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悦读共享”呼唤理性设计

2018-08-10张敏红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18年6期
关键词:活动形式评价方式活动设计

张敏红

【摘 要】要有效激活整本书阅读的内驱力,得在阅读分享活动上下功夫。活动目标应科学而不功利,打开阅读视角,助推阅读进程,关注学生语文素养的长远发展。活动形式要精心设计,做到个体与群体融合生长,表述与操作协同发挥,科内与科外贯通共生。活动评价可灵活多元,既有新颖的即时评价,也有创新的长效评价。教师通过理性设计分享活动,科学引领学生共享阅读精彩。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活动设计;活动形式;评价方式

众所周知,整本书阅读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但冷静地审视目前小学生整本书阅读的现状,可以发现被动阅读、低效阅读的现象还是比较突出。如何有效激活整本书阅读的内驱力,使学生体验深度阅读的快乐呢?笔者在实践中非常关注阅读分享活动的设计,引导学生在“悦读共享”的旅程中获得丰富的阅读体验。

一、目标科学不功利

想让学生实现有效的“悦读共享”,教师必须去除功利之心,制定科学的活动目标。当前,我们组织学生开展整本书阅读,不必苛求学生对文本内容的认识达到某一个高度,也不必非要学生掌握某些语文知识不可,而应把眼光投向学生语文素养的长远发展。

(一)分享的目标在于“打开”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阅读书,角度不同,获益各异。阅读具备主观之特性,带给个人独特的体验。不同的读者阅读同一部作品会产生共鸣,也会有不同的思考。分享活动的意义在于引导学生在共鸣中深化理解,在碰撞中打开视野,交流思想,提升阅读品质。因此,无论是话题内容、对话方式,还是分享形式,都应该富有启发性,有利于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思维空间、体验空间。

(二)分享的目标在于“推进”

好的阅读分享活动目标明确、形式多样,能有效助推学生的阅读进程。学生在与同伴的分享中表达、吸收、修正,不断丰富自己的阅读经验,从而产生进一步阅读的欲望。经过一段时间的再阅读后,能带着新体验回到群体中继续与他人分享。就这样,群体分享和个体阅读交互推进,学生在持续的阅读实践中越来越爱阅读、会阅读。

二、理顺关系巧设计

我们在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分享时,需要理顺几组重要关系,并精心设计活动形式,促进阅读品质的提升。笔者曾经在中年段组织开展《三国演义》整本书阅读的引领活动,下面以此为例加以阐述。

(一)个体与群体的融合生长

学校组织的整本书阅读是以校级、年级或者班级为单位开展的,分享活动的设计必须考虑到它不是个人秀场,应该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现阅读感悟,实现个体与群体的融合生长。

比如《三国演义》是一本历史演义性质的古典名著,一般较受男生的喜欢。很多男生说起《三国演义》头头是道,人物关系一清二楚,军事事件张口就来。与此相反,女生一般對此不感兴趣,只是为了应付作业才草草阅读,大多浮光掠影,不甚了了。因此,笔者在设计分享活动之一的“读书交流课”时,就额外关注不同性别学生中个体与群体的关系。

(1)故事讲述(提前报名,指名几位男生讲述)。

(2)人物竞猜(歇后语、军事事件的题目由男生团体商量并筛选后提供,女生个人竞猜)。

(3)兵器画图(男生分小组绘制并展示,组内派人讲解)。

(4)歌曲演唱(女生分小群体合作展示)。

正因为这样的环节设计考虑到男女生的性别差异以及个体与群体作用的发挥,个人的阅读突破点才得以最大程度地展现,群体的力量在活动中获得关注。点与面的巧妙结合,使得活动效果显著,让学生印象深刻,受益颇多。

(二)表述与操作的协同发挥

如果说阅读是一项纯脑力活动,那么阅读分享则应该是兼具口头表达与操作实践的融合性活动。分享活动的设计不一定停留在口头交流汇报上,更应关注一些口头表达与行动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活动。

