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东唐诗之路之上的明珠
2018-08-10吕金晶秦浩楠马淑慧
吕金晶 秦浩楠 马淑慧
摘要:云门古寺以独特秀丽的自然风光,及其作为一座古刹所与生俱来的历史文化感,吸引了许多唐代的文人墨客的驻足,并为云门留下了不少著名篇章。云门为浙东唐诗之路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宛如浙东唐诗之路上的一颗明珠。
关键词:云门;浙东唐诗之路;名胜古迹
浙东素因山川秀美、人文荟萃而闻名天下。1991年竺岳兵先生正式提出“浙东唐诗之路”,指出从钱塘江开始沿浙东运河经绍兴、上虞和浙东运河中段的曹娥溯古代的剡溪(今曹娥江及其上游新昌江)经嵊州、新昌、天台、临海、椒江以及余姚、宁波、东达东海舟山和从新昌沿剡溪经奉化溪口至宁波的这样一条道路上,400多位诗人们领略了沿途浙东山水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结合真情实感,进行了多达1500首诗词创作。而云门古寺就如浙东唐诗之路上的明珠,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人文底蕴吸引了众多唐代诗人,纷纷作下美妙诗篇。
一、浙东唐诗之路上的地理明珠
《方舆胜览》载:“云门寺在会稽南三十一里,今名雍熙。”《浙江通志》载云门寺位于秦望山山麓,且风景优美,十分静谧。孟浩然有诗歌云:
台岭践嶝石,耶溪溯林湍。晴山秦望近,春水镜湖宽。(1)
此中大致可知云门寺地处秦望山山麓,且与若耶溪相邻,这基本上与今天的云门古寺遗址地理位置相符。秦望山的南面便是云门寺,与若耶溪相邻,其风景秀丽,身处古寺,眺望远方,视野开阔,而山水相得益彰。春有株株春笋破土而出,夏有树树青翠遮天蔽日,秋有浪浪稻黍金黄一片,冬有累累山果压满枝头。明净秀丽的风光,使得这里成为一方静居雅地。“潭空观月定,涧静见云多。竹翠烟深锁,松声雨点和。”(2)“深木鸣驺驭,晴山曜武贲。乱泉观坐卧,疏磬发朝昏。”(3)云门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熠熠生辉于浙东山水之中,成为了浙东唐诗之路地理上的一颗明珠。
二、浙东唐诗之路上的名人客栈
在成为浙东唐时之路上的重镇前,云门古寺早已是中华的书法圣地。云门寺与东晋“二王”之间有着相当深的渊源,王献之幼时便往来于云门诸山间,云门寺是王献之的旧居,隐居练字之所,现今云门仍存留王献之洗砚池的遗迹。而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随着其七世孙智永出家永欣寺(即云门寺)而一度藏于云门。智永在云门写下了书法史上的佳作《千字文》,并留有了铁门槛、退笔冢等遗迹。唐太宗派遣萧翼盗取《兰亭集序》于云门,留有《宿云门东客院》一诗。
此后,文人墨客纷涌而至。据考,李白、杜甫、孟浩然、王勃、白居易、王维、萧翼、元稹、秦系、宋之问、方干、赵嘏、严维、钱起、崔颢、孙逖等著名诗人都曾游访过云门古寺,留下不朽的诗词,如严维的《同韩员外宿云门诗》、《奉和独孤中丞游云门寺》,李白的《春感诗》以及杜甫的《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也曾来到云门寺,模仿王羲之的兰亭集会,主持了一场相类似的的修禊活动,并仿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作《修禊于云门王献之山亭序》。
钟灵毓秀、富有诗情画意的山川河流加之深厚的人文底蕴,奠定了云门寺在浙东唐诗之路上无可比拟的地位。
三、浙东唐诗之路上的诗词高峰
在浩如烟海的唐诗中,歌咏云门寺的诗句俯拾即是。据《御定全唐诗》、《全唐诗补编》和《会稽掇英总集》所收录的诗篇,现今遗存的有关云门的诗作约八十余首。这种集中的情况在浙东唐诗之路上是十分少见的,诗作中除了单纯写景,还有不少寄情于云门,展现云门的佛理,或是抒发仕途坎坷之际在云门获得的心灵上的超脱以及其他人生感悟。
其中不乏有着李白、杜甫、白居易、杜牧、元稹等这些著名诗人的创作。如李白《送纪秀才游越》中的“禹穴寻溪入,云门隔岭深”(4);杜甫《惠义寺送王少尹赴成都(得峰字)》里的“苒苒谷中寺,娟娟林表峰”这些诗作将一座幽静的佛寺轻轻一笔勾勒而出,若隐若现于群山之中。这样的美景自然使云门寺成为文人骚客茗茶雅集之地,文人们于唱和中寻友,参禅悟道,将士人文化与禅茶文化相交融。
在诸多诗作中,诗人们或愉悦,或伤感,却无一不在云门寺中找到了情感的寄托,使内心重归淡然。时间轮转,历经沧桑,一代又一代的诗人在云门寺找到了心中的寄托,一首又一首的经典诗篇铸就了云门古寺在浙东唐诗之路上的辉煌。
四、结语
总之,云门古寺在地理风光、名人轶事、诗词作品等方面上的成就都属浙东罕见,其“浙东唐诗之路上的明珠”的称号也可谓实质名归。虽未有浩荡之风,云门寺却以清溪高峰、晨钟暮鼓、诗词佳作,如同潺潺的若耶溪般地浸润着世人的内心。
注释:
(1) [唐]孟浩然《游云门寺寄越府包户曹徐起居》,载《全唐诗》(上)卷159,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370页。
(2) [唐]严维《同韩员外宿云门寺》,载《全唐诗》(上)卷263,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654页。
(3) [唐]严维《奉和独孤中丞游云门寺》,载《全唐诗》(上)卷263,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654页。
(4) [唐]李白《送纪秀才游越》,载《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40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