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措并举促进本溪高新区非公经济发展

2018-08-08赵莹

商情 2018年34期
关键词:非公经济高新区发展

赵莹

【摘要】近年来,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不利局面下,辽宁省本澳市高新区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有关政策措施,采取五大措施实现了全区非公经济总量持续增加、规模持续壮大,经济效益和贡献率持续加大的良好局面。

【关键词】高新区 非公经济 发展

截止2016年,高新区现有工业企业536,其中民营企业512个,非公企业达到全区工业企业的95.52%。全区四上企业(规上工业、资质以上建筑业、批零住餐、限上服务业)167个,四上民营企业157个,占全区四上企业的94%。个体工商户1935户,从业人员共计4355人。近年来,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不利局面下,高新区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有关政策措施,实现了全区非公经济总量持续增加、规模持续壮大,经济效益和贡献率持续加大的良好局面。全区税收超千万的前5户企业全部为民营企业,恒康药业更是成为高新区首家纳税超亿元的民营企业。2016年1-3月份扣除不可比因素,主体税种增长较快,3月份增值税、房产税分别以37%、21%的速度增长,体现了我区非公经济的强大实力和后劲。这归功于以下几项得力措施的实施。

第一,加大了政策引导力度

高新区认真研究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精神,层层分解任务、落实责任,提前谋划包装项目,积极帮助企业争取专项资金,助推企业实现跨越发展。全面落实国家、省、市扶持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确保公平待遇,使非公企业享受与国有企业一样的优惠政策。同时加快研究出台专项资金投放、评议、审批等支持企业发展的措施办法,改变过去那种单纯依靠出让土地、税收返还支持企业发展的老办法。截至目前,争取政策支持工作取得了良好进展。3月上旬,军生副市长带队赴国家发改委答辩,本溪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已正式列人东北地区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三年滚动计划,进人国家发改委重点支持范围,已完成6个重点项目申报,总投资6.7亿元,预计支持额度5000万元左右。

第二,加大了服务扶持力度

坚持以企业为核心,面向企业提供“保姆式、零距离、无死角”的全力.位服务,对重点项目实施一对一跟踪服务,建立“目标+问题”的双导向机制,层层分解任务,倒逼责任落实,逐一解决存在的问题和难题,不断提高服务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积极帮助企业做好大品种培育的顶层设计,每年列支2亿元专项资金,用于鼓励企业引进市场潜力大、投资回报快的三类以上新药、重磅仿制药及独家品种;以企业品种的科技含量、市场预期为标准,在申报国家、省各专项资金方面给予重点倾斜。2015年以来,高新区获批企业专项基金扶持项目4个,获批资金总额1.98亿元,其中,上海绿谷获批资金1亿元,上海医药获批资金4100万元,仙草堂获批资金1200万元,辽宁迈迪获批资金500万元。同时,积极帮助企业开拓市场,拓展销售渠道,重点推进12家企业194个品规进入“两网三目录”、7家企业93个品规进入“低价药品清单”。

第三,加大了融资支持力度

为解决非公企业发展资金瓶颈问题,高新区多措并举推进融资工作。一是积极搭建银企对接平台。今年3月1日药都建设推进领导小组召开高新区银企对接会,上海绿谷、九洲龙跃等巧户有融资需求的企业和中国银行本溪分行等11户金融机构参加了对接活动。其中农信社已与九州龙跃等六家企业达成放贷意向,贷款意向额近3亿元。二是全力推进企业在新三板上市。制定出台了《本溪高新区管委会关于支持企业融资试行办法》,引进联讯证券股份公司作为推进企业上市的战略合作伙伴。三是吸引风投基金与企业合作。博鳌生物、中海康等企业凭借品种优势和发展前景,引起一些基金公司的关注,相关合作正在进一步推进。四是管委会出资组建行业控股公司。积极探索新的盈利模式,支持区域内潜力大、发展前景好的企业不断快速发展。此外,药都二期债国家发改委确定额度为8亿元,并正式批准发行,预计4月末资金到位。

第四,加大了科技创新服务力度

研究制定了《关于促进高新区科技金融结合的工作意见》,组建药都控股公司十设立种子基金、科技融资担保公司、科技小额贷款公司、科技银行、创投基金和药都金融服务中心,着力解决药都企业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的资金需求。目前,高新区已引人海内外高层次科研机构49家,引进国家、省级人才40余名,承擔国家“863”、“973”以及国家新药创制重大专项110项,拥有在研品种374个,完成成果转化147项,初步构建了立足本溪、辐射辽宁乃至东三省的科技创新体系。按照“科技+金融”的模式,引进6家国内基金公司,2家正式启动运营,总到位资金超过2亿元。去年,本溪药都健康医疗产业基金已向18个科研项目注资5200万元;辽宁省大健康(生物医药)产业投资基金已向辽宁仙草堂药业、广发制药等企业注资6000万元。

第五,加大了优化发展环境的力度

高新区将优化服务发展环境,营造良好的氛围作为推动非公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与平台,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良性循环。千方百计地打造产业、政策、政务等各方面环境,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让企业家、投资者看到全区上下齐心协力支持服务的氛围,坚定投资者的信心。今年,进一步建立了服务企业的考核机制,每季度组织驻区企业对全区涉企部门、部分领导干部的服务态度、质量和效率进行评议。对不满意率达到5%的部门主要负责人进行通报批评;对不满意率超过15%或连续两次达到5%的部门主要负责人进行降职使用;对不满意率达到25%或连续两次达到15%的部门主要负责人进行免职处理;对不满意率达到15%的中省直垂管部门,向其上级主管部门正式提出人员调整意见。

参考文献:

[1]肖承源,架起连心桥共筑为民路——上犹县人大常委会加强对条管部门监督工作侧记[J].时代主人,2006

[2]吕琪.广西“四上”单位发展现状分析与思考[J].广西经济,2014

[3]胡春华,马鞍山市青年创业的现状分析及对[J].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2

猜你喜欢

非公经济高新区发展
河南省国家高新区创新实力稳步提升
河南省国家高新区创新实力稳步提升
广东新认定6家省级高新区
四川新增7个省级高新区
非公经济成为拉动西藏经济增长“新引擎”
区域发展篇
钟祥:“百日攻坚行动”补党建短板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