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学困生转化点滴谈

2018-08-10郑志柏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15期
关键词:教学艺术转化

郑志柏

【摘 要】教育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引导者和塑造者。 学困生更需要教师用智慧和耐心为他们的学习创造成功的环境,帮助他们从失望、自卑、孤独中走向自信和成功。

【关键词】初中学困生;转化;教学艺术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5-0248-01

初中学生正处在人生十分关键的时期,有部分学生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他们的学习落在了其他同学的后面。教师若不能及时地挽救他们,这些学生可能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丧失了学习的信心。 教师首先应设法为他们创造一个优良的环境,从而激发其学习成功的信心。

一、初中学困生的分类

1.固执型学困生。

这部分学生往往家庭条件很优越,生活上可谓“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他们缺少必要的生活体验,没有经历过生活的酸甜苦辣,没有明确的理想目标,缺乏意志力,学习动机不明确。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对待老师家长和老师的批评教育不予理睬,任性固执。

2.散漫型学困生。

这样的学生往往是单亲家庭、留守儿童或父母为了生计而忙于工作等而忽视了对孩子教育的学生,这些学生中往往从小缺乏爱或者说缺乏家庭教育,缺乏监管,长期处于放野马状态,最终导致行为习惯差,自由散漫,随意性强,没有规矩,粗心大意。

3.能力不足但很勤奋型学困生。

这部分学生习惯较好,意志力强,但因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或空间想象能力等不足的限制,看书抓不住重点、难点、闪光点,学习中不善于总结规律,提取方法,知识学得比较死,不能举一反三。尤其到了高中以后由于知识变难或由于竞争激烈,名次可能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好,一旦心理素质跟不上就会产生自卑心理,进而产生厌学情绪而沦为学困生。

4.“少年不知愁滋味”型学困生。

这部分学生易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学习社会小混混的样子染红发,带耳环,爱打架,讲义气,赶时尚,对学习不感兴趣。

二、学困生的教育

1.教师要经常与他们谈心,掌握他们现实的思想状况,经常家访,了解掌握家庭教育情况, 用真诚的爱去换取他们的信赖,“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经常给他们讲些名人励志的故事,家长也应教育孩子树立明确的学习动机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们教师尽量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发掘学困生进步动力的过程,就是帮助他们克服缺点的过程。

2.有的学困生是学习态度不端正,对这样的学生必须在加强思想教育的同时,多督促,必要时辅之以一定的批评。多数学困生则并非不用功,而是基础差,接受能力差或者学习方法不对头等。对这样的学生则应采取保护他们的积极性,与他们共同讨论奋进和提高学习成绩的方法。

教师一定要真情投入,营造温馨和谐充满爱的“家庭”。 在班集体这个大家庭中,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是这个家庭中的一员,为营造一个温馨、和谐充满爱的家庭。首先,爱的教育是管理好班级的前提。教师在班级把爱作为班级学生的行为准则,让同学们学会爱自己、爱老师、爱同学。在班级中发现互爱的事例教师要在班级中给予表扬,让付出爱的学生感到自豪,被爱的人感到我应该感激。其次教师要创设优化的管理环境,把学生从受教育者转化成一个自我教育者,教师要教育他们自觉立志去学好。这是一种社会责任感的学习动机。同时要让他们觉得学习有趣,自发地去学习。这是一种与学习活动直接相联系的动机。所以,教学过程要注意生动活泼,轻松愉快。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持久地保持个人爱好的学习动机。

3. 对待学困生要多鼓励,热情帮助,避免消极批评。

多数学困生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总有一种惧怕心理,怕出错,怕被老师责备,怕被同学耻笑。他们所需要的是老师、同学的信任、关心、爱护和帮助。教师要像对待优生一样对待他们,并热情地帮助他们,以使他们树立起良好的自我概念,消除自卑感。从而积极地投入学习。教师切不可作消极批评。学困生也有学好的愿望。当他们看到经过自己的努力,老师和同学的帮助而取得一点成绩时,他们就会更加坚定信心。并想赶上或超过他人。学习兴趣也会更浓厚。 当学困生学习上有所进步时,教师就要及时给予鼓励,并勉励他们更上一层楼。

4.教师要采用鼓励机制,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许多学困生都是由于缺漏的积累而导致积重难返的。给每个学生以从头开始的机会。教学要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稳扎稳打,狠抓基础,弥补漏缺。让每个学生制定“学习目标”、“学习计划”、“实施方法”,并由家长监督,帮助孩子共同完成学习目标。对达标的学生,及时表扬和鼓励,使他们产生自信心。把更多的爱心、关心、赞赏、宽容、接纳洒向每一个学生,呵护、唤醒每一个学生的心灵。

5. 教师进行思想转化即“诊脉”确定“病情” 。

先培养他们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坐住板凳,然后培养他们学会用某一学科进而学会其它学科,锻炼其耐性和信心。在实际操作中如果是基础差,就要找一个切入点,列出补课计划,循序渐进地补课;如果是很努力但成绩一直上不去的学生要指点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要从思想上进行教育,去其浮躁,安其心,使其聪明才智发挥到学习上去。采用分层教学方法,为学困生创造平等参与课堂练习的机会。 教学中不能照本宣科,不能只顾优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采用分层教学,使各层次的学生都有平等参与课堂练习的机会。学困生的练习要设计为让他们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 在我们班里就有一个这类型的学生。开始时很令我头痛,不完成作业,经常迟到旷课,家长也不敢管,有很强的逆反心理。他的各科学习成绩都在30分以下。老师细心注意他 微小的进步,及时给予恰到好处的表扬。终于他获得了成功的喜悦与自信。 上课能专心听讲了;纪律有进步了,下课再也不像一匹野马了;作业能完成了,作业书写也有许多的进步。

6.加强课后指导 减少他们的学习困难。

教师要多给学生指点一些课外学习方法,教会他们自己走路。这样他们学起来就容易些,轻松些。同时教师本身也要不断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艺术,促进学困生主动自觉地学习。对学困生加强课外辅导。卓有成效的课外辅导是提高学困生成绩的重要一环。对许多学困生来说,许多问题在课堂上讲一遍是不可能解决的,课后还须多加辅导。辅导学困生要做到定对象,定时间,定任务,定目标。师生共同努力,逐步缩小学困生面,同时要有的放矢,先查明原因,再对症下药。

总之,要提高学困生的成绩。首先要热情帮助他们,不要歧視他们。其次要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端正学习态度,消除自卑心理,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教师要研究他们的心理,研究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循循善诱,持之以恒。用富有成效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尝到了学习的甜头,自然成绩辉随着提高。

猜你喜欢

教学艺术转化
简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互动的艺术
浅谈年画中人物的变化与人的自我意识觉醒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浅谈问题学生的转化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