴袍谷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1989(9).
[31]马承源.中国青铜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32[36]浙江省博物馆.家有宝藏——浙江民间收藏珍品大展特集[M].北京:荣宝斋出版社,2004.
[33]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海盐出土原始瓷乐器[J].文物,1985(8).
[35]萧山博物馆.萧山古陶瓷[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
[37][40]《余杭文物志》编纂委员会.余杭文物志[M].北京:中华书局,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