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打造高效小学语文课堂

2018-08-10梁新月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15期
关键词:因材施教

梁新月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已经不单纯是确保学生对生字的掌握、对阅读的理解以及对句子的组织,而是要全面提升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小学语文课堂应该集合大量的新型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率,但是归根结底,高效的语文课堂来源于要以学生为主体。

【关键词】精心备课;因材施教;多种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5-0188-01

在当今社会,我国的经济在大踏步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质的提升。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人们的思想也已经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对教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作为语文课教师,思考如何跳出传统的教学思维定式,结合语文教学的特点和当前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形成独特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成效,这仍是一项重要课题。

一、精心备课,奠定高效课堂基础

备课在课程教学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教学地位,并在其中发挥着尤为重要的教学作用,所以有效的课程备课是高效课堂构建的基础。而教师备课水平及能力的高低直接关乎课程备课是否有效,进而影响到高效课堂的构建。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备课的时候,首先应当立足于语文教材,全面深入地对语文教材进行研读与整合,在备课和教案内容中要能够使教材内容得到充分的反映与表达,避免出现知识系统性的残缺和知识点的遗漏等问题。其次,语文教师应当对学生语文学习情况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把握学生现阶段语文学习能力及水平,进而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和水平来对备课内容予以不断调整和完善,实现备课质量的提升。最后,由于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学习个体,所以在全面把握的基础之上,语文教师还应当准确把握学生的差异化、个性化学习习惯和需求,在备课过程中针对学生学习层次以及学习能力的不同,采取有效的备课措施,设计出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备课过程中就将因材施教性充分体现出来。

二、注重学生读的基础教育,提高教师的自身水平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要重视读的作用,在教授课文时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大声朗读,一来让学生了解生僻词的读音,二来也可以让积极的学生带动积极性差的同学,激发那些同学的阅读学习兴趣,为课文的进一步学习了解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小学语文教育对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技巧有较高要求。由于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同学的知识储备与理解能力有限,所以这时候需要教师灵活、有技巧地表达出教学的内容,让原本比较复杂的内容通过浅显易懂的方式表达出来,让学生能够能好地理解所需掌握的知识。比如,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有一定的条理性,要突破传统教育模式下只需要将所需传授的知识传授下去的理念,做到以学生为本,知道一节课所需达到的课堂目标是什么,通过什么方式来传授是最高效的,可能会遇到什么突发状况,怎么对课堂已有的知识进行拓展,让学生能够了解到更多的知识。在板书的时候也要有条理性以及高度的概括性,让学生对老师所讲授的内容有一个清晰的理解与把握,进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三、了解学生,做到因材施教

教学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了解学生,针对不同学生来进行不同的教学引导。在小学校园中,教师在学生心中处于一个十分崇敬的地位,一方面,教师需要做到的是,针对不同学生出现的不同性格,对症下药,引导学生走出学习的困境,鼓勵学生去积极投入学习中。当学生得到教师的夸奖,会因此拥有愉快的学习经历,会有一个更好的心态投入学习中。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一些课堂竞赛,让学生见、间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竞争意识,让学生在竞赛当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共同进步。同时,这也能大大减轻教师的教学工作量,缓解教学压力,一举多得。另一方面,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以及原有的学习基础。在任何学习过程中,都需要将所学知识与新知识来结合,以此来达到更高的学习效果。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从中培养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认知能力等,让学生从中掌握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减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障碍,达到更高的学习效率。

四、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创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来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加深学生愉悦的情感体验,使得学生能够轻松地构建知识体系,并享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使得他们爱上学习。其一,游戏教学法。就是我们教师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一些游戏活动,寓教于乐,比如在引导学生积累字词时,我们教师可以设计“你说我猜”的游戏活动,教师在一块木板上写上需要学生掌握的词语,并展示给一个学生,然后这名学生就要对他看到的词语进行描述或者解释,但是不能说出他看到的词语中的任何一个字,同音字也不行,其他学生根据这个学生的描述进行猜测。在这个游戏活动中,描述词语的学生,需要深刻理解他看到的词语的意思,需要组织语言将其清晰地表述出来。猜测词语的学生,需要有很好的知识储备,需要大脑快速地运转才能猜正确。其二,小组合作教学法。就是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并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一些教学任务,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从而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交流能力和构建知识的能力。

五、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创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们习惯于参考考试成绩来对学生做出评价,新课改背景下,我们教师要运用多种评价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向上,挑战自我,在充满正能量的教学氛围中创建高效课堂。首先,我们教师可以给学生制作一个成长档案,记录他们学习中的点滴进步,比如学生们的课堂表现,比如学生们的优秀作文,比如学生们对于某一问题的独到看法,等等,我们教师都可以将其记录下来,制作成专人档案。一个学期结束之后,看看哪个学生的档案袋最厚,看看哪个学生的进步最大,我们教师要给予奖励,可以是精神方面的奖励,也可以是物质方面的奖励。其次,我们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评、互评,正确的评价自己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提升自己,但是有时候自己会无法客观地评价自己,这时候就需要学生互评,通过同学之间相互的评价来全面地了解自己,从而扬长避短。

为了更好的构建一个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各个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尽快的改变自己的课堂教学方法,积极的引进并且应用其他优秀的课堂教学方法。在课堂上,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探讨,鼓励他们畅所欲言,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

参考文献

[1]朱永兰,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J].学周刊,2014,05:21.

[2]林东阳,浅析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J].吉林教育,2013,16:84.

猜你喜欢

因材施教
将“减负增效”与“因材施教”落到实处
——哈尔滨市萧红中学教学与作业改革实践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浅析如何在声乐教学中实施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小学数学“因材施教”探索——着眼整体,发展学生个性特长
因材施教,拓宽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之路
多媒体技术让小学语文教改实验更轻松——运用多媒体技术实施“大班额条件下的因材施教”探索
巧抓课文及学生特征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