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侧TLIF技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观察

2018-08-08刘刚

颈腰痛杂志 2018年4期
关键词:椎间单侧椎弓

刘刚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呼和浩特 010030)

我们自2014-09-2015-03,选择了42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均尝试采用单侧椎管减压行椎间融合、联合单侧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后随访19-31个月,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自2014-09-2015-03共纳入42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其中男29例,女13例;患者年龄为39-58岁,平均51.7岁;退变节段:L3-47例,L4-525例,L5-S110例;病程10个月-8年,平均3.7年。42例中,极外侧型椎间盘突出症7例,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23例,椎间盘突出伴神经根管狭窄12例;所有患者均有典型的腰痛伴一侧下肢放射痛,患侧下肢肌力为3-4级左右,其中17例有间歇性跛行症状。

所有患者均符合以下选择标准:(1)既往均采用正规的保守治疗3-6个月以上,无明显改善者;(2)有单侧下肢神经根性痛和麻木症状,且有神经支配区的感觉减退;(3)经X线、CT等影像学检查,患者腰椎稳定性尚可,有单侧内固定的条件。排除标准:(1)腰椎退变类型为中央型椎间盘突出、腰椎滑脱,或伴有腰椎侧凸者,均不在纳入范围;(2)患者经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查,其T值在-2.5以下,提示有严重的骨质疏松症,不宜行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者,均予以排除。

1.2 手术方法 患者全身麻醉,取俯卧位,腹部悬空,经C臂机透视确认病变节段后,作纵向的后正中切口,沿症状一侧逐层分离皮肤和皮下组织,保留棘上、棘间韧带,暴露症状一侧的椎板及关节突结构后,于病变节段的上关节突人字嵴顶点进钉,经椎弓根置入直径6.5 mm的椎弓根钉。将患侧椎板、增生内聚的关节突内缘予以咬除,并切除肥厚的黄韧带后,做椎管与神经根管的减压手术。咬除棘突底部,经患侧做对侧的潜行减压手术。将脱出或突出的椎间盘组织摘除,刮除病变节段上、下终板软骨直至出现点状出血为止。将填有自体碎骨的椎间融合器置入椎间隙中,椎间空隙则以手术中咬除的碎骨予以填充并压紧。安装连接棒,适当加压后,锁紧内固定装置。经C臂机确认内固定及融合器位置良好后,冲洗切口,方置负压引流管,缝合切口,术毕。

术后1-2 d均静脉滴注抗生素预防感染,视引流情况术后48 h内拔除引流管(引流量<50 ml),2周后可在支具保护下下床活动,4周后可开始一般活动并进行功能锻炼,3个月后回到正常生活和工作中,但应避免负重或弯腰动作。

1.3 疗效观察 统计所有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及手术并发症情况。所有患者均随访19-31个月,平均23个月。分别于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1年及末次随访期间,进行腰痛和下肢疼痛的VAS评分以及JOA评分,以观察患者术后疼痛及功能改善情况;另外,依据术后X线及CT检查结果,进行椎间植骨融合情况的观察,参照Suk标准[1]:椎间与植骨有连续骨小梁通过,且侧位椎体活动度在4°以下,为已融合;若连续骨小梁模糊、观察不清,但侧位椎体活动度在4°以下,为可能融合;若未见骨小梁形成,且侧位椎体活动度在4°以上,则为未融合。

1.4 数据分析 患者手术前后的VAS评分、JOA评分数据进行自身配对t检验;以SPSS 19.0中文版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表1 42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手术前后的VAS评分及JOA评分对比

4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 62-147 min,平均 103.5 min;术中出血量为120-300 ml,平均216.5 ml;切口长度为 6-10 cm,平均 8 cm;住院时间为7-13 d,平均9.7 d。2例发生切口感染、延迟愈合,经及时换药等处理后切口愈合;余无并发症发生。

所有患者随访19-31个月,平均23个月。手术后的腰痛及下肢疼痛VAS评分与JOA评分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见表1所示。术后6个月行X线及CT检查,39例椎间融合良好,获得牢固的骨性融合,融合率达92.9%;至术后12个月时,41例椎间融合,仅1例未融合,但椎间融合器无明显的移位、下沉等变化,未予特殊处理,融合率达97.6%。至末次随访,2例患者椎弓根钉松动,但患者椎间已骨性融合;无一例发生螺钉拔出、钉棒断裂及椎间融合器下沉、移位等并发症发生。

3 讨论

单纯从生物力学角度而言,单侧椎弓根钉内固定所提供的是不均衡固定效果,不够坚强,因而有失败的可能。但王建华等[2]三维有限元研究认为,若予以同侧椎间融合处理,单边椎弓根固定亦可提供足够的生物力学强度,陈立业等[3]亦得出类似结论。在本研究中,我们对42例患者的对侧椎体骨性结构及肌肉、韧带均未破坏,保留了完整性,因而予以单侧固定亦取得良好的生物力学稳定性,达到椎间融合所需的生物力学条件。

本研究所采用的单侧固定有以下明显优势:(1)对腰椎局部的破坏性小。本术式仅显露责任节段上、下椎体的患侧关节突和椎板,而对侧的椎板、棘突、关节突关节以及棘上、棘间韧带和椎旁肌肉组织等结构均未予破坏,脊柱的稳定性更佳。(2)对侧的关节突与棘上、棘间韧带和黄韧带等结构予以保留,保留了部分运动功能,降低了融合节段的强度和刚度,从而分散了本节段与邻近节段椎体的载荷,减缓了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生[4]。(3)本术式保留了对侧结构的完整性,避免了对侧腰背肌、骶棘肌的破坏及失神经支配等情况的发生,从而降低了术后残留腰背痛和脊柱不稳定的发生概率。本研究42例患者,术后均未发生上述并发症。(4)本术式仅采用患侧的半椎板减压即可,其手术时间短,出血量明显减少,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同时,减少了一侧钉棒内固定器械的使用,也节约了医疗资源,同时减轻了患者的医疗费用负担。(5)由于仅破坏患侧的责任节段后方结构,而对侧予以保留,即使后期出现邻近节段的退变需再次手术,仍留有较多的翻修手术条件。

图1 L4-5椎间盘突出术前MRI

图2 行单侧减压椎间融合、单侧内固定术后

图3 术后1年X线片提示,椎间植骨融合良好,内固定无松动、断裂

3.2 本术式的手术适应证 虽然本术式避免了对脊柱后柱健侧结构的破坏,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且椎间融合可靠,但存在双侧根性症状者,因对侧潜行减压并不彻底,故不适合;同时,单侧固定仅适合1-2个节段的椎间融合,对于2个以上节段者亦不适合。相对而言,本术式仅适宜以下人群:(1)仅有单侧神经根性症状者;(2)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不伴有严重的腰椎失稳或滑脱,对侧结构可提供良好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无需担忧单侧固定导致生物力学上的不均衡者;(4)无重度骨质疏松症,无螺钉把持力不够导致内固定松动、拔出者。

猜你喜欢

椎间单侧椎弓
仰斜式挡墙单侧钢模板安装工艺探究
脊柱椎间孔镜治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价值
保元排毒丸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TGF-β1、Smad3、Smad7表达的影响
椎体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与单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老年性胸腰段椎体骨折的远期疗效比较
后路椎弓根钉棒复位内固定+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
椎管减压并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分析
中间入路与外侧入路行单侧甲状腺叶全切除术的对比
同期双髋,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治疗严重髋部疾病的临床比较
经皮对侧椎间孔入路全脊柱内镜椎间盘切除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及短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研究