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初中语文教学发挥传统文化教育功能的策略探讨

2018-08-10黄小英

教师·下 2018年4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初中语文功能

黄小英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现代思潮和西方文化对初中学生产生了影响,语文教学事业也呈现出了新的发展趋势。在市场经济背景之下,初中学生面临着传统文化的迁移,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不够重视。在语文日常教育中,教师要结合传统文化教育的发展现状,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上入手,进一步提高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文章围绕初中语文教学发挥传统文化教育功能的价值含义、常见问题及教学策略进行探究,供广大同仁借鉴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育;功能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01-07

一、初中语文教学发挥传统文化教育功能的价值含义

(1)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祖辈在日积月累中所总结出来的一套经验,是社会习俗和民族文化的凝结,也是中华民族在长久的文化发展进程中形成的精神食粮。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经过数千年的演变,拥有了顽强思维的生命力,体现在节庆、饮食、艺术等不同的方面,在语文教育中拥有独特性和代表性。在初中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代表着先人的文化,也以此延伸出了一系列的价值认同,这也要求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引导学生践行传统文化中的仁孝理念,这成为现代精神文明中一种别样的文化传播形式。

(2)全面的个人价值引导。当前,民族文化素养对初中学生来说十分重要。传统文化中富含的正义、责任、使命、担当等民族素养和价值含义,将会帮助学生充分提升民族文化底蕴。尤其是传统文化中对于青少年民族气节的培养,对初中学生来说富有教育和引导价值。就初中学生而言,他们处于青少年时期,因此在自我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他们需要拥有更加全面的价值观念和健全的思想态度,从而使内心世界更加充盈、文化理念更加深厚。

(3)正确处理西方价值影响。众所周知,网络时代使学生和教师都面临着多元化的价值选择。在利益价值的诱惑下,很多初中学生逐渐远离了传统文化,对西方价值观念产生了一定的倾斜。以传统节庆观念为例,学生对西方情人节、圣诞节、万圣节等节日的關注已经远远超过了对我国传统节日的关注。传统文化作为民族脊梁的作用没有得到凸显,对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等文化作品的价值意义,初中生往往都理解得比较片面,需要教师在价值观念上进行深入的引导和深化。

二、初中语文教学发挥传统文化教育功能面临的问题

(1)母语的教育功能弱化。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正处于一个转型升级时期。在这一过程中,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逐步流失,这归根到底是因为全社会对母语教育的功能存在弱化的现象。很多初中学生语文学习成绩平平,但是从来不在语文课程上下功夫,而是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去补习英语。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家长热衷于外来文化,吃洋快餐、过洋节日,因此已经失去了了解传统文化、探究母语内涵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方块字所传递的中国传统语言文化面临巨大冲击。尤其是在网络语言文化的冲击下,初中学生对于传统语言文字的关注越来越少。浅文化、俗文化等复杂的文化形式对学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2)教育方式存在不足。从初中语文教育的发展历程上说,很多初中学校对于传统文化在教育中的融入都不够关注。从幼儿园、小学阶段到初中阶段,学生在传统文化的汲取上,都没有形成一个科学稳定的教育体系,导致在传统文化的学习上,失去了应该具有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规律。一些语文教师对于传统文化在日常教学里的渗透不够,传统文化的吸收和传承只停留在初级阶段。这也提醒广大教育工作者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更加新颖和先进的教学模式去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让学生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进一步提高传统文化的表现能力。

(3)对传统阅读的忽视。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加快,传统阅读中所形成的文化交流模式逐渐落伍。在网络信息技术的推进下,文化传播的方式逐渐“快餐化”。很多初中学生都尝试运用手机和电脑通信设备查找语文知识,了解传统文化。而这种便捷性的阅读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学生的主观判断和动手实践能力,弱化了语文阅读课程、书本阅读的价值意义,导致初中学生的理解功能退化,语文知识缺乏。尤其是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对于传统文化的感知较为薄弱,使学生难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运用于语文课程之中。

三、围绕初中语文教学发挥传统文化教育功能的具体策略

(1)立足初中语文教材,挖掘传统文化的价值所在。在语文教材中,文本教材承载着厚重的传统文化内涵,为初中语文教育提供了一个宽阔的发展空间。然而,很多语文教师只重视语文基础文化知识的传授,忽略了语文教材中凝结的人文价值,导致初中语文总体的教育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教师必须深刻研究语文教材,始终遵循“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进一步提高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念在语文课堂上的呈现。以儒家、道家等不同的传统思想,为初中学生深刻解读《论语》《孟子》中体现出来的人生观念和价值观念,使学生能够在语文教材的学习中,感受到更加深刻的传统文化内涵。例如,从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到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都体现出了一种积极开放的人生观念。教师在语文教材中除了让学生掌握各项基础性的文学知识,还能够让其感受到更加朴实无华的辩证思想,进一步体现初中学生对传统文化观念的良性汲取和优化发展,不断在课堂中恰当地融入传统文化,使语文教学效果更加突出。

(2)创新文化传播形式,促进语文课堂的知识覆盖。对于语文教师来说,要将课堂作为推进传统文化的阵地,以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形式使传统文化能够在课堂上得到更好的呈现。因此教师要通过不同的教学形式,激发中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

教师要从初中学生较为畏惧的文言文上下手,激发他们学习古文的热情;要引导学生具备主动探究传统文学的意识,能够对于不同的传统文学作品具备积极的学习动力。例如,在学习古典文学《红楼梦》的过程中,教师要把故事情节变成一个个小故事,然后通过设定问题等方法,结合周汝昌的《红楼小讲》,组织学生观看1987年拍摄的电视剧《红楼梦》,使学生能够对“红楼”作品中凝结的思想内涵进行更加全面和深刻的理解。

(3)进行课外文化拓展,使学生亲自感受文化魅力。中央电视台播放的一档大型文化类情感节目《朗读者》,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弘扬和拓展。在初中语文教育中,通过朗读、讲座等不同的活动形式,能够使学生更加自主地融入教学互动中来,从而使他们对传统文化领会得更加透彻。而教师要想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关注意识,仅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是行不通的。因此,教师要结合传统文化的发展特点,通过课堂拓展和教学讲座等形式,引导学生加强课外阅读,引领学生走进更加宽广的精神文化家园之中。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邀请公益助学论坛的讲师来学校授课等形式,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活动的关注热情。鼓励学生阅读丰富的传统文化作品,如《于丹论语心得》、易中天的《品三国》等经典文化作品,使学生能够在阅读、实践中,激发学习热情,加深对于传统文化的分析和了解。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是学生养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阶段。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初中语文教学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成效,就必须正视当前初中语文的发展现状,客观地看待传统文化教育功能的发挥中所遇到的一系列问题,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转变教学观念,更好地发挥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帮助学生提高文学语言底蕴,积累传统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王 强.关于中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6):4-6.

[2]杨 榕.传统文化的渗透对于中学语文教学的拓展作用[J].群文天地,2012(12):175.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初中语文功能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关于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几点思考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1例
辨证施护在轻度认知功能损害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