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信息技术课的学习心得

2018-08-08杨伊

商情 2018年34期
关键词:学习心得信息技术课高中

杨伊

【摘要】信息技术是高中教育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门实用性、实践性和趣味性较强的学科,不仅可以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知识,还能锻炼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自身全面发展。本文则主要介绍本人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学习心得,望与大家一起探讨,从而进一步充实自身知识,提高能力。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课;学习心得

自新课程改革实施后,很多教师都十分重视教学方式创新和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对于信息技术这门课程而言,学生学习在于了解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同时也要熟练掌握其应用技巧,从而能将所学知识有效应用于现实生活,达到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目的。

一、知识方面

(一)掌握基础知识

信息技术和大众日常生活工作有着紧密联系,但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并没有渗透其中的原理内涵。例如在学习《多媒体信息编码》一课为例,通过学习能进一步了解声音视频数字化原理和计算存储空间方法,也通过学习理论知识能直观清晰认识信息技术重要性和丰富性,从而调动参与信息学习积极性。与此同时,在理解信息技术表达和交流的基础上能充分了解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信息表达技术,可以将其应用于网页制作当中。大部分学生对制作网页有着强烈的参与欲望,学习技术可以了解如何有效设置网页整体页面属性,之后自主尝试制作网页,设计出的网页也十分凸显个人风格。

(二)培养学习兴趣

一般信息技术教师都会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例如我们的信息技术教师就借助当下广泛应用的微课开展教學。微课即借助网络视频呈现教学重点和难点内容,每段视频虽然只有简短的十几分钟,但内容十分简练和精彩,可以整理归纳教材散乱的知识点,最大化利用资源。微课还可以构建相对完善知识体系,拓展和延伸知识,促使学生有选择性学习并根据自身情况合理选择学习内容,最重要利用微课时可以在充分保证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适当拓展学生能力,提高课堂学习效果。以“插入艺术字和文本框”一课为例,当我们看完教师提前制作的微课视频就基本学会插入操作方法,因为视频演示过程明确清晰,和口述相比更加生动形象,一般这种方式能帮助我们快速掌握知识要领。之后教师可以通过微课为我们直接演示制作贺卡方式,即在实际中应用所学的文本框插入和艺术字,由此让我们了解所学知识点在现实生活中应用价值,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增强教学效果。再以《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一课为例,该章节隐藏很多流程化插入操作内容,如果依旧如往常一般根据教师语言解说学习,很难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也不会透彻理解操作流程。信息技术就借助微课视频形式展示教学内容,我们就充分理解需要多少步骤完成背景插入这一操作,不仅提高学习效率,最重要是激发我们的学习兴趣。

(三)加强实践操作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设置不同于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安排,此阶段课程安排以理论课和上机操作交替开展,目的在于让学生运用单独的课程实践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理论知识内容并借助上机操作巩固所学理论知识。一般高中阶段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除了要深化OFFICE操作难度,还需要我们掌握初级编码语言知识。对此在上课过程中需要全神贯注听教师讲解理论知识和上级操作知识。例如在上级操作中应加强练习建立自动批处理文件、编写程序、写命令等,尽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上述练习,如果遇到不懂的地方就会直接向信息技术教师请教,不会自己钻牛角尖,并在练习中完成自我检测。与此同时,信息技术教师还为我们提供很多上机操作机会,并要求我们在上机之前应充分明确上机目的和具体要求,做好各项工作准备,充分运用有限上机时间,进一步提升上机学习效率。此外教师还要求我们掌握正确上机方法,根据各项操作要求上机练习并编写上机报告单据,其中包括上机要求以及需要达到的效果。上机课程结束后,及时关闭计算机电源,做好各项工作检查。总之,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存在,二者不能脱离各自独立,只有在理论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开展实践,使自身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二、能力方面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信息技术逐渐应用于到各个领域,为大众生活和工作提供极大的便利,因而高中生学习信息技术有利于自身全面发展。

(一)动手操作能力

信息技术最显著的功能特点就是让我们掌握良好的动手操作能力,学会理论知识并灵活应用。例如常见的Photoshop、Excel以及word、网页属性等,上述知识虽然也有着较强的实践性,但也需要理论知识支撑,只有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熟练操作,如果不练习就不会知道各个软件中的具体组成以及该发挥哪些作用,那么在操作中就不会呈现自己预期想要的效果,因此信息技术可以有效促进我们动手操作能力。

(二)自主探究能力

思考和探究是高中生学习信息技术不可是缺少的一部分,因为只有科学合理的探究和思考才能实现预期目标。在实际操作中,如果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必然会使后期效果受到影响,因而在计算机操作中自主思考探究。例如在学习《动画制作》一课时,计算机教师在课堂上演示的内容中就运用相关软件呈现从小变大效果,此时就觉得十分新奇,想要一探究竟,之后经过思考和教师的点拨逐渐理解原来字体效果是从“关键帧”、“帧”、“补间动画”、“图层”等概念知识延伸出的,后续在操作中也结合上述理论概念获得较好的效果。

(三)逻辑思维能力

高中信息技术并非简单的计算机知识,也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逻辑性,由此就需要我们具备良好的抽象性逻辑思维,善于猜测和想象知识才能理解其中内涵。例如在学习“字符的编码”一课,该章节内容主要讲述信息编码中的英文字符编码,由于大部分学生没有接触过这种编码,再加上其知识内容较为抽象,只有借助发散思维理解,由此才能掌握所学知识。

三、结语

总之,信息技术课是高中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学习中应始终紧跟教师教学方法,积极拓展思维,不仅可以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还能提高获取信息、传输信息以及应用信息能力,同时也借助教学实践不断练习,由此提高各项能力,使信息技术能更好地服务日常生活和工作。

参考文献:

[1]谭建勤.做好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几点体会[J].科技、经济、市场,2015(9):238-238.

[2]李延来.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心得[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2):131-131.

[3]高玉颉.浅析高中信息技术的学习方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12):176-176.

[4]丁春晖.网络环境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探讨与实践[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6(11).

猜你喜欢

学习心得信息技术课高中
关于高中三角函数的学习心得
微课程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上的实践与尝试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优化信息技术课教学
基于真实性学习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探究
提高高中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心得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