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梦想在培训中起步

2018-08-08吴梦影

四川劳动保障 2018年6期
关键词:阿坝州牧民劳务

文/吴梦影

关键词·新农民

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职业农民,正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乡村振兴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不仅是农村经济振兴,更是现代农民在职业技能和职业身份上再提升。通过各种培训支撑,加强对新农民的培育,逐步让他们从身份称谓回归职业称谓,最终让农民真正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

今年两会期间,无论是代表委员的大会发言,还是议案提案,亦或是小组讨论,只要涉及乡村振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几乎都是绕不开的话题。“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人。如果一个村没有人气、没有人才,这个村的发展肯定搞不好。而农村要有人气,重点就是要大力培育新农民。”

怎么才能留住人才,怎样培育现代职业农民?阿坝州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即以农牧民意愿为重,以民族文化为根,以地域特色为基的“一县一品”特色培训,这让全州劳务技能培训更有市场、更接地气、更具特色,为乡村凝聚“人气”。

就业+文化让农民更加热爱家乡农业

阿坝州是四川省第二大藏区和我国羌族的主要聚居区,文化资源类型多、特色浓,是“民族文化走廊”的核心地带。全州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9个、省级66个、州级410个,是名副其实的民族民间文化(非遗)大州。为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民族技艺,当地坚持将“文化+就业”有机结合,打造特色文化劳务培训品牌,羌绣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代表。

今年4月27日,在茂县兴秀职业技能培训学校里,贫困户李昌莉正与其他40多名农村妇女一道学习挑绣、扎花等羌绣技法。再过几天,她就能独立做羌绣产品了,“学到一门手艺,以后在家就能挣钱了。”

为了让羌绣得到更好的传承,让更多农村妇女学会羌绣促进就业,阿坝州相关部门积极搭建平台,开办各类培训机构,鼓励学校开设羌绣课程;同时,还制定从国家级到县级非遗传承人补助政策,比如州级非遗传承人每人每年就有3000元的传承补助资金,以资金鼓励的方式来支持更多人传承羌绣技艺。得益于此,省级非遗传承人、拥有“四川工匠”“四川工艺美术大师”等称号的绣娘李兴秀与阿坝州劳务开发暨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出版了羌绣教材,不仅让羌绣传承有了标准,还规范了羌绣技能,填补了全省乃至全国没有羌绣技能培训教材的空白。她和女儿李荟在震后10年培训绣娘2.3万人次。在这些绣娘中,有的五六十岁,有的还是90后。

在茂县凤仪镇甘青村,残疾人祁安春正忙着扩建羌绣生产基地,一身朴素的羌装、黝黑淳朴的面容,是这个茂县西羌绣纺“掌舵者”给人的第一印象。2009年,祁安春带头创办了西羌绣纺艺术联合会。创办初期,联合会有300多人,且当年就卖出了80多万元羌绣产品。祁安春绣娘团队成员杨浦英告诉记者,她现在在家做羌绣产品,每月都有七八百元钱的稳定收入,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信心。“下一步准备扩大生产规模,让更多人增收脱贫。”祁安春说。

为了让羌绣更好地推动增收脱贫,阿坝州一方面成立妇女羌绣就业帮扶中心、羌绣合作社、羌绣公司等,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方式,带动8000余名农村妇女居家灵活就业;另一方面,积极拓展销售渠道,加大电商培训力度,帮助羌绣产品走出大山。比如在京东、亚马逊等购物网站开设阿坝羌绣主题馆,在微信、淘宝等平台建立羌绣产品专营店40余家,实现绣娘与城市消费群的直接互动促销。如今,羌绣已成为当地妇女就业的劳务品牌,既能有效传承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又能帮助群众实现脱贫增收,实现了“离土不离家、灵活就业、在家也增收”的目标。

因需定培让农民掌握“一技之长”

“我凭着这门手艺在家乡就成功实现了就业,家庭收入也增加了不少。”家住小金县的老张很感谢职业技能培训给了他新的生活方向。原来,在两年前,老张参加了当地人社部门联合阿坝州扬帆职业学校、阿坝州赞拉雪山按摩培训学校组织开展的藏式保健培训。通过15天的理论授课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技能培训,他熟练掌握了保健按摩、解剖、筋络、穴位的按摩手法以及常见病肩肘炎、痛风等病痛的治疗方法。经过技能鉴定,他成功合格结业,拿到了国家人社部承认的《职业资格证书》和结业证。有了这门手艺,他再也不用外出打工了,在增收的同时,也继承发扬了藏医事业。

