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产业结构现状、问题及优化对策
2018-08-10汪文迪
汪文迪 童 妍 裴 潇
(长江大学,湖北 荆州 434000)
一、引言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实践证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产业结构发展方式,既是解决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深层次矛盾的现实选择,也是谋求未来发展的根本途径。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湖北省提出了产业结构的变革,致力于实现产业结构最优化。自2007年以来,湖北省三次产业的发展基本与全国总体发展状况基本吻合,但产业结构的转型调整呈现较大的落后趋势。本文通过研究和分析数据,总结了湖北省目前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提出了一系列优化对策,对于推动湖北省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缩小湖北省产业结构发展水平与全国总体水平之间的差距具有重要意义。
二、湖北省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2007—2016年湖北省产业结构呈现出明显的转型趋势,以2012年为转折点,第一产业比重逐渐保持在10%,第二产业比重逐年下降,第三产业比重开始较大幅度上升并逐渐与第二产业比重持平;但对比全国产业结构现状,湖北省产业结构升级状况总体落后于全国整体水平。
表2 全国2007-2016年三次产业产值及比率
表1 湖北省2007-2016年三次产业产值及比率
图2 全国2007-2016年三次产业比重趋势
图1 湖北省2007-2016年三次产业比重趋势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湖北省产业结构现状为:
(一)三次产业结构呈现出明显的转型趋势
近十年来湖北省总体生产总值处于不断上升发展阶段,产业经济发展主要靠第二、三产业拉动:其中第一产业的比重一直较低,且在不断下降;第二产业的比重最高,2007-2011年处于明显的上升发展趋势,2012年至今逐渐下降但仍处于较高生产水平,这与湖北省重工业的发展息息相关,其中钢铁产业、汽车产业的发展是湖北省第二产业的主要推动力;第三产业发展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目前逐渐与第二产业生产总值相当,从中可以看出湖北省产业结构在逐步向推动第三产业发展调整升级。
(二)湖北省产业结构转型发展速度有待提升
对比全国产业结构发展状况,湖北省产业结构总体发展趋势与全国产业结构发展趋势吻合,但是发展速度落后于全国整体发展速度;同样以2012年为转折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趋势从这一年开始,第一、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全国从2012年起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但是湖北省仍然是第二产业比重更高,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速度缓慢、落后于全国总体水平。
三、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一)产业结构升级步伐缓慢
湖北省长期维持“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的结构,之后尽管在2016年实现“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的结构转变,但产业结构升级缓慢,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占比相差不大,距离稳定的“三-二-一”结构尚有距离。
(二)第一产业占比持续走低,内部结构不合理
从2007年占总产值的14.8%到2016年的10.8%,第一产业占比持续降低。从内部结构来看,种植业占比高,内部结构单一,产业结构优化缓慢。此外农业机械化水平欠佳,仍然没有跳出小规模、低水平的传统种植方式,产量无法得到较大提高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我国农业劳动力主体普遍文化教育程度低,农村年轻人大选择流出就业,高素质的农业劳动力缺乏,这也使一些高新技术成果难以推广和运用,难以实现生产过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科学化。
(三)第二产业结构性问题突出
湖北省是近代工业的发祥地,其第二产业占比维持高水平,为省产值贡献大。但随着第三产业的兴起,第二产业呈下降趋势。在2007年占到总产值的45%左右,并在接下来的十年中始终保持在44%上下浮动。而第三产业则从2007年的40.8%逐年上涨,直到2016年达到了44.8%,超过了第二产业。这表明尽管第二产业仍然是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其霸主地位已经显示出衰败的迹象。在第二产业中汽车产业、石油、化学制药产业等可谓其支柱,但这些产业带来的污染问题严重、环境问题突出,需要花费巨大的资金恢复成本。而像食品制造、塑料、制盐等污染较少的轻工业的发展却不足,第二产业结构有待优化。
(四)第三产业发展较慢,存在缺陷
从图中可以看出,中国第三产业正呈现稳定增加的发展势头,其占比持续走高,虽微低于第二产业,但在2016年实现逆转。在2007年我省第三产业产值占比为40.8%,并在十年内持续增加,在2016年第三产业在总产值中占比44.8%,对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行业主要集中在批发零售业、房地产业和金融服务业等。而在我省中第三产业产值领先的是低附加值的初级服务业:餐饮、零售等,需要发展金融、医疗等现代服务业。此外餐饮、零售业聚集了大量劳动力,劳动力分配不均,导致其他行业的劳动力供给不足,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第三产业的发展,我省第三产业不仅在总量上有显著的上升空间,在结构上也有着巨大的调整空间。
四、优化对策
产业结构优化是指通过产业调整,使各产业实现协调发展,并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需求的过程中合理化和高级化。一方面它需要适应整个社会经济需求,另一方面又遵循产业结构优化规律,最终需要通过技术进步及依靠政府政策支持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使整个经济社会的产业结构更加高级、合理。根据产业结构优化的定义和遵循的规律,立足于湖北省产业结构现状和问题,本文对于湖北省产业结构的优化提出以下对策:
(一)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应以绿色升级为目标,推进绿色发展
党的十九大提出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我国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大力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对于第一产业,应逐步实现传统农业向绿色农业的转换,支持绿色种植,减少避免使用污染性农业肥料,培育绿色无污染食品,建设绿色健康农业生产产业链;对于第二产业,应该逐渐减少污染严重的重工业,引进先进制造企业发展绿色经济,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等,实现产业内部结构的绿色合理优化;对于第三产业,大力推进新兴服务业的发展,发展绿色金融、推动信息化产业的发展。
(二)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布局,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引进先进机器设备,提高农业发展的机械化水平,逐渐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向高科技农业生产模式转型;更新改造传统工业企业,提高产业层次和技术水平,湖北拥有大量的高校,应以此为依托提高工业产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形成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例如发展高科技生物工程产业、电子软件业等现代化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推动新型服务业的发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鼓励发展例如教育培训、艺术、体育、旅游等需求旺盛的产业,继续支持金融、法律服务、咨询等现代信息化产业的发展;努力实现“三--二--一”结构的稳定发展,缩小与全国总体水平之间的差距。
(三)以长江经济带开发为依托推进湖北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11省市,面积约205万平方公里,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40%,政府对于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市发展有政策和资金支持,以此为依托,湖北省可以加强与沿线其他省份的产业沟通交流,引进先进发展模式,同时在此开发的基础上,交通运输业得到较快发展,拥有独特的地理和政策优势吸引新型产业的入驻,利用政府提供的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及新兴服务业,促进省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