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做好高校资助宣传工作

2018-08-09常艳艳张广勇杨柳

科学与财富 2018年18期
关键词:资助体系奖助学金感恩

常艳艳 张广勇 杨柳

摘要:高校大学生奖助学金的资助政策是我国为了解决大学生家庭贫困问题而采取的一项措施,是教育公平以及社会正义的核心内容。十九大以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校资助工作,这为我国高校资助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保证。虽经多年探索我国资助管理系统已形成“奖、贷、助、补、减”五位一体的资助模式,但在这个过程中也出现诸多问题,如资助体系设计不完善、信息平台宣传不到位、资助宣传力度不足、学生与家长了解不彻底、资助知识普及不透徹等问题。因此,如何做好高校资助宣传工作是目前仍各大高校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高校资助宣传工作;资助体系;感恩;奖助学金

学生资助工作,是坚持党中央提出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根本要求的具体体现,是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保证,是为维护学校乃至社会稳定,增强中学生对党和国家热爱之情,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大措施。解决好学校贫困家庭学生的经济困难问题是我国政府的责任,它直接关系到我国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和学校乃至社会的稳定,关系到教育收费制度改革的发展直和广大公民机会均等地接受教育的权利[1-2]。我国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国家和学校不仅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育人工作,而且还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如国家信用助学贷款政策,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省政府助学金,学校综合奖学金等各类奖助学金,并通过这些奖助学金对高校大学生进行多层次、多类别、多方位的资助和帮扶。经过长时间的探索与实践,一些高校结合自身实际渐渐形成自身的资助体系和制度,有些高校更是引入了社会资助模式,渐渐形成了以“奖、贷、助、补、免”为核心的资助帮扶体系,但在这个过程中也出现诸多问题,如资助体系设计不完善、信息平台宣传不到位、资助宣传力度不足、学生与家长了解不彻底、资助知识普及不透彻等问题。因此,如何做好高校资助宣传工作是目前仍各大高校关注的焦点。

一、健全组织完善制度

高校的资助宣传工作,必定有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撑。为贯彻落实国家资助宣传工作,高校应根据国家资助文件精神,国家资助工作精神,结合高校实际情况,建立并及时下发一系列适合学校情况的、较为完备的资助宣传规章制度和规范性文件,保障各项资助宣传工作的有序开展,使资助宣传各项工作做到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同时,高校应成立学校资助宣传领导小组,细致分化任务,责任分明,各司其职,具体组织落实资助宣传工作。

二、加大宣传多管齐下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资助“开学第一课”。

新学期开学之际是加强教育、促进宣传的关键时期,抓住时机,及时动员各班级举行资助“开学第一课”活动,并对活动的时间、内容、形式、组织管理等方面周密安排,认真组织,切实的举办学生感兴趣,学生能掌握,学生好运用的资助宣传。

(二)发挥好资助工作的宣传平台。

坚持推进学生资助宣传工作的信息化和网络化建设,通过学院网站、微信微博公众号手机应用程序等网络平台定期发布资助政策信息和动态,利用大型学生活动、新生入学、老生开学等重要时间节点,宣传国家资助政策、推送最新国家资助制度和政策,同时结合自身实际,围绕一两个主题,专项宣传,专月宣传,形成好经验、好做法,占领新时代网络思想教育高地。

(三)设计好资助工作的宣传形式。

利用展板、横幅、海报、宣传册(折页)、宣传扇、宣传栏等不同形式传递学生资助政策内容和工作信息,并利用好课堂、寝室、校园等教学生活区进行定点宣传,做好传统媒介与网络、移动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双重作用,创新宣传形式。

(四)设置宣传专员小分队,深度讲解,专业引导

学校应成立资助专员小组,并定期对资助专员小组成员进行培训,努力打造懂业务、会宣传、能战斗的资助专员工作队伍。通过资助专员各学院各班级或者定期定点进行有深度、有力度、全方位、多角度的国家资助政策和政策的解读,使高校资助工作的意义、资助类别、资助项目等内容深入人心,尤其要把同学们普遍关心、广泛关注的资助项目宣传的人人理解,人人掌握,为高校资助工作的后续开展和进行提高有力的保障和支撑。

除了政策宣讲和介绍,资助专员小分队要借助宣传工作的契机广泛搜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典型事例,并进行推广和推送,帮助那些由于心理自卑和自尊心强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树立信心,勇敢直视困难,积极面对生活。