“拥有一门技术,走遍天下都不怕。”在小金县达维镇精准扶贫乡村旅游劳务品牌培训班现场,人头攒动。50名学员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学习中式烹调、餐饮住宿服务、民俗风情接待等乡村旅游培训项目。农民工胡礼香道出了学员们共同的心声:“培训有用,接地气,我一定要多听、多看、跟着老师多操作,回去办一个像模像样的农家乐。”

扶贫先扶技。让广大农牧民享有“一技之长”,是充分发挥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基础性作用。据了解,阿坝州农劳办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把市场需求与农牧民实际、本土民族文化和地域特色结合起来,把帮助农牧民群众就业创业与推进全域旅游建设结合起来,形成了市场需求决定培训计划、市场效应决定培训方式、市场影响决定培训品牌的工作思路。以村为单位,建立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台账,根据贫困家庭劳动者的就业创业意愿,针对性开展技能培训,构建起了“送培下乡、订单培训、定向就业”机制,让更多农牧民群众有了多元的增收门路。截至目前,已开展阿坝特色厨师培训17期,乡村旅游和饭店服务培训20余期,培训农村旅游从业人员2000余人。

带动引领让农民增强内生“造血”能力

在今年的两会上,有委员表示就地培养更多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会管理、适应现代农牧业的本土新型职业农民,能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要大力培养乡土人才,特别是致富带头人和农村实用人才,通过他们来带领群众发展生产、搞好村庄建设。”

泽郎夺尔基就是一名致富带头人。今年56岁的他是红原县瓦切乡达峨村牧民。几年前,他还在为自家牦牛冬春期间的草料发愁。为了提高出草率,他想到了减少牦牛养殖量,尝试人工种草。在了解他的情况后,县畜牧局免费提供了草种。在相关部门的扶持下,泽郎夺尔基最终探索出了牧草种植、管理、收贮、销售为一体的“生产-加工-销售”经营模式,形成了养殖和经营草业相结合的多元化发展格局,实现了牧草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牧草年销售收入超30万元,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种草大王”。在致富的同时,泽郎夺尔基毫不保留地将自己的实践经验介绍给广大牧、农民群众,积极推广自己所学的各种实用技术,每年为周边95户牧户提供青干草18万公斤。

承包牧场,使用先进技术种草,利用先进器材收割,然后出售给牧民……在泽郎夺尔基的带动下,这样的致富方式很快在红原兴起。当地的很多牧民都自发前往泽郎夺尔基的养殖基地学习种养技术,当地管理部门每年也会组织类似的培训引领群众致富。

2017年3月16日,红原县组织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70余名牧民学员就来到泽郎夺尔基养殖基地,进行免费的技术培训。来自色永村的勒德夺机是参加此次培训的牧民学员之一。29岁的他于2015年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如今致力于养殖业发展,家里养了150多头牦牛。“牧草种植技术成熟后草料更不愁了,到时候家里富余的草场就可以租出去,增加收入。”据了解,泽郎夺尔基已免费教授种养技术超过上千人,有力地带动了当地牧民发展致富。

泽郎夺尔基的故事正是阿坝州采取各种举措积极增强农民内生“造血”能力的缩影。近年来,阿坝州通过劳务品牌、劳务扶贫、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等培训项目,每年培训近万名农民,着力提升农民的劳动技能和现代知识,提升各种区域劳务品牌竞争力,进一步激发农民增收致富的内生动力,培育出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农民。

▲泽郎夺尔基正在给牧民进行技术培训

猜你喜欢

阿坝州牧民劳务
阿坝州动物防疫工作措施
牧民的遗嘱
提升技能促进就业 打造“金堂焊工”劳务品牌
打造用好劳务品牌
阿坝州:根治欠薪行动全力实现“两清零”目标
牧民歌唱冬奥会
阿坝州黄河第一湾格萨尔岭国所在地探微
甘南牧民 赵云雁
商人买马
隐蔽型劳务派遣的法律规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