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实证研究
——以西北民族大学为例
2018-08-10刘娟娟
刘娟娟,彭 鹏
(西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 710000)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必要性分析
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一个生活在社会之外的人,一个同他人不发生任何关系的人,不是动物就是神。
1.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关乎社会发展。现阶段,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价值观念的变化,人们日益重视经济利益,越发变得功利。大学不是世外桃源,大学生也不能只做到独善其身,所以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或多或少受到其影响,“利益交换”“等价交换”的原则也成为部分大学生的交往原则,个人利益成为人际交往的主要目标。人际交往中的情感交流越来越少、伦理观念则变得越来越淡漠。随着计划生育的实施,大多数大学生是独生子女,自幼被家长看做掌上明珠,过分溺爱,过分包容。使其中部分同学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苛求他人的习惯。同时,互联网兴起,使一部分同学沉浸于虚拟网络,忽视了现实人际交往的作用,导致在与日常同学交往中易产生摩擦。
2.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研究较为成熟。对于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现状的研究,姚利民(2000)、冯宗侠(2004)方翰青、缪宁陵(2008)分别采用郑日昌编订的《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表》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对31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36.2%的学生存在一定人际交往问题,3.6%的学生人际交往存在较严重的问题。[1]冯宗侠对北京理工大学的调查发现部分同学存在严重的人际交往心理障碍。[2]方翰青、缪宁陵2008年的调查发现,43.1%的大学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人际关系困扰;12.6%的学生人际交往中行为困扰较为严重,且在心理上出现较为明显的困扰。[3]
二、研究过程及资料分析
1.抽样、问卷发放情况。本次调查按照计划从我校在校学生中,在分层抽样的基础上,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抽取各年级、各专业、各民族学生120人作为调查对象。
2.问卷回收及填答状况。本次调查按照计划发放问卷120份,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实际回收问卷107份,回收率为89.2%,回收的问卷中除个别题目漏填之外,其他题目均能如实作答。因此本次调查没有出现废卷,即问卷的有效率为100%。如下表,
表1 问卷回收即有效性情况
四、问卷数据分析
本次调查数据分析采用工具为SPSS20.0进行录入与分析。
1.人际交往态度分析。本文对于人际交往态度分析主要从人际交往主动程度、对网络交往的态度、与老师交往的态度、与同学交往的态度、民族因素的态度、对与父母的交往态度六个方面分析。
人际交往主动程度分析
表2 交往倾向于主动交往还是被动
人际交往过程中,是否主动交往,对其人际交往能力至关重要。从上表可以看出,选择主动与人交往的频率为24,所占百分比仅为22.4%;选择视情况而定有53人,所占百分比49.5%;选择在人际交往倾向于被动的有30人;所占百分比为28.0%,高于选择主动的人数。而选择看情况的和被动的合计共有83人,所占百分比为77.6%。即意味着八成的人在人际交往中表现被动,及人际交往中主动性不足。
对网络交往的态度
网络交往是现在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对网络交往的态度也就成为了研究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指标。对于大学生网络交往态度的测查,本文设立了两道题目。
表3 网络交往的重要性
认为网络交往很重要或网络交往非常不重要的出现的频率较少,所占百分比较低。认为重要的有39人,所占百分比为36.4%,加上认为网络交往在人际交往很重要的8人,总共有47人认为网络交往较为重要,所占百分比为43.9%;43人认为网络交往的重要性一般,所占百分比为40.2%;与同学交往的态度
大学期间绝大部分同学都需要过集体生活,大学生对集体生活的态度,也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本文设两道题目测试大学生对集体生活的态度。第一道题目对不同地域不同生活习惯的反映,回答情况如下表
表4 对舍友不同生活习惯的反映
从表4可以看出,认为同宿舍同学生活习惯差别太多,不能接受的只有2人,所占百分比为1.9%;认为差别很大,但能忍受的有49人,所占百分比为45.8%;认为差别不大,能相互适应的有46人,所占百分比为43.0%;选择没想过的有10人,所占百分比为9.3%。总体来说,绝大部分同学都能对宿舍同学的不同生活习惯有合理的认识,能接受。
表5 与异性交往的倾向性表现
如表5所示,在与异性交往时有21人感觉不自然,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去接触他们,所占百分比为19.6%;有19人选择几乎和他们没什么交往,所占百分比为17.8%;有66人选择感觉很自然,能和他们接近,所占百分比为61.7%;缺失值为1,所占百分比为0.9%。可以接近4成的被调查者与异性的交往、接触存在一定的困难,甚至接近五分之一的同学,几乎和异性没有交往,这又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2.人际交往方式分析。人际交往的方式选择是评价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方面。本文对人际交往方式的研究,主要从朋友交往的方式、常用的网络交往方式和与同学产生矛盾时的处理方式。