(五)推举资助典型,引领道德风尚

“教育扶贫不仅在于物质资助,更在于精准育人。”对于很多的高校而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不仅是高校育人工作的组成部分,而且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保障。一般情况下,除了经济上的资助之外,还需要适时地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面品质的培养。高校应着力借助榜样引领等主题活动,挖掘选自强不息、奋发成才,勇于担当、服务社会的资助励志典型,宣传资助故事,传递资助声音,树立广大学生的道德风尚,弘扬时代主旋律。并结合学生特点,邀请社会、学校、学院励志典型开办励志讲堂,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近距离分享榜样们的青春奋斗故事,传递自立自强、与命运抗争的不屈精神,倡导知性、运动、感恩、自信、有爱、有梦、诚信等积极健康生活态度,激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用奋斗追寻梦想,在国家、学校、社会的关爱中奋发向上[4]。

(六)深化落实工作,做有温度的宣传

以“科学化、人性化”的工作思路统筹规划,以“以人为本,资助育人”为理念支撑,严格以“勤工育人,爱心育人”为核心,打造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绿色资助”之路。高校应结合实际学校实际探索开展“爱心基金”、“爱心棉被”、“爱心车票”“爱心午餐”、“爱心家访”等爱心资助帮扶活动,以真挚和真诚的爱心去细致落实各项资助宣传工作,以满满的温暖和温情努力构建“扶困助学、立德树人、唱响中国梦”的中国特色资助制度,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搭起一座连通“求学梦、成才梦、中国梦”的人生桥梁。

(七)拓宽宣传活动,举行多彩资助

积极开展各类新颖有趣的资助活动,从活动、实践中进行宣传和普及资助知识,潜移默化,让学生渐渐走近资助,了解资助,并发挥学生在资助中国中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使资助知识生动化、具体化。大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每年国家或省市高校资助知识大赛和征文等各类活动,借助比赛的契机和机遇,让学生赛中有学,学中有得,在全体学生中掀起一股用资助知识和诚信奉献共建美好校园的浪潮,使学生们做到人人学资助、人人知资助、人人懂资助。在学校形成良好的资助工作氛围的同时,更要脚踏实地,以低调务实的作风,以扎实踏实的心态,结合学校实际探索新形式、新体验的资助宣传渠道,例如:资助工作微视频比赛,“大家说资助”栏目,资助知识辩论赛……

(四)凝练宣传特色,加强学生品质教育

我国历来坚持助困助学助成才的资助宗旨,高校应全力从教育的各个层面提高受资助学生的品质锻炼,应秉持“物质上帮助学生,精神上培育学生,能力上锻炼学生”的工作理念[5],注重对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比如可以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一些校内外勤工助学的岗位,帮助他们在勤工助学过程中,锻炼自己的意志和独立工作的能力。再比如,在学校的一些重大的活动中,更多地考虑让这些家庭经济困难生参加,让他们担任一定的职务,培养他们在团队中的沟通及协调的能力,强化他们的组织能力,从而提高其自信程度。在对所有获得奖助学金的學生实行品质养成教育的同时也要加强学生感恩责任教育,引导受助学生管理好金钱和精力,以积极的思想、健康的身体和优异的成绩来回报国家,回报社会,真正实现“资助政策,助力成才”的辐射教育作用。

三、总结

学生资助宣传应坚持“志强智达,言信行果”工作理念,要从解决贫困生的实际问题出发,以务实的工作作风,扎实推进资助宣传工作,努力缓解贫困生的学习和生活压力,解除贫困生的后顾之忧,帮助贫困生树立起自立自强、诚信处事的观念,并让他们切身感受到党和国家的关心、学校和社会的关爱,让他们真正的能愉快学习、幸福生活。高校资助宣传工作主要是普及国家政策和加强学生教育引导,引导学生树立自立自强意识,加强学生“参与、互助、奉献、进步”的精神的培养,激发学生“受助思源、获奖思进、传递爱心、回报社会”的理念,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归属感,把受助学生培养成“资助—自助—助人”良性循环,努力实现学生“资助”与“育人”的有机结合,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高睿璇.新常态下高校辅导员如何提升资助工作的交互式管理艺术[J].时代教育,2017(1):139.

[2]金超.新媒体环境中高校学生资助宣传工作的认识与思考[J].汉江师范学院学报,2017(2):141-144.

[3]刘东胜.新媒体在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的作用[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79-82.

[4]何新婷.高校学生资助体系下的诚信教育探析[J].教育探索, 2017(4):134.

[5]蔡亚峰,张丽.高校受资助学生隐性感恩教育资源的运用[J].学工视窗,2017(18):54-55.

猜你喜欢

资助体系奖助学金感恩
中国银行:云南首个自行研发奖助学金代发系统落地
现行高校奖助学金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影响
以精准扶贫思想为指导,提高大学生资助育人水平
高职院校大学生资助措施及思考
亲缘感恩教育研究浅析
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尽孝而亲不待
基于人力资本证券化视角的
大学生感恩、孤独感和手机依赖的关系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感恩、社会支持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高校要优化奖助学金的惠民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