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高职衔人才培养模式
2018-08-10李春雷
李春雷
摘要:中高职衔接,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培养高技能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也是推进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有力措施。目前,很多中职院校在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面,积极探索,不断研究,力求创新,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框架体系,人才培养的质量明显提升。本文就中高职衔接的意义、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等方面进行阐述,力求在现代职业教育改革中,通过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现代职业教育
一、中高职衔接的意义
1、中高职衔接是培养高技能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提出,行业企业的转型升级,对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标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技能人才技能水平提出了新的挑战,对学校教育教学水平提出了具体要求。传统的已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已不再适应“新时代”的执教理念,虽然实践能力水平较高,但理论知识欠缺,不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很容易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被淘汰出局。为了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5年一贯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各中等职业学校中广为运用,即3+2、2+3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是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延伸。强化了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社会竞争力,为培养高技能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中高职衔接是稳定中等职业学校生源的有力保障
近年来,中等职业学校面临着招生难、就业难的问题,仅仅局限在中职层面,学生毕业后出路窄,就业稳定率不能得以保障,长此以往下去,势必会形成恶性循环,有损学校声誉,不利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健康发展。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提升学生的学历,也满足了家长的诉求,学生可以选择升学,也可以选择就业,无形中拓宽了学生的发展空间,对稳定学校生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的及对策
1、职业教育吸引力严重不足,得不到社会各界认同
往往职业教育被视为“末等教育”,入学无门槛、学生分数低、学习习惯差,学习气氛不浓厚,即使学生初中毕业未达到高中录取分数,家长也不情愿送孩子读职业学校,家长往往认为,读职业学校就是学生人生求学的“最后一站”。受传统职业教育的影像,职业教育一直被社会、家长、学生、用人单位忽视或不认可,取得的文凭含金量不高,导致职业教育吸引力严重不足。
2、中高职衔接缺乏政策支撑
中高职教均属于职业教育,但二者本质上有明显的区别,中职阶段人才培养的目标,主要是培养技能型人才,即企業的一线工人。而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理论知识的完善、技能水平的提升,培养的是高技能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等技能精英。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想得意健康发展,首先应是人才培养目标的衔接。在我国,职业标准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难以统一中高职衔接的培养目标,如:职业标准的制定缺乏行业企业的参与,职业资格等级与工作薪酬的对应等方面,均不利于中高职的有限衔接。
3、课程衔接不紧凑
课程衔接是中高职人才培养衔接的核心要素,中高职衔接能否顺利进行,课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严格来说,高职课程应在中职课程基础上,做到“专业有对口、课程有对应、内容有区别、知识技能由易至难”。就目前中高职衔接状况来看,学校间在课程衔接方面沟通不够,依然按照各专业构建课程体系,确定理论与实践内容,这种情况造成的课程的重复率很高,在中职阶段学过的知识,进入高职要重新学习,浪费了一部分学习的时间与精力,工科专业体现的尤为明显。
4、专业设置无法精准对接
专业设置应依据行业企业需求而制定,中职专业按照岗位设置安排专业,专业划分更具体,知识覆盖面相对较窄,内容简单。而高职专业则按照岗位群进行设置,专业划分宽泛,知识覆盖面相对广。从规范配置教育资源的角度出发,高职专业的设置应是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宽。从现实情况来看,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短时间内不会有大的变动,所以,高职院校应结合中职学校专业实际出发,结合地方行业产业需求,合理安排专业。
三、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1、人才培养目标的衔接
从人才分类的角度出发,中等职业教育注重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而高职注重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在许多职业领域中,我们无法区分技术型人才与技能型人才。
2、专业设置的衔接
在专业设置上,应充分考虑地方经济、产业发展、行业需求等方面,确定中高职教育接续专业,助力中高职专业布局更加合理化。反之,对不适应行业企业需求的专业,要及时调整或直接淘汰。
3、构建科学体系,搭建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立交桥”
从学生终身发展、社会所需等诸多方面的角度出发,要培养多层次的学制体系,以满足社会、家长、学生、用人单位所需,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事项中高职协同发展。
中高职衔接不仅仅局限于学历的衔接,在知识、技能、素养等方面要拓宽渠道,从根本上解决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李全奎.中高职衔接问题的研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1(03)
[2]马秋硕,等.中高职教育衔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1(09)
[3]王育培.大众化背景下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问题研究[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9(04)
[4]曹毅,等.试论中高职衔接专业结构模型的构建[J].职教论坛,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