认识朋友的途径。新朋友的认识、如何认识将影响人际交往范围。调查问卷设置了1道多项选择题,直接询问认识朋友的途经有哪些,具体情况如下表:
表6 认识新朋友的主要途径
a.值为1时制表的二分组。
各类选项总共被选了258次,平均每个选项被选择了2.4次。选择次数最多的是偶然认识选项,选择人次为69,响应百分比为26.7%,应答人数百分比为64.5%;其次为参加社团或活动认识选项被选择了65次,响应百分比为25.6%,个案百分比为60.7%;但是认识新朋友中的途径中,选择主动认识的只有31次,响应百分比12%,应答百分比为29%。显示了在人际交往结识新朋友的方式选择上,大部分的同学都不是积极主动的,都是被动依赖,依赖于偶然的认识包括参加社团或参加活动。
与朋友的交往更倾向选择哪种方式。设置了一道单项选择题,有面对面交流、电话短信交流和网络交流,回答情况如下图所示:
图1 与朋友交往方式的选择
如图1所示,与朋友交往方式的选择中,选择面对面交流的有60人,所占百分比为58%;选择电话、短信方式交流的为16人,所占百分比为15%;选择网络交流有28人,所占百分比为27%。虽然在这一道题中选择面对面交流的同学占了60%,但是在题中注明朋友是指在自己身边局限于民大榆中校区,但是还是有不少的同学选择了用电话和网络。
3.人际交往的认知分析。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又影响实践。一个人对人际交往的认知,反映在人际交往中现实中,对人际交往认知的调查,是对其人际交往总体的把握。对人际交往整体性的认识分为两部分,对人际关系的看法和在人际交往中最重视的因素。第一直接询问怎样看待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7 怎样看待大学人际交往
认为大学人际关系很真诚的有14人,所占百分比为13.1%;认为较为功利性的有13人,所占百分比为12.1%;认为比较真挚有48人,所占的百分比为44.9%;认为认识的多但是难以交心的有22人,所占百分比为20.6%;认为没有高中的单纯的有10人,所占百分比为9.3%。综上对人际交往的认识只有很少的人认为比较真诚,所占百分比不到百分之十五。大部分同学认为较为真诚,交往的朋友多,但是难以交心。
人际交往中比较重视的因素,具体填答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8 交友较为重视的因素
a.值为1时制表的二分组。
如表8所示,8个选项一共被选了350次,平均每个被选了3.3次,交友最重视的因素是性格选择人次为87,响应百分比为24.9%,应答人数百分比为82.1%;其次为个人素质,选择人次为85,响应百分比为24.3%,应答百分比为 80.2%;最不重视的因素为学习,选择人次为8,响应百分比为2.3%,应答百分比为7.5%。可以看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较为合理,更多性格和个人素质、兴趣爱好而对学习、外表、家庭背景重视程度下降。即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更重视的是内在因素、而对外在因素似乎并没有那么重视。
对人际交往对象的认知。人际交往,交往对象是最重要的一个部分。本文对人际交往对象的研究,主要包括对人际交往对象对自己缺点的容纳程度认知、交往对象信任度的认识、对人际交往黄金法则的认识的调查。
对人际交往对象对自己缺点的认识,在前期的资料搜集,集中表述90后大学生因为是独生子女,较以个人为中心。设置本题意义就是为了检验这种看法。具体回答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9 交往对象对自己缺点容忍度认知
完全同意是朋友就该接受自己全部缺点的,只有9人,所占百分比为8.4%;基本同意的有31人,所占百分比为29%;无所谓的有20人,所占百分比为18.9%;不太同意这个观点的有36人,所占百分比为333.6%;很不同意的有10人,所占百分比为9.3%;一人漏填,所占百分比为0.9%。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分享最美好的事物,但是“是朋友就该完全接受自己的缺点”这不仅没有相互尊重,而且有强加的意味。但是对这个观点同意还是有40人,所占百分比为37.7%,接近四成,这也是大学生人际交往认知偏差重要的一个方面。
对于交往对象的信任程度认知,本文设置了一道情景假设题目,具体回答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10 对人际交往对象信任程度频率
晚上刚进宿舍,大家就停止了聊天,调查此时的第一想法,认为他们是在议论我的有11人,所占百分比为10.3%;第一想法为他们计划着做什么事,不想让我知道的有29人,所占百分比为27.1%;认为对自己有意见的有20人,所占百分比为18.7%;其实,这样的情形很多,有时可能真好说完了或者其他原因,自己的进来只是偶然因素。但是有近六成的同学都是首先想到了自己,而且表现出对同学的不信任,显示出人际关系的不成熟。
五、对策与建议
1.树立正确的认知。树立积极的交往意识,客观地评价自己,努力克服不良的个性品质。尊重每一个同学,多从别人的角度、立场出发理解别人,善于关心别人,在严格要求别人的同时也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学会接受别人的缺点,改变“唯我独尊”的观念,还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
2.完善自身素质,提高交往能力。如果说人际交往能力是一种智慧,那么人际交往技巧如同润滑剂,它可以帮助大学生迅速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大学生应主动改善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要有效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一方面要提高自己的分析辨别能力能力,可以在不同的情景做出有效判断。二是要提高对他人心理状态的观察,即所谓的“察言观色”。此外学会照顾别人的需要,学会倾听,理解别人,换角度思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