所以,《三国演义》分享活动陆续出炉。

1.你演讲,我点赞

此活动要求学生自愿报名,提前准备演讲稿,结合《三国演义》中的典型故事讲述自己最佩服的三国人物。演讲完成后,请全班学生针对演讲稿和演讲过程进行民主点赞,一周一评,对“小小演讲家”提出表扬。

2. “三国”故事辩论赛

此活动要求学生针对教师提出的话题进行充分的前期准备,收集资料,写好辩论资料卡。主辩通过课间聊天招募辩论选手,最后在课堂上进行针锋相对的阐述,得出科学的结论。

3.合作“三国”小报评比

此活动旨在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把收集的三国经典资料进行呈现。从内容的整合、主题的提炼到人员的自主分工,全部由组长组织进行。展示会上,每组派讲解员进行介绍,详细阐述报纸的诞生经过和内容安排。最后,全班民主评选产生结果。

综上所述,分享活动的设计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利用综合性的活动形式让所有学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动手操作,全面实现阅读后的成长。

(三)学科内外的贯通共生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领域,需要语文教师付出足够的智慧来引导。但阅读分享绝不仅限于语文学科,还能借助其他学科的特殊方式与之融合,从而促成学生的真正成长。

比如,语文与音乐融合——感知阅读作品文字中的音韵美,欣赏阅读材料中的经典歌曲,仿编歌词……

比如,语文与美术融合——根据文字画图,创作绘本,再现脸谱,美化服装,添加插图,共编连环画……

比如,语文与数学融合——统计阅读材料中的有关数据,编绘各种统计图,根据阅读内容编写数学习题……

学习活动是不分学科的,学习能力的培养要兼具综合性。打通学科后的阅读分享,能综合体现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其在活动中品尝快乐,获得最大程度的成长。

三、评价灵活求创新

评价手段是一种无声的动力,能有效推动学生自觉学习,奋力向前。恰当的评价可以成为学生追求上进的助推器,可以成为学生自我发展的催化剂。阅读分享的评价要灵活多样,在不断创新中焕发绮丽的光彩。

(一)多元新颖的即时评价

因阅读分享活动形式不同,评价机制也应以多元、新颖的特色吸引学生,促其思考。除了加分、贴星等常用的评价手段,教师还可智慧地进行多元创新。

评选“阅读小蜜蜂”——激励阅读数量超前的学生;评选“阅读显微镜”——表扬阅读中关注细节的学生;评选“阅读小马良”——凸显能将阅读与美术相结合的学生……

明确评价的要求,站在儿童的立场,用学生喜欢的方式来肯定他们的阅读收获,给予他们继续阅读的动力。

(二)不断创新的长效评价

即时评价能使学生获得马上启程的动力,而设计一些长效评价机制则能让学生从根本上获得阅读的原动力。

比如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郭学萍为班级设计了“学生阅读导师团”的评价机制。她鼓励学生自由组合、自主申报,然后由爱阅读、会阅读的学生担任导师,制订讲课计划,做好PPT,像模像样地引导其他学生或者低年级学生进行阅读。在经过一定的活动周期后,大家评选出公认的“最佳阅读导师”,给予其肯定和奖励。事实证明,此项活动激发了学生阅读分享的欲望,他们在一次次的分享实践中发挥才能,传达精华,共享阅读和传递的双重快乐。

“阅读引领教育的回归与重塑。”阅读让我们的人生变得丰富,阅读分享则通过阅读个体的延伸使阅读群体焕发更大的能量。让我们关注阅读分享,理性设计分享活动,科学引领学生共享阅读之精彩!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杨勇军.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J].湖南教育(语文教师),2007(7).

[3]王余光,等.中国阅读文化史论[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

(江苏省无锡市吴桥实验小学 214000)

猜你喜欢

活动形式评价方式活动设计
生本视阈下英语动态活动设计的探索与实践
“透镜”课题教学的活动设计
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活动设计
图式理论在阅读教学中应用的价值功能与评价方式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美国化学课堂多样化学习评价方式带来的新思路
浅议语文学科与综合实践课程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